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地理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地质工程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9
  • 阅读量14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以“地质学基础”课程角色及地质工程专业特征为基础,分析并给出了地质工程专业需拓展“地质学基础”教学内容的实例,进而对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能够为相关专业开展该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学基础;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P642-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457(2018)06-0133-002


  “地质学基础”是为地质学及与地质学相关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地质学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承载着搭建地球基础知识框架的重要作用,目的在于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了解地球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地质学有关的基础概念和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地质工作方法,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地球,准备好后续专业课程中涉及的地质知识。


  地质工程专业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获取地质环境条件,认识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出现的各类工程地质问题,综合专业技能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达到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地质工程概念最早由中国工程地质专业学科创始人谷德振老先生提出,最终由孙广忠前辈首次对该学科提出了构造控制论、岩(土)体控制论和结构控制论三个理论基础[1]。


  地质工程专业研究对象分布范围广,从平原到山区,从地面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遇到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探寻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科学问题的解决上,地质工程专业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地质学基础”是地质工程专业学生从专业角度认识地球的第一步,为此,在讲授“地质学基础”时,有必要考虑其基础性、前沿性以及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连续性,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针对该问题,笔者对地质工程专业开展“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


  1“地质学基础”的课程设置及任务


  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应系统学习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资源勘探与采掘、岩土钻掘工艺与设备开发等的能力。按照课程计划,“地质学基础”课程通常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该课程目的是讲授与地质学有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地质素养,激發学生探索与工程有关地质背景的兴趣,促进人与地球资源、环境和谐发展。课程的任务是搭建地质基础知识框架,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地球的形成及演化、地球层圈划分及物质组成、地质记年方法、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石矿物特征及三大岩类判别和定名、地质学在资源利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2地质工程专业需拓展“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内容


  为实现“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作用,做好该课程与后续与工程相关的课程的连接,从前述的地质工程专业三个控制论角度出发,探讨地质工程专业需拓展“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构造控制论是结构控制论和岩土体控制论的基础,涉及工程范围内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和评价,地质环境背景主要包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层条件,构造条件,因此,“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在讲授地层年代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通过介绍工程的地层情况,以及地层条件对工程的影响使学生弄清掌握该部分内容对应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及知识的应用。岩土体控制论的主体是岩土体,涉及岩土体性质参数评价,而岩土体的性质主要由组成矿物特征、后期所经历的地质作用决定,由此可以从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影响因素的角度向源追溯,讲解岩石的组成、各种地质作用及土的形成。结构控制论是岩土体稳定性定量评价的基础及岩土工程设计的前提。岩土体的控制结构面是岩土体在形成及后期经历内外地质作用过程中出现的,结构面的存在对于工程有重要影响,可通过结构面对工程影响的分析来讲授结构面的类型及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3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


  “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讲授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现象;实验教学主要结合岩石矿物、化石标本等,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对应,培养学生独立鉴定岩石类型、描述地质现象、分析地质情况的能力。


  地质学基础内容多,涵盖地球科学的各个方面,为了提高知识接受的效率,在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时,首先应对内容进行分类,将与地质工程专业有关的地质学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其他应掌握的内容作为普及知识讲解。如将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地球的基本常识、地震、火山作用、风和冰川的地质作用等内容作为科普知识讲解;将与地质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各种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地层的接触关系、断层活动带与稳定带、大地构造性质、花岗岩与矿产以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地质、地质灾害与能源矿产等问题[2]等作为重点讲授。由于授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其对地质的认识还限于中学时期科普的地球地理知识水平,因此,可通过浅显易懂的地质现象和简单的地质学原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地质思维[3-5]。另外,由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专业还不了解,讲授重点理论知识时,应首先给出一个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清楚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地质工程专业知识中的位置,然后通过几个工程实例引出要讲解的理论知识,梳理这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对应的地质学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由于培养方案的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设置的基础类地质专业课程减少,地质学基础课程承载了其他课程的任务,因此应增加实验课时,通过实验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岩石矿物鉴定、三大类岩石定名及地层化石分析等,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此外,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多媒体课件为主,借助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引入短视频和动画,并采用双语教学、师生互动式等授课方法[6],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4结束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应牢固掌握基础的地质学知识,讲授“地质学基础”课程时需要结合该专业的特点,拓展与之相关的地质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地质基础知识、地质专业技能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教会学生地质科学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树立正确的专业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帆,王孔伟.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计优化[J].中国地质教育,2017年第2期:20-24.


  [2]吕学军.“地质学基础”课程改革与地质能力的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4年第2期:35-37.


  [3]杨凤根,骆祖江,侯玉宾,等.从基础地质学教学入手培养大学新生学地质的兴趣[J].中国地质教育,2009(1):32-35.


  [4]倪金龙,郭全军,郭颖,等.地质思维时空观的培养与建立—以“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1(4):89-92.


  [5]姜照勇,王成武.地质教学过程中地质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131-132.


  [6]舒良树,解国爱,王博,等.新形势下普通地质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2(4):143-147.


  作者: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