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波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八一三队
摘要:政工人员的工作主要是解决员工的思想政治问题,提高员工的思想水平,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搞好经济工作。新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就发生很多的变化,一些消极的思想充斥社会,这种形式下,政工人员的工作更加重要,更需要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水平。因此,本文分析如何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水平,结合政工人员的工作情况,笔者认为需要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素养,提高政工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政工人员道德修养,建立有效的政工人员评价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时期 政工人员 工作水平
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从政工人员自身的素质和企业的制度两方面入手,具体从以下内容着手。
一、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素养
理论素养是政工人员开展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我国政工人员需要学习的专业理论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中共党史和党不断更新的思想文件。政工人员处在企业中,参与企业的管理,还需要了解一些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辅助性理论知识,为政工人员工作奠定基础。目前某些政工人员由于经受不住诱惑,在金钱等利益面前,丢掉原来的价值观,陷入拜金主义之中,利用自己职位的便利进行违法乱纪活动,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这种形式下,企业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理论的培训,使政工人员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这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作,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理论意识,遵纪守法,按我国的政治思想的指导进行工作。
二、提高政工人员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和理论素养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关系,只有具备了理论素养,才能有效的指导实践,但是只有理论素养是不够的,政工人员要想提高工作水平,还必须有实践的经验,这里的实践也就是业务素质。对政工人员进行实践培训,创造锻炼他们业务水平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能力。业务素质是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能力,政工人员要具有独立解决工作中关于思想或政治立场中问题的能力,可以调节企业各种力量进行高效的工作,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调动职员工作的激情。企业要提高政工人员的业务素质,除了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政工人员的实践能力外,还要通过措施调节政工人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企业可以开展一些关于交流会,让政工人员交流工作的心得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彼此鼓励,还可以聘请专家来讲座,讲解政工人员在平时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遇到心理问题如何调节等,让员工学会自己调节心理,学会如何和其他员工有效的沟通。另外,企业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体育活动,如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也可以政工人员环保出行,骑自行车上班,这些都是为了提高政工人员的身体素质,为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后备保障。
三、提高政工人员道德修养
政工人员自身的道德、人格影响甚至决定其工作的开展,只有政工人员自身具有以德服人的能力,才能赢得员工的认可,开展工作时才能得到员工的尊敬,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员工的思想。试想一个政工人员自己浪费、贪污、明哲保身,又如何去教育他人,岂不是很讽刺,只有自身艰苦工作、清廉自律、乐善向上,才能做到言传身教。因此,企业要注意提高政工人员的道德修养,可以宣传一些优秀政工人员的优秀事迹,让政工人员得到激励,还要进行思想整顿,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整风,对政工人员进行道德的洗礼,整体提高政工人员道德素养。
四、建立有效的政工人员评价体系
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需要先对政工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确各自的职责,保证在评价时可以量化。考虑到政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企业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不适合政工人员的工作考核,不适合的评价标准会打击政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要设立与政工人员工作相符的评价标准,考核的内容要科学,要涉及到政工人员工作的细节,考核的内容不仅要包括业务能力,还要包括政工人员的道德实践水平和责任意识,在制度上督促政工人员提高自身能力,量化的考核标准也避免个别员工蒙混过关。
新时期要提高政工人员的工作水平,最基本的就是从政工人员自身和企业的制度两方面进行,就是要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素质、业务素养和道德修养,制度上主要是建立有效的思政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工人员的综合能力,使政工人员高效地开展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 黎菁.新时期如何提高办公室政工人员工作水平[ J ] .办公室业务,2014(21)
[2]陈晓君.新时期如何提高卫生系统办公室政工人员工作水平[J].东方企业文化,2015(9)
[3]王良全.关于提高办公室政工人员工作水平的若干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4(32)
[4]张冬梅.谈新时期下政工人员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5(11)
[ 5 ]张长首,张嘉佳.对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的探讨[ J ] .科技创新导报,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