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晚年后,很多老年人为“养生无门”而苦恼、焦急,尤其是媒体曝光一些“伪养生”的做法后,更使很多老年人在养生方面特别是心理养生上无所适从。退休后,我“发明”了一种“养心大法”,在老年朋友中推广后,“疗效”颇为明显。
其实,我的“养心大法”很简单:老来捧读。
文/杨锡龙
研究、实践养生之道是现代生活中很多老年人趋之若骛的事情,有的老年人甚至把养生作为了晚年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现在生活这么好,谁不想健健康康地度过晚年呢?其实,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根本是养心——心情好了,身体也就随之健康起来了。退休后,我“发明”了一种廉价的“养心疗法”:读书。
我年轻时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读书成为我在职时工余生活的主要内容。多年来,家中的书房不断充实,现在藏书已经达到3万多册,虽说没有“经史子集”,却也是“涉猎大千”了。这样的藏书量对于我来说,绝对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价值连城”了。
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装饰品。因此,退休后,我就把读书作为了自己晚年的“养心之道”:做快乐的读书翁,不做书籍的管理员。
白天,我除了接送小孙子之外,便是和附近的老友们在一起唱唱歌、聊聊天。回到家,吃过晚饭,我便躲进小书房,沉入书海之中。一摔起书本,心绪便突然宁静下来,我瞬间便成了那个“武陵渔人”,惊喜地闯进了“桃花源”:“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我呷一口香茶,抛开人世的烦扰,开始沉入书的世界,在缕缕茶香中,与文字一起放浪形骸,泛舟四海。激动处,拍案而起,朗然而诵;激愤时,扼腕击节,高声唾骂……人与书“与之游”“与之舞”“与之享”,真是“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最惬意的时光是晴和的午后:我夹上几本书,信步来到微风拂面、垂柳依依的郊外,在地上放个马扎和草垫,然后或坐或躺,临风展卷,叩问古今,让灵魂与文字一同飞舞,让生命与文字一同入梦,让智慧与文字一同萌芽。郊外人迹罕至,寂静得很,极适合读书。我也得以任何一种随心的姿态去接近我的藏书:默读,滤除了心间的浮躁;泛读,濯去了心灵的瑕疵;朗读,唤醒了沉睡的年轮。心在阅读中返青,纤尘不染,洗尽铅华;身在阅读中轻盈,名缰利锁,远遁无形。身心俱爽,澄澈碧透,胸襟间赫然铺展一张“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大隐图画。
书读久了,便觉得自己“气清格高”起来,仿佛多日修炼而接近“功德圆满”,不仅胸襟开阔,视野辽远,连全身的肌骨都趋向饱满。这时节再看自己那些藏书,便都焕发出了青春,于是愈加珍惜地拿起笔,开始又一次的文字之旅,在阅读中欣赏案头的山水,在山水间体味地上的文章。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在晚年生活的奔波间隙,停一停脚步,走近书籍,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精神世界作次疗养,也好为后面的路途充充电,这何尝不是种聪明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