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教学案例点评摘登

  • 投稿明月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006次
  • 评分4
  • 59
  • 0

点评一(俞晶晶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小学)

《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下册的一节“造型·表现”课,陈老师对原教科书内容做了大胆的改动,舍去教科书中大量中外卡通、动漫作品的赏析,直言卡通形象的来源与创作方法。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使整节课的内容更加完整、过程更加流畅、环节更加紧密;同时也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将本课的知识点讲深、讲透。在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们讲得面面俱到,结果反而显得没有主次。陈老师的课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个全新的视角,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1.可取之处

(1)三段式的作业练习_层层递进

本节课中,陈老师安排了3个作业环节。第一个表情练习环节,教师让学生通过将卡通人物表情与真实人物的表情进行对比,体会卡通表情的夸张,并配以儿歌帮助学生记忆;第二个动作练习环节,教师给卡通形象加上会动的身体,引导学生根据表情想象动作,教师不断改变作业纸的方向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第三个练习环节,教师让小组合作完成有情境的卡通作品。三次作业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草莓哥”的植入——妙笔生花

陈老师在上课伊始就植入自创的卡通形象“草莓哥”。红遍全球的“草莓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整节课围绕“草莓哥”展开了一系列的情境活动。例如,给草莓哥添加表隋、加上会动的身体,等等,使“草莓哥”这个卡通形象深入人心。教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使学生明白了原来创作一个卡通形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人人都可以创作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隋。

(3)“学生考老师”环节——直面偶然

陈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卡通造型的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素材,创作卡通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游刃有余。特别是“学生考老师”这—环节的设计,充分展现出教师直面偶然的勇气、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

2.值得商榷之处

该课课题为“卡通——动起来的漫画”,遗憾的是,在本课中,卡通形象却一直未能“动”起来。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将连续的图片快速翻动,以呈现“动”的效果,再结合自制小动画“弹吉他的草莓哥”和教师手绘的分解图,完整地展示动画的制作过程,使学生对卡通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知。最后—个作业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并绘制出简单的连续动作或表情变化,装订成册后,再试着快速翻看,让他们体会“动”起来的乐趣。

点评二(张曦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西路小学)

笔者有幸在沈阳赛课活动现场观摩了陈老师的这节课。仔细研读她的教学案例,发现这节课的教学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的诸多理念不谋而合,整堂课上得自然生动,教学过程有梯度,预设和生成也结合得较为完美。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1.可取之处

(1)关注学情,整合资源

对于孩子们来说,卡通是他们非常熟悉的题材。陈老师以猜剪影人物的方式导入新课,提升学生通过外形识别事物的能力。她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熟识的事物和抽象的外形联系在一起,为自己设计的“草莓哥”的出场制造了—个悬念。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红遍全球”的问题的启发下,不断搜索记忆,却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教师才生动“揭开谜底”——“草莓哥”的设计者就是老师本人。这种有趣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解除了学生对创作的畏难情绪。

(2)抓住本质,注重细节

面对教学内容,陈老师在处理好卡通外形的基础上,将重心放在卡通表情的设计上。她在讲卡通表情时,随机表扬了一名表情专注的女生,请她回忆一下生活中人们有哪些表情,随后课件出示生活中人物表情的图片与卡通人物表情的图片。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总结出卡通人物的表隋具有夸张的特点,这为他们大胆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目标。猜测“草莓哥”动作和“学生考老师”环节的设计,使课堂呈现出教学相长的美。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资源、联系旧知、自主吸纳、构建框架,实现对事物的内化和自由创作。

2.值得商榷之处

教师在“拓展延伸”环节给出了“文化衫”的概念,并且表达了对“爸爸去哪儿”这种商业文化衫的否定,给人以武断的感觉。虽然教师鼓励学生创作具有特色的作品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教师授课时应综合考量的—个要点。教师是否能以更科学的态度去启发学生客观地评价美术,让他们真正能够发现和探索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呢?

