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必须依据古诗特性,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从文本的不同角度,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多维扩展,让古诗的内涵犹如一幅生动的画轴在学生面前渐渐铺展,使抽象变得具体,让深邃变得可触可感。
一、抓住背景扩展,深入把握主旨
诗歌作品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表现的是诗人在一定历史时期或生活境遇中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所以,探究古诗的主旨,必定绕不过创作背景。最典型的当属“诗圣”杜甫的诗作。
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学生通过初读,大致读懂诗作表现的是作者得知朝廷军队收复失地后的喜悦心情。如果读到这里,再加上必要的背诵检查,似乎教学任务也算完成了。但是,作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作品,它的魅力也就恰恰在对作者“喜欲狂”的原因探究上。此时,学生大多只是想象收复失地后杜甫生活会更幸福,所以才高兴。显然,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样深刻的思想问题呢?教学时,我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讲述了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生活的辗转流离、穷困潦倒,通过地图直观再现杜甫携家人逃难、漂泊的旅途之长且艰,以及这一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优秀作品“三吏”“三别”,其作品中描述的民间疾苦又以图片的形式予以呈现。短短几分钟的历史背景扩展,使学生顿有所悟:杜甫“忧国忧民”。
二、紧扣诗句扩展,强化语言感悟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讲究炼字炼句,言简义丰,颇费思量。对于传神精警的字句,教师决不可蜻蜓点水,而要向文本的纵深开掘、扩展延伸。
(一)演读扩展
古诗语言凝练,有时一个字就能表现生动的生活图景,体现人物个性。教师要善于捕捉生动字眼,让学生演一演,再读一读。学生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往往印象深刻,读来感情会更充沛。
如教学《所见》,朗读诗歌一、二两句就知道诗歌描述的是一位自由、快乐的牧童形象,至于牧童当时是如何快乐?一个“振”字增强了表达效果,为了强化学生对牧童的认知,体会“振”字的妙处,我让学生扮演牧童,边骑着牛儿边唱着歌,学生的内心自然也随着牧童快乐起来。牧童又会怎样捕鸣蝉呢?诗歌留下了空白,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对于捕蝉,农村孩子都有所见识,此时我把这一生活图景通过学生的表演搬进课堂或者进行再创造,这样,一个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牧童形象再次逼真地展现出来。表演扩展了诗句的内容,加强了语句的品读,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图景扩展
古诗作品不乏写景句,景物描写在诗歌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不必让小学生深究景物描写的作用,但写景句我们不能仅作粗略的理解,而应大有可为。只有对诗句的图景进行丰富、扩展,才能进入深层的诗情和诗境的把握。
《枫桥夜泊》既是一篇写景之作,又是一首表现羁旅乡愁的诗。朗读这首诗,所写之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诗人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内心愁苦的?单凭对诗句进行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引导学生找出诗歌描写的景物,借助插图将画面进行扩展表达。根据找到的景物,学生按诗句描写的顺序,每人围绕一处景物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最后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一个秋天的夜晚,天上的月亮渐渐沉落,一片灰蒙蒙的景象。树上栖息的乌鹊发出了几声啼鸣。深夜里,秋霜凝结在地上、树上,似乎整个天地都是寒光一片,让人觉得寒气袭人,分外凄清。江边的枫树如血一般红,与幽暗中若隐若现的渔火隔岸映照,它们仿佛也跟我一样彼此愁闷不能入眠。夜色越来越浓,寂静之中,悠远的钟声响起,渐渐传到我乘坐的客船上。这钟声来自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使我更加不能入眠。
通过对诗句的扩展,描写的画面具体可感,诗歌表现的清幽寂远、凄冷忧愁的意境逐渐明晰,由此诗人愁苦、失意的心情学生也就不难体会了。
(三)链接扩展
古诗中有些语句含蓄隽永、充满哲理,如果从字面上剖析,只会味同嚼蜡,诗味便会寡淡。这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是诗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经验总结,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思维向现实生活扩展链接,让妙语箴言熠熠生辉。
如《冬夜读书示子聿》中,陆游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告诫自己的儿子,也奉献给了读者。诗句告诉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更要亲自实践。课上,我问学生:“生活中,你有没有通过亲身实践来检验书本知识呢?”学生立即想起了最近科学书上讲过的诸多有趣的生活现象:瓶子“吃”鸡蛋、纸片托水杯、柠檬会发电等,到底这些现象是真是假?这再一次唤醒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运用技巧扩展,提升理解表达
所有文字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很多诗人创作诗歌时善于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使得作品充满丰富的表现力。而古诗词教学的“表达技巧”,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许多同学对它所指具体内容不甚了解,答题方法也不是完全正确。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诗作的写作特征,让学生进行二次创作,通过比较,感受诗作的艺术魅力。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描绘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诗歌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精妙的比喻,那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生动传神,表现出秋夜洞庭湖独特的山水景观。这样的比喻究竟妙在何处?教学时,我让学生借用插图也尝试着写一句描写洞庭山水的比喻句,而且直接用借喻。学生展开了各自的想象,有说“水池当中一卵石”“白纱巾上一别针”,还有说“梳妆匣里一翠簪”,各抒己见一番后比较发现,诗人的比喻既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洞庭山水的形态,又有一“白”一“青”的相互映衬,语言精致巧妙,景致清新柔美。可见,技巧方法作为学好古诗词的重要抓手,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在古诗教学中强调学习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探究活动中不断提升理解表达的能力,从而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强大的支撑力。
四、主题阅读扩展,领略不同风采
传统诗歌在创作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些大的情感主题,如“寄情自然”“纯真孩童”“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等,我们可据此在教学中适时给予归类,学完一首诗引出同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扩展整合,再加以比较,领略诗歌同工异曲之妙,从而促进诗句积累。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在春光烂漫的三月目送友人,情感真挚而深厚,诗作画面色彩明丽,毫无离别的伤感。“千古送别情”是历代诗作的主旋律之一,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背诵过的几首送别诗,比较这些诗后发现,虽然都是惜别之作,但情感表达有所不同。学生立刻吟诵起《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通过比较他们发现,这些送别诗都离不开景物描写,但由于送别地点、场景和人物不同,诗人的情愫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如《送元二使安西》由于王维送元二出使的是安西边塞,自古边塞环境恶劣、友人前途未卜,所以诗歌最后两句借劝酒流露出离别的感伤;而《芙蓉楼送辛渐》叙写离情别绪之时运用比喻抒发自己冰清玉洁的节操;《别董大》景象壮阔,赠言慷慨、鼓舞人心。可见,主题扩展阅读的过程也即比较阅读的过程,在学生初步掌握该诗词的基础上,就该诗文的内容深化、情操升华所进行的一个汲取过程。
古诗的扩展教学,无需逐字逐句进行过深的分析,更不能远离文本作过度的发挥,而要在忠于文本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策略,在学生赏读遭遇困惑时通过细读、慢读让诗歌的内涵、韵味渐渐延展开来,使他们感受到古诗的美妙风景,从而提升其诗歌艺术的鉴赏力。
参考文献:
[1]胡永杰.开元盛世与杜甫“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J].杜甫研究学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