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体育教学论文范文,体育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闽台民俗“武阵”及其民间交流

  • 投稿门徒
  • 更新时间2015-09-20
  • 阅读量523次
  • 评分4
  • 28
  • 0

周传志

(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摘要:“武阵”是闽台社会中常见的身体活动团体,常见的武阵包括宋江阵、龙狮阵和神童家将团。两岸“五缘关系”使闽台民间的“武阵”活动获得了持续的交流,这种民间的“武阵”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岸之间的文化认同。近年来民间体育社团对于推动“武阵”的民间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闽台民俗;武阵;民间交流;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49-04

Wuzhen, Folk Custom i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

and Its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

ZHOU Chuanzhi

(Sport Dept., South Fujian Normal Univ.,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Wuzhen is a kind of popular physical practice group i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 which includes Songjiang Array, Dragon and Lion Array and Shentongjiajiang Array. The Five Relati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promote the exchanges of Wuzhen i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 and the exchanges promote the cultural cognition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The folk sports organizations play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 of Wuzhen.

Key words: customs in Fujian and Taiwan provinces; Wuzhen; non-governmental exchange; cultural cognition

台湾主体文化是经由大陆向台湾移民而带去的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典型的闽文化特征。所谓“台湾文化”实际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在民俗活动中这种民族传统性表现得更加明显。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的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不仅帮助孤悬海外的台湾早期居民渡过拓荒时期远离家人的心理孤寂期,也使他们面对荷兰和日本的殖民统治能凝聚力量,团结一致,更表现在战后几十年两岸政治对峙期间依然能通过共同的民俗活动来维持闽台的民间交往。

台湾学者吴腾达上世纪80年代末曾亲赴闽南实地调查,得出了台湾宋江阵源于闽南的结论,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但新世纪后,台湾地方文化政府和学界在强调台湾地方特色的同时,有意无意忽视了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同时,由于大陆地区历史上曾长期忽视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的民俗活动研究和推广,以致“越来越多的学者觉得台湾阵头文化是属于自己土地上的文化之一”[1]。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对两岸民俗体育活动进行重新审视,揭示两岸长期民间交往中的文化渊源关系,以正本清源,还历史真实面目。

1闽台民俗体育中的“武阵”

阵头是闽台社会中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主要指“一群人因为喜爱某种共同的民俗才艺而结合在一起的表演团体”[2]。阵头一般可以分为文阵和武阵[3],武阵是指在建醮活动时,护卫神轿并为神明办差事的阵头,如宋江阵、宋江狮阵、狮阵、龙阵、旗阵、神将团等。闽台民间交流中常见的民俗武阵有以下几种。

1.1宋江阵

宋江阵是两岸武阵的典型代表,由于其表演融合了中国武术及明清之际军队作战的阵法,数百年来对强健民众身体及增强团队精神有很大帮助,深受源于移民社会的闽台民众热爱。虽然在台湾正史记载中并没有宋江阵的叙述,但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台湾民间常见宋江阵是事实[2]。

关于其起源,有6种不同学说:源于《水浒》;源于少林“宝拳”;源于戚继光“藤牌阵”(鸳鸯阵);郑成功藤牌兵或五花操练法;清末台南府城的自卫武力团练。应该说这几种学说都有其合理性,我们不妨将宋江阵看成他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末清初,闽南流行一种儿童装扮梁山好汉游行的街头表演,由于其内容多为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仔”。后来演职人员全部由成人担任,被称作“宋江戏”(正是由于此,宋江阵阵头所拜祖师爷为田都元帅雷海青)。宋江戏与少林武术结合,演变为宋江阵[4]。戚继光抗倭行动中,充分利用闽南民间多习武的特点,创造藤牌军、鸳鸯阵这种形式来对付倭寇的长倭刀。生于明代福建海域的郑成功,在其父郑芝龙降清后,率众人起义抗清,而这些人中多为闽南水域绿林好汉,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即梁山好汉,梁山好汉代表人物是宋江。宋江行走江湖所扯大旗即“替天行道,忠义双全”,这正好符合了郑成功当时抗清宣传的需要。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寓兵于民,这些成为农民的士兵闲时练兵,成为当地的自卫团练组织。近代泉州五祖拳师蔡玉明在漳州多年,对宋江阵发展亦有重要贡献。

