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铁山中学 张晶亮
【摘 要】学校数学课题组从2010年开展了“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的课题研究,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初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初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在实验总结的前提下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数学作业结构,并对课题改革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79-01
学校数学课题组从2010年开展了“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的课题研究,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初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初中数学作业的特点,在实验总结的前提下提出了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的初中数学作业结构,以下是一些课题改革的阶段性总结,希望能给数学同行在作业改革方面一些启发。
一、传统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查分析
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主要以初中数学教材为载体,把每年的高考题作为命题的依据,高考政策的变动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风向标。教师一般是按照数学题的难度把作业进行分类,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给学生分配任务,形成由基础知识的练习到能力提高的练习为主导的习题链,多次的重复记忆和机械练习而达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目的。
通过调查学校的初中数学作业发现,在一个月的38节数学课中,初中数学课内作业在课本上布置的作业达到36次,在《练习册》和自编的练习题中布置的数学作业分别为2次和1次;课外作业在课本上达到38次,基本是每次课后都有课本上的课外作业,在《练习册》和自编练习题中布置的作业仅为2次和5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作业的结构和应试教育的大方向相适应,是为了简单地追求升学率而布置的数学作业,这类作业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占主体和主导,作业类型也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不到体现,学生容易形成厌学心理。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题海中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学生不能对教师布置作业的意图进行了解,也不能针对自己知识的漏洞进行课下补习,导致很多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讲,在课下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就谈不上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通过在课下和一些学生交流,很多学生都对这样的数学作业感到厌倦,并且班级内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抄袭作业现象。
这种传统的数学作业模式虽然在培养学生有效记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且具有操作性的模式,但是已经远远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很多的弊端。
二、初中数学作业特点的分析
初中数学作业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如:逻辑、数字性强等,这就使数学作业不同于一般的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业。同时,它也具有一般作业的特点,具有一些别的学科作业的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初中数学作业的一大特点。初中数学学科的一些理论比较抽象,概括性也比较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初中数学的一些知识脱离了初中学生的生活,初中数学主要分析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数学作业上的一些练习题就自然而然地运用了一些数学专业语言,用数学语言叙述了抽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因此,解决初中数学上的问题也就成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初中数学作业高度的概括性特点。
2.初中数学作业的严谨性。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严谨性的学科,严谨性导致了知识的特殊性,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决定了数学作业的严谨性。对于数学来说,最后的数据是一步一步得来的,只要算错一个步骤,最后就不可能算出正确答案,对于判卷严格的考试,最后结果不正确可能整个过程一分没有,所以数学是容不得一丝马虎的学科。
3.频繁性是初中数学作业的另一特点。在初中课程中,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数学课程几乎每天都有,这样,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就非常频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一般是“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变式训练”的,每一节数学课后都要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进行练习,用以掌握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所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几乎每天都有数学作业,这就造就了初中数学作业的频繁性。
三、初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做数学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题组进行了很多的实验,逐步研究了一些适合初中数学作业的新模式。
1.“Copy”作业。就是教师把课堂上所涉及到的教材上的内容和例题,留作课下作业,这样学生不但可以独立地完成,还能自己在课本上进行订正和修改,还可以直接抄到作业本上。这种作业的优势主要照顾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使这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和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Copy作业”能够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帮助他们打好基础。
2.分层矫正作业。教师可以在学完一个教学单元的时候进行总结性测验,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原则的落实,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和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布置一些矫正性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矫正性作业以后交给学习好的学生修改订正。
3.自编总结作业。所谓的自编总结作业,简单说就是学生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进行错题的整理、同类错题的练习等。即在学习一个单元以后,数学老师指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也就是所谓的知识树,对每个知识进行整理,然后把知识和题型联系起来,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根据抽测对学生整理的结果进行测试和讲评。这样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知识的运用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健康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学生在编题的同时担当着评价者的角色,这种参与作业设计和评价完成结果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4.研究性作业。研究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以后,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数学教师可以针对进度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数学专题,引导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对自己感兴趣的题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再进行展示交流。这样的作业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还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尽管与传统作业相比,研究性作业完成的周期较长,反馈时间相对延迟,但是研究性作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生学习的自觉性,其评价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
教师们都有过学生时代,也都是从堆积如山的作业中成长起来的,相信大家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作业?作业是为了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熟悉生疏的计算技巧,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所以,在作业的设定上不能一味地讲究数量,认为学生做题多了自然会做,而是要讲究质量,并且给学生自己选择的空间,让他们能够针对自己的知识缺漏进行补习。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作业的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必须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相锋.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学与管理,2001,(18).
[2]林廷山.浅谈数学课学生认知结构的组建[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3]巩子坤.数学理解说及其理论与课程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9,(7).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