点评三(沈聪浙江省嘉善县洪溪小学)

1.可取之处

(1)纵观整节课,无论是开始的激趣阶段,还是之后的“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的表现手法的讲授环节,教师都以课件为依托,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达到让他们思维发散的目的。这一直观的方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在“夸张的表情”的塑造环节中,教师先向学生出示真实人物的夸张表情,之后,又将“草莓哥”的不同表情的图片—一呈现,让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同时,分析这些表情在表现方法上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看见”。

(2)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让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演,让他们认真观察,自己的想法是如何落实到现实中的,又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由此突出本课的知识点。笔者认为,教师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将互动教学与任务探究法相结合,并以小组合作和生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增强实践体验。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导人是以激趣为前提的,教师在其中设计穿插了“看剪影、猜卡通”等游戏,使课堂充满了浓厚的趣味性。之后,教师更是将“草莓哥”形象的构造方法、“夸张的表隋”的塑造方法,以及游戏型教学指导方法进行了有机串联,从而使课堂的趣味性倍增,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从游戏的角度人手展开趣味教学,并借助单元课内容的魅力和特点烘托游戏的趣味性,自然能够全面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两点建议

(1)展示内容过多

值得肯定的是,本课所展现的内容呈现分层递进的特点。但是从整体来看,其中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全部安排在一个课时内讲授,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疲惫。虽然部分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吸收消化的时间,课后极易忘掉部分重点,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2)提问形式局限

整节课几乎都是教师向学生提问,虽然教师也安排了“学生考老师”环节,但学生提问的内容大都是由教师设定好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提问缺乏自主性,无法问出自己真正想要求解的内容。我认为,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现状,尤其是他们在课堂中存在哪些问题和疑惑。此外,还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时间,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点评四(许灿安徽省亳州第十六中学)

1.本课优点

本课以问题直接导入课题,并以“看剪影、猜卡通”的活动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以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为例,结合各种学习环节,如学生表演等,引导他们逐步深入探索卡通形象的表情、动作的表现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找创作素材,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而教师的创作示范(“学生考老师”环节),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创作方法的认识和掌握。分层设置的作业要求,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的理念。教学拓展环节设置了情感教育内容,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2.值得商榷之处

本课技法探索的环节较多,教学内容过多,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个课时内全部吸收有一定难度。

从本课教学过程来看,导入环节大约需要5分钟;技法探索因环节多、容量大,需要15至20分钟;评价、拓展环节需要6至8分钟。这样一来,留给学生练习实践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否顺利完成带背景的卡通形象创作,很令人怀疑;课堂练习环节的收效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点值得引起注意。

3.一点建议

本课可将表情与动作的表现两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这样,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探索可以更深入,练习的时间可以更充分,更能保证教学的有效}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有助于保持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点评五(陈娟娟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这节课的设计十分贴近该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和年龄特征。陈老师在短短一节课中不仅教会学生学习、认知、表现卡通,而且让学生创设一幅有情境的卡通作品,表达手绘我心、学会赠予。课堂首尾呼应,学生的收获是满满的。

1.本课亮点

(1)教学内容选择适切,学生乐学

本课教学以深受学生喜爱的卡通为引,让学生通过欣赏、讨论、观察、创作等系列活动来深度认知与表现漫画,孩子们积极投入,乐意表达。选择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并抓住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是这节课的至高着眼点。教师由草莓延伸至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寻找创作素材,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鼓励他们勇于表现,使他们了解卡通来源于生活。

(2)教师直观引入与示范,突破教学难点

在本课中,教学难点的解决途径分析如下:教师通过自创的激趣化的卡通形象.引发学生思考,归纳出拟人的表现手段,并认识到卡通创作的原型来源于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图例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进行模仿,而是以“猜儿歌”的形式来引导他们分辨不同的夸张表隋,让他们学会创作方法。教师的现场演示生动而直观,充分彰显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本质。表情小练习的设计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为自己的“草莓哥”设计表情,依据表情添加动作。

(3)媒材的选择得当,作业形式高效

本课选用了彩色绘画纸材,有效节省了学生在创作表现中的涂色时间,这样,就能将时间重点放在让学生解决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学会创意表现上。从最后学生完成的作业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作业效率都很高,这与教师设计作业环节时的周全考虑是分不开的。

(4)习得造型表现,提高美术素养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丰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师在激发学生大胆表达的同时,提示学生运用美术语言描述作品的构图,这正是学生学习美术学科所应具备的基本美术素养。

2.几点建议

(1)要求造型来源于生活原型,尽管是教师教学中采用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和造型的空间。学生虽然知道卡通形象来源于生活,但是对“高于生活”一词还需要进行实践和反思方能有所领晤。教师在作业要求的分层上显得不是很明确。有些学生的造型能力强,重在卡通造型,有些学生的画面情境营造得很好,教师可从多角度进行预设与生成,这样,后期的评价也就能够更加多样化。 ‘

(2)画面构图要点可以讲解得更加透彻一些。笔者从该课学生作业中发现,他们的卡通人物造型都偏小。而卡通形象表现的一个要素,就是夸张(包括夸大或缩小),它决定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建议教师在课上提示学生,主体物可以画得大一些,这样,画面就会更加饱满,可以充分表现出卡通形象的视觉冲击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点评六(林丽婷上海市青浦区颜安小学)

