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

  • 投稿豆豆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819次
  • 评分4
  • 46
  • 0

叶卉

内容摘要:看似很深奥的科学,其实和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叉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使他们具有学《科学》课的兴趣、自主探究《科学》课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科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科学课程的特性。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科学,在玩中学习科学,在玩中激起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培养学科学的情感,即寓学于玩,寓玩于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情境 器材 游戏 探究 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科学教学中,创设某种情景,把问题隐藏在“情景”之中,便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的探索兴趣,问题情景在激发学生求知兴趣方面是种巨大的力量。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科学课堂教学将充满精彩与灵动。

一、创设情境,问题激趣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亲历,创设情境。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小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开始,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源泉,例如,在家中“烧开水”的现象学生司空见惯,但至于“水在被烧开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现象”“水在多少温度时被烧开”“水烧开了之后继续加热温度会怎样”等问题,许多学生似乎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教师可借助这些生活小事,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寻找自己要探究的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2、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教学中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关注的小天地和心动的一些因素,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观察引发他们的思考并在头脑中形成问题。如在《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这节课的开始,呈现一封特制的密信,让学生帮助解开密信内容。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想尽各种方法,也不能解决问题。在这充满悬念之际,老师将纸条放进盛有溶解了碘酒的水中,白纸上魔术般显现出——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今天的课题)。哇!全班孩子都惊讶地发出,“这是什么神奇的液体?”“为什么无字的“密信”在液体中就会出现蓝色的字?”……疑问,孩子们的问题一串串冒出。情境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问题把学生的求知欲推上了顶峰,哪能不心动?

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对任何疑问进行大胆质疑,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二、巧用器材,探究激趣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中有很多活动是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正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科学教学之前就要在实验仪器和材料的准备上下足功夫:

1、废物利用,改进器材。常规仪器常常不能满足科学课教学的需求,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潜心去研究,将生活中常见之物直接或经过简单加工组合成所需的教具和学具,就能增强探究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例如,《传热比赛》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时,怎样增强演示效果,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致呢?我用三根粗细、长短相同的铜线、铁线、铝线,将这三根金属线的一端用铜丝缠绕3厘米左右,使它们扎在一起,再分别将这三根金属线折成两个大约30度的张角,在铜线、铁线、铝线上贴上热敏纸(体育彩票打印纸)。实验时,把它夹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三根线的交合处,同时给铜线、铁线、铝线加热。由于热敏纸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颜色会由白变黑,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三根金属线上热敏纸变黑的快慢和长短,从而使学生明白: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是不同的。从而更好地理解同样是金属但导热快慢是不同的,直观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精心开发,设计材料。如《空气占据空间吗》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材料始终围绕“气球、矿泉水瓶、水”,学生至始至终都在吹气球,活动材料始终是气球、矿泉水瓶、水,只是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着不同的组合:吹气球一吹水瓶子里的气球一吹空瓶子里的气球,一次次猜测,一次次质疑,学生的思维激起了涟漪。从观察直观的现象:气球很容易被吹大,水瓶里的气球吹不起来,很快明白是水占据了瓶子空间。怎样才能吹大?学生不假思索的直接反应是把水倒掉,接着吹空瓶里的气球,还是吹不大,为什么?学生到这时开始思考没有了水应该还有空气,空气看不见呀!怎样感知确实是有空气在里面呢?找证据。学生经历了从可见的水到不可见的空气,最后用可见的现象感知了空气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快乐游戏结束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概念已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里。整堂课避免了学生被繁多的材料所吸引,把精力用在实验探究上,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活动目标非常明确。使每一个环节都紧紧抓住探究活动目标这一主线,不多余、不拖沓、不脱节,概念层层深入。

开发利用的材料,让学生在做活动的同时既有最直接最充分的感性认知,同时又让孩子们体验科学实验活动的愉悦感,打破了对学习科学的神秘感,激发了对科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快乐游戏,活动激趣

科学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而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教师设计学生感兴趣而又充满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竞赛激励,玩中生趣。主动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天真活泼,科学课中可以通过设计充满挑战的竞赛活动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怎么加快溶解》一课中,用热水、研磨溶解物、搅拌几个可变化的不同条件同时影响着溶解的速度,如果在实验时,把这种差异的过程以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更符合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了。在分别做完冷热水、搅拌、溶解物颗粒大小这三个对比实验后再给学生一种新的溶解物(奶片),对实验的条件不加限制,让学生分小组想办法使物体尽快溶解,比一比谁最先使物体全部溶解。在展开的竞赛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给实验增加了趣味性,以玩促学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

2、亲历活动,乐中生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玩”科学,在“奇”中生“疑”,“疑”中生“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对《科学》的“奇”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教学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拉人滑行游戏活动,大个子与小个子孩子组合,互相交换角色拉着分别在光滑与比较粗糙的地面上滑动前进:只见大个子拉小个子轻松自如、小个子费劲地拉着大个子;在光滑地面开心自如、在粗糙地面步履艰难。孩子们急切地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而这一切又把“玩”作为切人点,在快乐中激起求知欲,让孩子们通过亲历活动在玩中学、乐中学,于游戏中获取科学知识,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是一门趣味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玩儿,教师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在兴趣巾培养情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大胆地探索,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童游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刘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