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美术教学论文范文,美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介绍

  • 投稿菲斯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1117次
  • 评分4
  • 29
  • 0

胡知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简介:胡知凡,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邮编:200234。

2014年3月,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以下简称2014《标准》)终于修订完成,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后,在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联盟(NCCAS)官方网站①(以下简称NCCAS官网)上正式发布。

二十多年前的1994年,美国曾制订出该国有史以来第一套全国性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1994《标准》)。当时制订标准的目标是:①确保标准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际上,要反映最好的教育理念;②确保标准要反映教与学方面最好的知识;③确保标准研制具备广泛的基础和公开的程序。994《标准》的颁布,对美国各州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艺术教育与教学的研究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教育理论的变革,迫使美国艺术教育界不断反思: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各种基本技能,以适应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形成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随之而来的是美国艺术教育界对1994《标准》修订的呼声日益增高。

2011年,美国大学理事会下属的国家核心艺术标准联盟(NCCAS),领导团队成员着手对1994《标准》进行修订。他们搜集了世界上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中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芬兰、爱尔兰、日本、荷兰、新西兰、苏格兰、新加坡、瑞典、英国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研究分析了美国各州的艺术课程标准和教学情况;还咨询了美国二年制和四年制大学中舞蹈、音乐、戏剧、视觉艺术和媒体艺术专业部门的负责人和教授。除此之外,他们还研究了艺术学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身体与认知方面的发展,以及有关长期记忆、阅读、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发展的研究。因此,2014《标准》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呈现了美国艺术教育最新的课程理念和最新的评价方式。最近,笔者研读了2014《标准》,现将学习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与同行们分享。

一、强调21世纪技能的培养

2014《标准》认为,想象、研究、构建和反思是创意实践的基本过程,这不仅在艺术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对科学和数学的学习也很重要。学生在艺术学习中通过这些元认知活动,培养了好奇心、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同时.这些能力又会迁移到21世纪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因此,2014《标准》将创造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作为艺术学科学习最重要的四大技能列出,并对这些能力作了如下阐述:

(一)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是21世纪蓬勃发展的社会所应具备的技能,也是促进学生成功和工作有成就的基本能力。对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应作如下界定:

·创造力是指原创地或不寻常地构想某事的能力或行为。

·创新能力是指新事物的实施能力。

·发明是指过去从来没有创造过的,并公认是具有独特见解的产品。

艺术教育率先在教学中纳入了创意实践,影响了教育的改变。作为艺术教育的学习途径,创意实践具有灵活的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好奇心和毅力等多重属性。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主要构建学生在问题形成、研究、诠释、交流、精确度和准确度方面的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在进行积极而巧妙地构思、分析和综合时必不可少的智力活动过程,也是用于指导信念和行动的评估信息。学生在从事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到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因而提高了艺术素养。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教师鼓励他们的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最引入注目的艺术品和艺术创作过程,包括他们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了解的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作品。正是由于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和评价这些作品,并与之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导致思想中隐含的所有推理结构或要素得到了发展,如:目的、问题或争论中的问题、假设、各种观念,基于经验、推理导致的结论、影响与因果关系,来自不同观点的异议和参照系。批判性思维还会间接地建立起情境意识,这是艺术实践和欣赏的基本方面。通过对艺术品的观察、创作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艺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始终存在于包括时间、空间、文化和历史在内的多维度之中的。

(三)沟通能力

艺术的核心在于沟通。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在内省和处理人际关系时,以及聆听、观察、谈话、提问和评估意图时,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技巧和本领。在艺术中往往蕴藏着很难表达的、艺术家所选择媒介之外的各种想法,而这些想法只有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才能了解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协作与合作的交流,可促使这些过程发展和迁移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和其他领域。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学生将学会:

·在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情境中,有效地运用口头、书面和非语言交流的技巧,来表达各种思想和观念。

·有效地观察和聆听,并诠释包括知识、价值观、态度和各种意图的含义。

·出于各种目的进行交流,如告知、指导、激励、说服等。

·利用多种媒介和技术,对于优先考虑的事,应当知道如何判断其有效性,并能评估其影响。

·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包括多语种交流)。

(四)合作能力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团队一起努力去实现某个共同目标。从许多方面来说,合作是推动经济和提高人类共同文化意识的引擎。它也是艺术教学的固有组成部分,如,在演出时表演者和乐队中所有成员的合作,或者表演者与他的同学或观众之间的合作,以及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分享吸收了多名同学的想法和技术,在这些情况下,都需要进行合作。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能帮助学生:

·与他人有效地发展、实施和交流新的想法。

·对新的和不同意见及观点的接纳与反应,并吸收和反馈到团队的工作中。

·在工作中表现出独创性和创造性,了解现实世界对新观念的采纳是有限度的。

·认识到失败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懂得创造和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小有成功的,同时也常常会遇到失误的循环过程。

·被认可的高效率的工作能力和尊重团队的不同成员。

·在完成—个共同的目标时具有灵活性,这对做出必要的妥协有帮助。

·在合作工作时,重视每个团队成员个人所做的贡献,承担共同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2014《标准》不是将这些能力仅仅作为理念提出,而是将其很好地融入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要求之中,并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此外,NCCAS官网上还发布了让教师和学生找到如何将21世纪技能与2014《标准》相对接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二、确立艺术素养的哲学基础和终身目标

