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DVT)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下肢静脉血出现回流障碍,血液淤积在下肢形成血栓,临床表现为下肢肿痛、色素沉着及皮屑脱落等,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2]。通常来说,机体血液具有凝血、抗凝及纤溶功能,能够保持血液动态平衡,不会发生血栓性疾病,然而当机体受到创伤时,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凝血功能亢进或纤溶功能衰退,则极其容易形成血栓[3]。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中患者机体受到创伤,且因麻醉等因素,患者发生下肢DVT的几率极高。患者一旦出现DVT,轻者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紫发亮,重者血栓脱落形成致人死亡的严重并发症-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本文通过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159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探讨影响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对策,使今后更多患者受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无表达障碍,住院时间均>5 d。按照术后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56例和非DVT组103例,DVT组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66.46±3.62)岁;体重指数(28.22±6.73)kg/m2,非DVT组患者年龄27~66岁,平 均(57.15±2.28)岁;体重指数(22.16±2.53)kg/m2。
1.2 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采用表格形式由患者入院时填写年龄、体重、是否有DVT疾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基本资料,手术前抽取患者末梢血样,检查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浓度并出具报告[5],再由同一护士组在护理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术后活动时间等情况,以上资料交由护士长做最后归并统计。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病理诊断基础上确定需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根据患者情况于术前3 d给予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及血小板升高的患者静滴500 mL右旋糖酐葡萄糖,1 次/d静滴20 mL香丹注射液+5%葡萄糖溶液500 mL,1 次/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U,调整患者血液以适合手术。两组患者术后均行低频脉冲电治疗,并同时辅以以上药物以预防下肢DVT产生[6]。住院期间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围术期护理,在术后饮食,运动及血栓预防方面给予相同指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7],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患者年龄≥45岁、高脂血症、高血压、DVT疾病史和血小板≥400×109个/L的比例均较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及护理情况比较 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患者手术时间≥2 h、采取全麻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5 次/d及术后活动时间<3 h/d的比例均较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患者是否发生DVT为因变量,以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DVT疾病史、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血小板升高及久躺久坐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方式、DVT疾病史、患者年龄、高血脂症、血小板升高及久躺久坐是DVT形成的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DVT)目前各类临床手术后最具威胁的血管疾病之一。据报道,美国每年因DVT住院治疗的患者就有20万,占其他血管疾病的40%,且其中有11%的患者转化为致死性肺血栓[8-10]。
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VIRCHOW)曾经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形成静脉血栓的三大因素[11]。腹腔镜手术因其具有手术快、创伤小及恢复快的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子宫切除术中[12-13]。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身体虚弱,需卧床静养,因而血液循环缓慢,手术后患者创口恢复,血小板聚集,极易形成下肢DVT,而下肢DVT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平衡,导致患者静脉血流缓慢,血液淤积于下肢造成回流困难,出现下肢肿胀,站立或行走困难,下肢皮肤发干发痒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栓子脱落,患者在极短时间内出现胸痛、咯血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形成致死性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14]。此外,还可出现下肢慢性水肿、静脉曲张、皮肤局部溃烂、湿疹及静脉性跛行等情况,为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永久性的恶劣影响[15]。因此,明确腹腔镜全切子宫术后形成下肢DVT的危险因素显得极其重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全切子宫术后患者下肢DVT的形成与患者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而与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静脉穿刺次数、DVT疾病史、年龄、高脂血症、高血压、血小板升高及久躺久坐相关。通过进一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麻醉方式、DVT疾病史、年龄、高脂血症、血小板升高及久躺久坐是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做好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尽量选择局部麻醉、减少下肢静脉的穿刺次数可以减少对机体的创伤,使机体回缩功能少受损伤,减少血小板的大量聚集可以有效的防止下肢DVT的产生。同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年龄偏大、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血小板偏高的情况,术前须做好预防工作,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术后要做好随访工作,及时发现及早治疗。
综上所述,麻醉方式、DVT疾病史、年龄、高脂血症、血小板升高及久躺久坐是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根据其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有利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下肢DVT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易淑明,陈烨,郑晓妮,等.1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获得性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149-152.
[2]陈悦,李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J].全科护理,2010,8(24):2169-2170.
[3]赵宁,雷勇,李桂芬,等.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后不同频次应用抗凝药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12):1443-1445.
[4]刘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30):161.
[5]万红.浅论剖宫产手术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2,25(12):365.
[6] Wade R,Sideris E,Paton F,et al.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ep-vein thrombosis in postoperative surgical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conomic model with a value of information analysis[J].Health Technol Assess,2015,19(9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