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小班化教学美术作业设计策略浅探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878次
  • 评分4
  • 93
  • 0

熊雪青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作者简介:熊雪青,女,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美术教研员,邮编:315300。

1999年,美国联邦教育部颁布了联邦政府的重点教育投资项目《缩小班额计划》(The Class-size Reduc-tion Program),以政府拨款的形式对缩小班级规模给予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并在全国大规模推行,被誉为美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实验之一。此后,小班化教学在发达国家也逐渐推广开来。

小班化教学不仅仅在于班额的缩小,更重要的是小班额条件下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的意义。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都有机会重组,师生互动的密度、强度与效度都得到普遍增加。教师可以从原来大班额、批量式的培养模式中走出来,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与个陛化发展。小班化教学的价值作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美术课堂教学的作业过程中尤为明显,学生人均获得教师指导的时间有所增加,为原先简单划一的作业方式的改变创造了条件。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普遍下降,各地的班额数已普遍缩小。2012年浙江省零择校政策的推出,改变了原先择校所带来的大班额现象,各所学校班级平均人数普遍下降至30人左右,为小班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形成了有利的客观条件。然而,尽管时代的变化为教学的精细化、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传统大班额下的教学方式依旧在人数剧减的班级里延续,因此,推广与实践小班化的教学理念,对于当下的美术教学有着’现实意义。尤其是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方式的改变,对于美术课的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阶梯式作业设计,为学生铺设成功的台阶

大班额教学带来管理与秩序维持上的压力和时间的消耗,致使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形成了“先老师讲、后学生作业”的两段式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先讲后做的方式节约了教师指导、师生互动的时间,但教学的灵活度大大降低。若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尚未掌握,在作业中遇到困难时,单次作业的方式也难以做出调整,长期积累,就会导致学生知识上的缺漏,降低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杜威曾说: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同时也要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像美术这种技能性较强的学科,更要注重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不断实践、不断试错的机会,并让其在多次尝试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如图1所示,当学生的能力水平处于B点,而我们的学习任务所需达到的程度在´A点时.如果学生很难跨越这样的高度,美术课的作业往往会遭遇失败。若将有难度的作业打散分成若干个小作业,根据难易程度呈如图2所示的阶梯状分布,可以让学生在多次作业的尝试中得到更多的练习与帮助。这样的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更多,而这恰恰是小班额的优势,我们可以通过阶梯式的作业设计使个别化教学有实现的可能。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以下简称浙美版教材)五年级《色彩的世界》是一堂难度较高的色彩练习课,邻近色与对比色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加上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接受了许多固有色的概念,并且,这些概念通过不断练习得以巩固,从而对学生的色彩练习造成干扰,导致作业效果不佳。在教学中,一位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了三种难度的作业来解决不同的问题。第一次作业,教师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树叶做道具,以“找朋友”的方式巩固在色相环的学习中刚刚获得的邻近色与对比色的知识。在寻找的过程中,有学生出了错,在教师与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得到及时纠正。第二次作业,还是运用彩色树叶做材料,采用拼贴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对比色调或邻近色调的画面。选择拼贴的方式,既降低了作业的难度,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互相帮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的适当指导,使知识得到巩固。第三次作业时,教师让学生运用水粉颜料,自主选择对比色与邻近色进行造型表现。教师要求以同心圆为表现内容,因为同心圆造型很简单,能排除造型与学生主观色的干扰,将色彩练习的作业做到最纯粹。最终,学生的作业也的确令人满意,学生调配出了丰富的色彩,创作出了和谐而又绚丽的画面。(图3)

另一位教师在执教二年级的《剪影》时遇到的困难是,学生无法掌握人物剪影的造型。该教师在分析了作业效果之后,做出了阶梯式的作业设计,分成四次练习,步步深入。从—开始的试剪一个苹果,到剪一个有柄的杯子,再到试剪一个人物头像的侧面,最后是完成一个人物动态的剪影。在每一次练习中,学生都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会剪曲线、不会镂空剪,等等。在每一次出现问题时,教师都给予及时指导,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快速的提升。我们看到,一改以往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这样的美术课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程度,以任务的设计为中心,采用多次练习,层层递进的方式,为学生铺设走向成功的台阶。(图4)

二、分层作业设计,为每个学生寻找最近发展区

传统的大班教学,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普适”的教学方法,用固定的教学模式来教授班级全体学生,体现在作业设计上,则是所有学生都被安排了同样的作业时间和作业任务,而忽略了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我们时常能看到,一堂课结束,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参差不齐;由于学生能力的不同,完成的作业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与语文、数学等学科不同的是,美术学科的弱势地位会使美术学科的学困生被忽视,简单划一的作业与长期缺乏的成功感,会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丧失。

小班化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差异,同时在班额缩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对个体的关注度,因材施教也就有了可能。分层作业设计正是基于这种可能,使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层,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要求的作业菜单,以供学生按需作业,避免了原来“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所导致的“吃不饱”与“不消化”的现象。