2014《标准》对艺术素养的概念作了界定:艺术素养是指在艺术学习中,通过象征和隐喻的特有艺术形式,流畅地使用艺术语言进行创造、表现、制作、展示、回应和连接的能力。它体现了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能够将艺术知识、技能迁移到其他学科、环境和情境之中的能力。

为此,2014《标准》确立了—套哲学基础和终身学习目标,作为阐明艺术素养的理论基础和目标。(表1)

总之,哲学基础和终身目标为美国幼儿园至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以及高中毕业以后的学生如何继续在大学或职业生涯中继续参与艺术学习,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现代公民,奠定了理论基础和目标。

三、2014《标准》的亮点

与1994《标准》相比,2014《标准》无论是框架结构的设计、还是评价方法的设计,都有了很大不同,现将其中的亮点介绍如下。

(一)五大艺术门类

2014《标准》中的艺术门类,由原来的舞蹈、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四大门类,现增加了媒体艺术,成为了五大艺术门类。也就是说,媒体艺术首次成为美国中小学艺术学科中的—个艺术门类。

(二)四个学段和三个水平能力

2014《标准》学习阶段的划分,将原先的三个学段(学前-4年级、5-8年级、9-12年级)划分为四个学段(2年级学段、5年级学段、8年级学段和高中学段);其中,高中阶段原来是熟练和高级两个等级水平,现分为熟练(Proficient)、成就(Accomplished)和高级(Ad-vanced)三个水平能力⑤,而不是三个等级水平。这对高中阶段不同程度成绩的学生,包括在学前至8年级艺术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门艺术学科作深入学习的学生,以及探索不同艺术追求和经历的学生来说,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三)四个艺术学习过程

2014《标准》非常重视艺术学习的过程,并将其作为评估学生学习的最重要部分,其中指出:艺术过程是认知和肢体动作通过艺术学习和创作而得以实现的。为此,NCCAS曾就艺术教育标准中关于学习活动方式的内容,对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的几个州做了分析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虽然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会形成某些差异,但大多数将艺术教育标准中的学习活动方式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生成与解决问题: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创造”。

☆表达与实现: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表现”。

☆回应与欣赏:这对应于美国一些州的艺术标准中的“回应”。

2014《标准》认为,虽然每门艺术学科有各自的特点,但都以某种方式包含了创造、展示、表演、制作、回应和连接等艺术过程。(表2)为此,2014《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为每门学科规定了四个艺术过程,并按照四个学段和三个水平能力,为这些艺术过程制订了非常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与学习者之间进行联系。为了便于操作,每个艺术过程还规定了“过程要素”(Process compo-nents),即用一些动词来描述艺术过程,而这些动词也表明了学生在完成每个艺术过程时所要采取的措施,因此,这对评价学生的艺术活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表3所示为以视觉艺术学科2年级学段《自画像》主题为例,2014《标准》对创造、展示、回应、连接等几个艺术过程的过程要素与具体要求列出的相关内容。

(四)逆向式设计方法

2014《标准》改变了原来按照内容标准和成就标准列出学生应该理解什么或能够做什么的设计方法,而是将哲学基础和终身学习目标、基石性评估模式、艺术过程、锚定标准、业绩标准、持续理解和基本问题等,组成了既可以测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使学生预先了解自己所应达到的目标的设计方法。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是采用了美国著名的课程与教学理论专家杰伊·麦克泰和格兰特·威金斯共同创造的“重理解的课程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理念,即协助教师首先确定重要的学习成果,然后确定可接受的成就证据,再设计出为达到这些预期成果的最佳路径。因此,这种课程设计方式又叫“逆向设计方法”(A backwards designapproach)。与传统的课程设计相比较,这种逆向设计方法旨在使课程的设计成为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力的过程。

(五)基性评估模式

2014《标准》提出的“基石性评估模式”(Modelcornerstone assessments),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模式。“基石”的本意是指固定一幢建筑物的基础。基石性评估是让学生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达到最重要的业绩标准,以此起到固定课程的作用。基石性评估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相关的情境,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为了达到成功的结果,基石性评估需要高层次的思考(如评估)和思维习惯(如持久性)。与许多传统的、去情境化的、以选择一回答为主的测试方式不同,基石性评估具有真实性与复杂性。

2014《标准》在基石性评估模式中,为每个学段或水平能力都设定了一个学习主题,同时,围绕主题提出了四至五条简要的评估描述。以2年级学段视觉艺术为例,关于《自画像》主题的简要评估描述如下:

☆学生共同研究和回应不同选择的自画像;

☆学生选择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工具创作自画像,并交流个人心得;.

☆学生展示各自的艺术作品并讨论其含义;

☆学生按照相似的自画像归类,并在小组中将归类的理由与大家分享。

这些评估描述不是将学科知识与技能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是根据创造、展示、回应和连接四个艺术过程,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与合作能力(即21世纪技能)。因此,基石性评估中简要的评估描述内容,也是2014《标准》中最重要的课程目标。(未完待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