这堂课,陈老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积极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1.可取之处

(1)教学思路清晰,难度层层推进

在导入环节,教师开门见山,让学生知道卡通的关键在于“动”,并通过“看剪影、猜卡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环节,教师出示自己创作的“草莓哥”卡通形象,与学生—起探索不同表情、动作的添加方法;再让学生以自已的实践体验,赋予“草莓哥”新的表情和动态。此环节的设计逻辑清晰,从认知教师的创作方法,到细化创作的表情,再到动作的具体添加方法,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草莓哥”动起来的方法,而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甚至提出将自己的拐杖作为学生创作的元素。

(2)师生互动密切,用爱温暖人心

课堂的大舞台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而是—个师生互动的舞台。陈老师的教学,专业术语准确,描述细致到位,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创造出一种民主、平等、易于交流的课堂沟通环境。课堂上,师生不单单有语言的互动,更有情感的交流。教师微笑的表情、对学生充满关爱的眼神,温暖着每—个孩子的心灵。即使行动不便,陈老师巡回指导也绝不马虎,拄着拐杖走到每一个小组,观察着学生的创作过程并及时予以指导。

2.几点建议

(1)陈老师在“看剪影、猜卡通”环节时提醒学生,中国原创的卡通形象也在其中,这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功夫熊猫”也是中国原创卡通。笔者认为,此环节可以换成展示—个会动的卡通剪影小视频,使学生对卡通的“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学生作业展示作为美术教学的成果和延伸,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和收获快乐。笔者认为,对于五年级学生的能力而言,最后作品的内容实属比较简单。虽说是动起来的漫画,学生最后展示的作品却并没有达到“动”的效果,只是在平面上呈现,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涂色。因此,笔者建议,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可省略探究“草莓哥”基本表现方法这一环节,因为这与教师的示范环节有冲突。

点评七(朱传斌上海市松江区九亭中学)

认真研读了本课教学案例,深感陈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卡通造型“草莓哥”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教学脉络清晰,实用性强,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该课不仅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也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1.本课亮点

(1)由点到面,辐射扩展

教师通过自身设计创作的“草莓哥”卡通形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表现表情和动作,并由“草莓哥”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对“草莓哥”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她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学生分享,可以称得上是—位高水平的教师。

(2)发现规律,活学活用

教师以不同人物表情的照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眉、眼、嘴的不同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律,对他们接下来尝试表现不同的表情很有帮助。

(3)作业设计,激发创意

教师采用四人合作完成作业的方式,在降低个人完成难度的同时,也强化了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意识。作业要求也考虑到了分层设计,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了不同难易程度的两套作业要求,主题与背景的设计给予学生充足的创意表现空间。

2.值得商榷之处

(1)教学用语还需斟酌

教师出示“草莓哥”剪影后,学生因对其十分陌生而无法猜出,此时,教师故作惊讶:“不会吧?”笔者认为,教师的这种反应在课堂上不太合适,1以乎有种轻视学生的意味。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回答,如,“大家不认识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他”。此外,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措辞也应当多加斟酌。尤其是在教师为灯泡添画了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后,问学生“这幅画怎么样”,这样的提问过于笼统,是无效的。

(2)教师展示的表情过多

教师要求学生为“草莓哥”添加表情,同时学生又可以模仿屏幕上老师画的表情。笔者认为,教师展示的表情过多,会对学生的自由创造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表情。

(3)学生作品较为雷同

笔者特别留意了学生的作品,发现学生作品的表情都较为雷同,作品中的卡通形象大多是欢陕的表情,动作多为举着双手。这也许与教师在之前激发学生设计动作的创意还不够深入有关系。

3.其他教学方法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除了可以采用观察法、对话法、尝试法和练习法,还可以采用游戏法、感知法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表情提示进行填字,也可以提供两幅作品让学生对它们的构图进行比较分析。

点评八(黄华山东省淄博市杨寨中心学校)

作为一节视觉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效结合的“造型·表现”课,陈老师能有效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探究和创新,师生互动融洽、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效果理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本课优点

(1)分步推进是高效课堂的实现策略。本课教学环节设计得自然流畅,从激趣导入、欣赏感知、表现方法探究、分工合作,再到交流展示,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2)互动探究是最好的沟通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课堂中思维活跃、全神贯注,在创作、展示中收获自信和认同感,整堂课轻松自然、妙趣横生。