一位小班化实验学校的教师在执教自编教材《我的动画故事》中,教三年级的小学生创作动画脚本。由于学生的造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提出了以下三类不同要求:

第一类:尝试运用一个校园吉祥物的形象,设计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形象。

第二类: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并且创作出—个系列的运动形象。

第三类:尝试运用校园吉祥物或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创作多个画面,形成—个小故事。

在教师多样自选的作业设计下,学生完成的作业体现出不同的层次。有的画出同一形象的不同动态,在动画软件的播放下吉祥物欢陕地跳起绳来。创作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另一位学生,虽然创作的画面形象变化不大,但是文字的编配具有情节意识,而且故事要素完整。

这样的例子着实让人欣喜。当我们为学生创设更为宽广的空间时,学生往往就能够飞得更高。这种多层次的设计,减轻了能力低者的作业压力,使每名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能力找到最近发展区。

图5至图7为根据第一类作业要求完成的学生作业;图8为根据第三类作业要求完成的作业。

当然,分层作业设计不只局限于能力上的分层,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符合不同个性与能力的作业,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但采用能力分层的作业设计时,要相对含蓄,不能在布置与评价中过分强调学生能力的高下而伤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三、分步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扫除作业中的障碍

在小学高段与初中阶段的美术课堂中,随着学习要求的提升,往往在一堂课内会出现创意设计与表现技能上的多个难点。大班教学中,粗放型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多个难点会堆砌在—起,让学生感到困难重重,创作时会受到有想法无技能或会制作而无创意等问题的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作业分步设计的方法,将一次作业分成若干部分,分步操作,分步反馈,分解难点,各个击破,以提高效率。同时,还需更加注重以过程评价来鼓励与肯定学生的美术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均衡发展。

浙美版初中教材中《汲取生活中的设计灵感》一课的教学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并尝试运用仿生学原理进行设计。—位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运用综合材料创作仿生型灯具的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学生普遍会有两个问题:—是设计上的困难。因为本课的重点是在自然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行设计,学生们对此感到有难度。二是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学生要么有好的构思,但制作技能欠缺;要么由于构思过于天马行空,与自身的实际能力和可用的材料脱节,最终使原本的设想落空。

总结、反思过后,该教师采用了分步作业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将部分学习制作技巧的任务前置,一上课就开始操作,着眼于提升学生的表现技巧。教师出示一系列自然物的图片,让学生采用卷、剪、刻、挖等方法,表现出物体的特点。这时学生开始使用生活中的元素,由于不受最终作业效果的限制,学生显得较为大胆,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表现菊花、鱼鳞的肌理、马蹄莲的造型等。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创意被激发,同样的图形能创造出许多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对仿生设计原理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前面的制作方法来设计制作灯具。鉴于学生制作技巧上的难点已被突破,而之前设计的不少造型元素,可以通过加工与灯架组合,完成—个灯具的设计。在教师分步帮助下,学生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创造潜能。(图9、图10)

分步作业有助于增进师生互动,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然而,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分步作业,要避免将作业步骤分割得过于细碎而导致的教师对学生的控制过多的现象产生。要根据作业的内容与难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分步教学。教师的帮助应当如同雪中送炭,出现在学生需要的时间与地方。

四、合作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互助中提高

合作学习早在课改之初就被提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常常见到如下情形:学生围桌而坐,却各自为政,有的学生埋头苦干,有的在一旁闲看。“合而不作”成了合作学习中的“头疼事”。传统的大班额教学使得合作学习中学生缺少应有的指导,往往教学效率不高;而教师自身缺少对合作学习的设计意识,更是导致合作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

小班化教学实施条件的成熟,促使我们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作业。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美术作业设计中开展的合作学习对个人职责的模糊化,使这种合作往往成了养懒汉的“大锅饭”。对此,我们强调,应当将合作学习建立在个体责任明确的基础上。

以《泼墨画》—课教学为例,作业要求是4人小组合作绘制长卷荷花。事先教师提出任务要求,让学生明确互相配合的必要性。第一步,每一个学生以泼墨的方式完成其中一块墨色(荷叶)的泼洒。因为是画在同—张纸上,各组员必须考虑先后的次序和色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互相商量着来完成。特别是教师在材料的配置上专门设计了一些“障碍”,以“迫使”学生合作。如,在教具准备时,适量减少了大笔的数量。这样一来,学生必须学会与同学互相协调,比如4人合用一支,分别完成荷叶茎脉的勾勒。这样,每个组员必须完成由自己承担的任务,小组合作再也不能“吃大锅饭”了,“懒汉”现象也消失了。第二步,小组商量在适当的位置添画荷花。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组的作业。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看到小组合作能产生大于个体单干的成果,从而获得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图11至图13)

小班化将原有的粗放型教学引向精细化,使我们得以关注一些被忽视的教学问题。而将这一教学理念落实到美术作业的设计中,既能让美术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心,也能让美术教师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莉_美国缩小班级规模研究回顾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0(1).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