台湾宋江阵常见阵形有36人阵和72人阵,取36天罡和72地煞之意。宋江阵以排阵头为主,个人比武为辅,其武器五花八门,有藤竹盾牌、青龙刀、单双刀、金钩、长叉、齐眉棍、双斧、戈,甚至雨伞等。台湾高雄的宋江阵有所谓的十八套(如龙吐耳、田螺阵、排阵、破城、八卦阵等)[5],其具体名称和大陆宋江阵有所不同(如厦门同安宋江阵名称中充满着道教阴阳五行观念[6])。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它们都是表现一个较为完整的围城攻城的过程,即讲述“宋江劫法场”的故事。只不过前者用的是军队训练名词,而后者用的是道教语言而已,这也充分说明台湾宋江阵是在大陆宋江阵基础上加入了军队训练的元素。

1.2狮阵龙阵

狮子并非中国固有的动物,中国狮子自西域来。《后汉书》载有最早的记录: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月氏国献狮子;二年,安息国献狮子[7]。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狮子成为吉祥的动物而深受人们喜爱。近代社会后,象征不畏邪恶、勇于进取、充满力量的雄狮被无数仁人志士当做中国的象征。

关于舞狮活动的起源,有“北魏起源说”、“汉代起源说”、“佛山起源说”等,其中第三种学说被广泛认同,即舞狮驱走了凶恶的怪兽(年)。由于狮子有镇妖驱魔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舞狮成为过年必备的活动,且家家户户准备红包,以吸引或报答狮子,谓之“采青”。而“采青”又被成为“食青”,因“青”通“清”字,所以“食青”被反清复明的闽粤民众用来表达决心和意愿(“食清”)。这也是明清之际,作为抗清大后方的闽台社会热衷舞狮的原因。

闽台等地所舞狮子多为南狮,需要舞狮者讲究技巧和武术功底,多由二至三人完成,一人狮头、一人狮尾,另一人舞大头佛(狮童)。要求随着锣鼓作出各种舞蹈姿态,其步伐有四平马、弓步、探步、盘龙步、高窜步、低伏步、碎步等。笔者在漳州龙文区看到舞狮表演中,更是将道教故事穿插其中:比一般南狮表演多一只猴子,讲述修炼的道士训练了狮子当坐骑,训练了猴子采药的故事,舞狮过程中重点表现了猴子和狮子嬉戏、互动的场景。台湾狮阵有闭口狮(本地南部狮)、开口狮(本地北狮或称“淡水狮”)、广东醒狮及北方狮四种,闭口狮因嘴固定不能随意开合,多以低姿态舞法为主,而开口狮则采取高姿态舞法,台湾狮往往做“玉蝶”(叠罗汉)、“上膊”(踩在肩上)或一柱擎天等高难度动作,这需要较好的武术基础。

而舞龙则是中国传统龙图腾遗存的结果。因龙、蛇藏于水中,其出现被认为伴随风雨雷电,所以在中国很早就有祭龙求雨的活动。而商代即出现了做“土龙”求雨的文字,其祭祀仪式当是最早的舞龙活动。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对汉代舞龙活动仪式和规定做了详细记录。到唐宋时期,舞龙除具有祈雨功能外,还成为常见的节日欢庆活动,出现龙灯形式的舞龙。因闽台地区多山多水的特点,对龙(蛇)崇拜更加突出,以至许慎说“闽,东南越,蛇种”,这也导致闽台民俗武阵中,舞龙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台湾的龙阵有金(黄)龙、青龙和白龙,前二者为贺喜用,而后者则多出现在北部丧葬场合。台湾龙阵表演有单龙阵形、双龙阵形和巨龙阵形多种,基本形态有十二式。台湾阵头表演者将舞龙、舞狮、舞凤合在一起创造了“龙凤狮阵”,别有一番风味。

1.3神童家将

福建特别是漳州地区,有著名的古傩表演(如浦南古傩),是表演者将神像头罩在自己头上进行表演。而台湾的神偶或称大仙尫仔,与此类似。由于表演者需躲在神像内,将神像扛在肩膀上表演,因此所造神偶体型巨大(有成人两倍大小),表演时动作夸张,脚步沉稳,有庄严肃穆之感。

台湾的家将表演源于福建,但由于大陆曾经历“破四旧”,这种表演现已很难看到。家将包括八家将和官将首。八家将源于福州的五福大帝信仰,其完整阵形共13人,故又称“什家将”或“家将团”。家将的职责是协助缉拿妖魔鬼怪,以七星步、四门阵、八卦阵等阵势变化来驱魔保境。而官将首则主要源于地藏王信仰,其表演形式和八家将有相近之处,区别在于官将首动作阳刚,而八家将偏阴柔;另所拿法器也不相同[8]。