(3)感知体验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将自主创作的“草莓哥”进行故事化的描述,拉近了学生与探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大量的卡通形象表情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资源库;教师现场进行“灯泡”卡通形象创作等,充分激发起学生的个性思维,教学方式很“接地气”。

2.值得商榷之处

(1)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让学生了解“卡通”名称的由来,给人以文字说教之感。美术教学应当直观、简洁,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从经典的卡通画人手,让学生先有直观的视觉体验,再介绍这是什么绘画形式,从而赋予课堂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

(2)范画的选择面略窄。,要想让学生的思维灵感得以激发、个性思维得以张扬,场景的布置、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学生生动、个性的“形象感知体验”等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选取几幅经典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感知。各种表情的“草莓”范作丰富,但卡通形象的表现有些粗糙,没有展现出画面形象的简练、线条的优美和表现手法的巧妙。在“找素材、画卡通”环节,教师在进行板演示范时,也应从画面整体效果、布局、色彩等方面加以考量,做到每一次示范、每一幅范画都有示范性,体现严谨性。

(3)应充分借力,让名作发挥效应。教师一系列“原生态”的范画、演示,让这节美术课更加真实,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教师如能在感知欣赏、拓展交流等环节再添加一些名家名画,会有助于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4)教学重点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漫画”的知识铺垫和“动”的卡通形态,让学生在赏析了简洁、概括、生动、夸张的漫画的基础上,探究面部的表情,把动作、动态精准性作为重点,掌握表现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微视频演示等方式,将某个卡通形象进行动态还原,或者制作不同的动态形象,让学生感知动态与静态、动态形象的连环动作变化,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表现力。

(5)在环节六中,教师让小组分工合作,每人各创作—个卡通形象,再组成—幅情景作品。作为现场比赛课,让众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绘制的形象,很难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而且,课堂收尾时显得有些拖沓。建议在第七环节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使用收集的卡通作品后,将环节八的内容与之结合,删去向学生赠送“爸爸去哪儿”广告衫,从而使课堂收尾更加简洁有效。

点评九(王蓓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

看到《卡通——动起来的漫画》这—课的课题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陈老师的教学案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层次鲜明,教师既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交流者,师生互动和谐。本课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都明白,不同的欣赏角度,会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欣赏效果。在这一课中,陈老师让学生将草莓作业纸横过来或者倒过来添加动作,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陈老师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教学中,她出示的卡通画,并不是从书本或画册中照搬的,而是自己设计的,令学生耳目一新,不仅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而且明白了原来卡通画可以自己创作。

3.陈老师用课件出示了一首自编的关于画表情的儿歌。为了让学生猜一猜它描述的是哪几种表情的画法,她还特意删除其中的表隋提示,而将画法保留。为了让学生记住匦法,教师用儿歌填字形式来记,而不是用语言反复叮嘱,这样,能有效加深学生的印象,使教学达到—个高潮。

4.在作业环节,教师的分层作业设计能使学生自己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达成目标的方法,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也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开阔创作的空间。

5.教师在课的结尾向学生赠送礼物,先拿出一件“爸爸去哪儿”广告衫,但是教师否定了这件礼物的创意,因为这是从商店里买来的。然后,教师拿出—件自己亲手绘制的“草莓去哪儿”广告衫,让学生在惊喜之余也能了解到,我们既能从生活中寻找卡通创作的素材,也能将卡通作品运用到生活中,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点评十(厉坚芳浙江省嘉兴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

1.可取之处

(1)抓住细节,渗透方法

教师通过“草莓哥”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抓住“表情”和“动作”这两个关键点,进行趣味性渗透教学,学生学得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非常有效。

(2)分层作业,因材施教

在作业环节,教师设置了两种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这个环节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为中心”的思想放在教学首位,做到了因材施教,值得学习。

2.改进建议

(1)让评价更加多元化

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本课的教学是深入而有效的,那么,学生的作品肯定也是非常精彩的。我建议,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评价,比如,将师评和学生互评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围绕卡通形象的夸张、变形等方面进行评价;围绕有趣的卡通故事进行评价。

(2)让拓展更加有深度

“草莓去哪儿”的广告衫时代感很强,以此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很有视觉冲击力。那么,如何把这个拓展部分做得更加有深度呢?建议教师,既可以从草莓本身的意义出发,也可以从学生的心愿出发,进行深入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创想,一定会给人以惊喜的效果。

点评十一(张玉彦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卡通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绘画形式之一,然而,将趣味的内容和活泼的课堂形式有机结合,是需要运用技巧的。仔细研读陈老师的教学案例,结合笔者在赛课现场听课的记录,我认为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设疑引导巧妙、演示直观精彩,既受学生欢迎、又受同行赞许,是一堂成功的课。

