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军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尤其是加入WTO过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加强,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内也已基本上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面对这一良好的发展形势,但是我国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加适当当前的国际形势,不断深入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建设就成为了当代社会各行业关注的重点,继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理念后,人才强国正式成为了国家当前治国策略。党的十八大中就明确的指出了要坚持党管人才,将社会各界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聚集到国家事业中,以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际竞争 党管人才 人才建设 发展
一、当前人才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党提出以党管人才原则来统筹规划我国的人才建设是党坚持以人才强国策略,将人力资源作为确保我国第一生产资源的科学把握,全面促进我国人才发展的重要人才决策。为了不断的深入推广党的这一良好决策,我国各地对于人才体系结构完善和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党为领头人的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环境,为我国的各个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精英。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有的地区,尤其是相对较为偏远的地区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上和人才队伍建设上还有待提高,所面临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力资源总量上还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进步的要求,尤其是高层次的顶尖人才增长上还远落后目前经济增长速度,导致一些高技术行业顶尖人才缺乏;其次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从当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人才很大部分是初级和中级人才,学历并不高,高学历、高能力、高实际水平人才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当前的一些高技术行业和创新性行业,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人员、资深技术人员、高能力国际贸易人员等复合型人才极为缺失。再从我国的人才行业结构来看,我国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卫生、教育、服务等行业,农业和工业人才的比例近年来不断下降,人才也以知识型人才居多,能力性人才比例不足;再者是人才利用率较低,当前部门间、企业间、地区间同时存在着人才浪费和人才匮乏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方面很多具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往往毕业后选择了福利待遇更好的行政事业单位,这并不符合他们的专业学习,导致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工业和农业企业往往很难招聘到人才,导致这些企业人才极度匮乏。
二、坚持党管人才,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从国家的发展战略入手来建设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有人才,以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首先构建一个职责分明的公管领导机制,从而以建立起一个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严格落实自身职责,相互沟通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人才创新和建设局面,将人才建设纳入到各党政领导职责范围中,在党的人才建设理念引导下做到统一规划、实施、考核,形成一个从上到下的公管人才建设模式;其次构建起符合人才特点的建设体系,从人才资源特点入手形成符合人才特点的建设体系需要建立起分类指导教育体系,全面实现人才分流教育培养,如对政治机关人才建设,需要全面的培养人才党政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战略思维,以及着重培养人才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意识。再者构建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就明确的指出,人才选拔和任用上要坚持任用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以德为先选拔标准,在人才的选拔上做到公开、公正和透明,遵循择优录取、人尽其才、科学公正的人才选拔原则,全面促进人才发展。最后是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不仅仅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价值,最重要的是源于人才物质和精神的追求。所以针对这一特点,为了全面促进人才建设,为人才的发展和实现其作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平台,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和党的人才建设目标制定出一个科学的人才激励体系,不断的满足人才的追求,不断的发挥人才的潜力,不断的促进人才的发展。
三、结束语
人才一直是社会各行各业所关注的焦点,党对于我国人才建设也极为重视,多次在国家高级会议中提出人才建设核心理念,目前我国人才建设还面临着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根据党的人才建设规模目标,社会各界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完善和改革当前人才建设体制,为人才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洁民.高等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21(2):64-66
[2]李璐.党管人才原则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 ]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29(4):86-89
[ 3 ] 韦东亮. 对企业党委如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J ] . 经济视野,2012(6):93-94
[ 4]肖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J ]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