台湾青山宫八家将团是青山宫主神灵安尊王部将。传说南宋时盗贼四起,八个大盗恶名远扬,张滚奉命捉拿他们,并对他们进行道德感化,八人投降,却被朝廷定为死囚,张滚无颜面对而自尽,八人感其义气,跟着自尽,后张滚受封灵安尊王,八人成为其部将。而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庙八家将则是八个因饥饿做贼而被打入死牢的囚犯,端午期间要求与家人团聚,守卫韩德、卢清应允,但要求他们规定时间回来,结果他们未能在限定时间归来,韩卢二人自尽,赶来的八人感其恩德,悉数自尽,成为城隍爷部将。

官将首原名“八将首”,指随地藏王出巡绕境的人。1949年后,大陆来台的陆军少将周汉仪结识了新庄人黄秋水,黄每年都扮八将,后来周将家乡习俗传授给黄继承,包括地藏座前应增配增损两将及符箓,促使之后的“官将首”团体成立,八将包括了青脸增将军、红面损将军、阴阳司官、七爷八爷、虎爷将军和引路童子[8]。这充分说明台湾武阵对福建的继承。

2闽台民俗“武阵”的民间交流

闽台民俗武阵的交流,是建立在他们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源相承、法源相循等特点基础上的。

2.1当代闽台“武阵”交流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祖国大陆向台湾发出友善的和平呼吁,两岸人民也期望早日和平往来,进行宗教和文化交流。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不得不扩大了自1987年以来的两岸交流层面,诸如学术、教育、艺文、体育和宗教等。这种情况下,在妈祖、保生大帝等民间信仰神明的诞辰之时进行的各种仪式表演、武阵游行就增加了两岸交流的机会。

1987年,妈祖升天1000周年纪念,祖国大陆的湄洲妈祖庙向台湾各大妈祖庙发出邀请,后来台中大甲镇澜宫17名董事于当年10月取道日本,辗转到湄洲进香;1989年5月,苏澳南天宫“直航”湄洲进香;1992年台湾学甲慈济宫邀请晋江宝泉庵董事长赴台交流;2000年前后,大甲镇澜宫力推“宗教直航”话题并终在2002年7月开动[9]。这些活动使台湾的民俗武阵开始与大陆宗教团体进行接触,并激发了莆田、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重建诸如宋江阵、狮阵等民俗武阵的热情。

2.2漳台“武阵”的交流

福建的漳州地区,是多数台湾现居民的祖籍地(80%以上),因此漳台之间有密切的民间交往。漳州的龙文武术协会近年来多次举办两岸武术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闽台两地的武阵交流。

2004年成立的漳州龙文武术协会在常务副会长陈金水的倡议和推动下,于2007年2月开始举办“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活动(以下简称“大家练”)。首届活动邀请了两名台湾武术专家和香港4名师生及厦门、漳州150多名武术爱好者参与,吸引了港、台、福建武术界的关注。在此后一年时间内,台湾武术家三次深入龙文各武馆调研“宋江阵”,并于2007年10月邀请陈金水赴台进行武术交流。

2008年和2009年的第二和第三届“大家练”活动中,分别有15名和25名台湾武术家应邀参加,每届活动中,泉州、厦门及漳州均有超200人参与,武术和武阵表演对台湾武术界产生了重要触动,他们邀请龙文武协于2009年11月组队赴台交流。大陆代表团在台湾的各种武阵和武术表演激起了民众的广泛共鸣。2010年的第四届“大家练”活动和第三届一样,由中共漳州市委、市政府主办,因为恰逢第二届海峡论坛,共有两岸500多人参与交流。活动期间,不仅龙文武协与台北北投体育会国术委员会签定结对仪式,而且演练了三种不同特色的传统宋江阵、八卦阵和叠罗汉,与台湾的武阵进行交流,泉州、漳州、台北多队狮阵上台表演。2011年的第五届“大家练”活动中,漳州习艺堂、台北狮头旺和漳州龙文武协代表两岸武阵表演了青龙阵、狮阵和八卦阵,为参会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2年的第六届“大家练”活动恰逢第四界海峡论坛,活动中漳州武术界表演了传统武术及群英连环阵、狮阵、阴阳八卦阵和旗阵等,台湾代表队也进行了相关表演,会上进行的太祖棍“海峡对练”充分验证了两岸武术的同宗同源。

2014年2月,第七届“大家练”活动中,来自台湾的十多名武术家和龙文各武馆、龙海等地二百多名武术爱好者同台献技。武阵表演包括龙文武协的“恒坑舞龙队”、何阳堂霞阳武馆的八卦阵和阴阳连环阵、台湾狮头旺表演的广东醒狮和台湾狮等。