1.可取之处

(1)设疑生趣,巧妙引导

所谓“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激趣的目的。如本课的“激趣导人”环节,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卡通形象,而是通过“看剪影、猜卡通”的形式,锻炼了学生通过外形特征识别事物的能力。一举两得,岂不妙哉!教师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认识了“草莓哥”之后,探究的兴趣自然地被激发—大名鼎鼎的“草莓哥”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由此解决了本课重点“掌握卡通形象的基本造型方法”。

巧妙的问题设计能够积极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陈老师除了在语言方面进行引导,还通过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创作方法。如,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卡通人物的表隋与真人表情的差异,由学生自己悟出卡通“夸张”的效果,并设计卡通形象的表情。总而言之,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游戏、交流、动手练习等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成功地探究了卡通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步步达成教学目标。

(2)直观演示,精彩拓展

“教师做了扎实有效的示范,卡通表隋、动作的画法演示和‘学生考老师’的环节带给学生有感而发的激励”,这是笔者在现场听课时记录在笔记本上的一句话,现在看来依然有同感。示范教学是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技法的教学方法之一。陈老师通过直观的示范,将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夸张和拟人)和技能有序而又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并在最后环节精彩地完成了学生的考验,用扎实深厚的美术素养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在“小结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将展示的作品集结成册,赠送给福利院,超越了审美创造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实现了德育思想的升华。

2.改进建议

唯—美中不足的是,这节课的示范环节可以再缩减些。例如:动作添加对五年级学生来说不算难点,给“草莓哥”添加动作的环节,可由学生演示,教师把握好时机,在众多学生摸不准或难以掌握时再出手,这时的课堂示范会显得既实用又精彩,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点评十二(吴宝莲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本课教学设计严谨务实,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教学环节流畅而富有动感。整节课精彩纷呈,老师的“精彩‘教”和学生的“有效学”被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可以说,这是—个非常“接地气”的优秀课案例,值得我们学习。研读之余,谈几点认识:

1.亮点之一:以“趣”为线的阳光型课堂

这节课中,陈老师吊足了学生的胃口,以“卡通之趣”为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发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氛围自然、轻松而喻悦。这条线即“激趣(导入)一识趣(揭示创作方法)一知趣(学习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一做趣(师生画卡通)一思趣(卡通的应用)”。以“趣”为线,陈老师带领学生品尝着学习的快乐,学生由“被动学”变成“我要学”,让优化教学变成水到渠成的自然,很好地诠释了高效教学理念。

2.亮点之二:以身说“法”的教学魅力

要想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心理距离,以身说法最行之有效。本节课中,陈老师四次以身说法,轻松驾驭课堂。

①“草莓哥”的闪亮登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知道了给草莓加上夸张的表情和会动的身体就可以百变革莓哥,激发起他们学习卡通的兴趣。

②教师自编儿歌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卡通创作的要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③教师板演灯泡卡通造型细节,增强自身魅力,让学生打心眼里儿信服,无形中走进学生的心里。

④教师自己设计的“草莓去哪儿”广告衫给学生带来的惊喜恰如一支兴奋剂,定能让学生们有一种回家小试牛刀的冲动。

3.几点细节的思考

①自编卡通画表情儿歌部分。陈老师真是有心人,注意了汉字的前后押韵,令观者读来朗朗上口。不过,我们阿以在其基础上精益求精,使表达更形象到位,让“慧眼”与“巧手”及时相伴。比如,“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可准确到“眉开眼弯嘴角翘”:“画人哭,泪如泉水喷薄出”只强调了流泪,忽略了其他器官特征,可具体改为“嘴撇眼细泪涌出”;“画人惊,张大嘴巴瞪眼睛”,这个瞪眼睛和前面说“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中的瞪眼有重复之嫌,不防修改为“O形嘴巴大眼睛”。

②在学习夸张的表情部分有一个表情小练习,陈老师让学生添画“草莓哥”表情。同时,陈老师在大屏幕上投影了自己创作的各种“草莓哥”表情作为示例呈现在学生面前。我觉得此处可做改进。从教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但凡有了范作,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框死,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美术创新精神。我们可以给出QQ常用表情。让学生自己去组合创作,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③教师展评学生画的“草莓哥”表情的时候,可以增加让学生表演自己所画表情这一环节,让其他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找寻画作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从而加强对表情儿歌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启事·

本刊下期点评案例为“《我给同桌画漫画》教学案例”,欢迎广大读者登录本刊网站( www.cnartedu.cn)“热点论坛·大家评课”频道参与点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