除去海峡两岸中华武术大家练活动外,龙文武协还在2009年的“两岸民俗艺阵,传统武术展示大会”上表演了登龙堂八卦阵(五行阵)、举行了“龙文区2009年‘振兴六石’民俗艺阵、传统武术演示大会”、2011年赴台进行狮艺交流等。同时,狮头旺、台北北投国术会等也多次来漳进行武阵交流,狮头旺并决定于2014年在漳州开设永久展馆。

2.3闽台民俗“武阵”的交流形式

在武术和阵头的交流中,可以采取表演展示的形式,也可以采取竞技比赛的形式。考虑到如下两方面原因:两岸武术本是同根同源,只不过后期发展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需要更多相互学习而非竞争。同时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采取竞赛形式,难免出现各种矛盾、争执甚至伤害事故,会对两岸武术和文化交流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目前的两岸民间武阵交流中,基本上采用自我表演展示的形式。

即使如此,在“输人不输阵”的闽台地区,民俗武阵交流中依然存在着激烈竞争的情况,需要活动组织方和参与人采取各种预防手段和应变措施避免矛盾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3闽台民俗武阵交流促进了两岸文化认同

日据期间,日本殖民统治者百般阻挠台湾居民回福建白礁的保生大帝祖庙进行祭祀。1828年,台湾歌仔戏“三乐轩”冲破日本侵略者层层封锁,渡海到白礁慈济祖宫祭祖。第二年,学甲慈济宫门口竖起《沿革碑记》,上面堂堂正正地刻上“我台人士祖籍均系中国移来”。由于无法返乡谒祖,多数人只能赴保生大帝神像入台处(即1661年,福建白礁人组成的忠贞军抬着保生大帝神像登陆的学甲头前寮将军溪),向着大陆方向参拜神灵,这个地方被命名为“想(向)白礁”,后来被传为“上白礁”。 1978年,学甲慈济宫在该地头前寮将军溪畔建“郑王军民登陆暨上白礁谒祖纪念碑”。

2011年4月,笔者应邀在台南学甲参观“上白礁谒祖仪式”中的阵头表演,见到了上述的慈济宫前碑文及将军溪畔的纪念碑,不禁唏嘘不已,这充分说明台湾民众及武术阵头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同样,笔者在台南大天后宫看到写有“皇朝隆祀典,钦慈济本湄洲渊源”字样的对联,这些都在时刻提醒广大台湾民众两岸之间的血脉联系,维护和增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10]。

闽台两地的武阵交流中,相同的名称、武术套路和器械、相似的操练方法,加上同样操着一口闽南话,极大促进了两岸基层民众之间的相互认同,拉近了心理距离。据漳州龙文武协陈金水先生说,他在2007年10月访台期间,深切感受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他们非常尊重传统文化和渴望领悟到闽南传统南拳更深奥的文化内涵。在台南六甲乡二甲村,当地太祖拳协会演练套路的头节、二节,陈金水先生补练“中节”,当地拳师演练单头槌,陈先生练“巷仔里槌”(两者同属单头棍法),同行的厦门邱靖娜演练五祖拳精华“摇身骏胛”。

如果说这些都还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话,那么在青龙阵、八卦阵、宋江阵等武阵中渗透的阴阳、五行、八卦的道家思想和忠义观念,及儒家传统思想中的敬天知命、友善乡邻、精忠报国等思想则同属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两岸武术界、宗教界及普通民众普遍认同的。正是基于此,闽台民俗武阵的民间交流有效促进了两岸之间的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 康育箕.论台湾阵头文化的表征[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3:12.

[2] 吴腾达.台湾民间阵头技艺[M].台北:东华书局,1996:8,56.

[3] 许雍政,石乙正.茄萣艺阵之考察[J].身体文化学报:第一辑,2005:127-154.

[4] 吴腾达.宋江阵研究[M].台北:台湾省政府文化处,1998:23.

[5] 黄文博.台湾民间艺阵[M].台北:常民文化,2000:36.

[6] 宣传部.同台缘[M].厦门:中共厦门同安区宣传部,2009:175.

[7] 龚耘.龙狮文化与龙狮运动[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03-209.

[8] 陈彦仲,黄丽如,陈柔森,等.台湾的艺阵[M].台北:远足文化,2003:56.

[9] 林国平.当代台湾宗教信仰与政治关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81-221.

[10] 周传志.台湾庙会中的民俗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12(5):1-4.

[11] 高娅,陈如桦,廖元金.闽台武术交流的历史、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5):23-25.

[12] 柯英俊,宋梁,林峻峰.竞赛体制视野下闽台南少林传统武术发展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10(6):17-19.

[13] 赵国庆.中华武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及其与战争的关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3):23-24.

[14] 赵波.江南船拳的起源、传承方式及技术特征探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5):25-27.

(收稿日期:2014-08-1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