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海毅
在工具论与人文论不断论争中,语文教育似乎也陷入了困境。就在语文实践者茫然无助时,潘新和教授的言语动力学为语文开拓了视野,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语文:回望与沉思》《语文:审视与前瞻》等几部书中,对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批判的同时构建着自己的言语动力学说。
一、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背景
长期以来,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传统语文界就倡导以应付社会和生活需要为目标。在当时那个文盲化的时代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不但促进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促进社会的发展。可是到了今天,在教育基本得到普及,物资也比较丰富的前提下,语文教育仍然固守着这种旧的教育理念,“有用性”“功利性”原则压抑着学生的人文精神,忽视了学生内在生命以及精神需求,潘新和教授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揪心,以极大道德勇气向传统的语文理论提出挑战,同时又以极大的学术理论素养构建自己的言语生命学说,由“外部”的语文学向“内部”的语文学转变。过去语文界关注的是静态的语言,醉心于机械的分析句子成分等语言学的东西,将活生生的课文弄的支离破碎,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开始思考语文教学的本体论问题,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将语文教育的重心从语言向言语倾斜,再到后来曹明海教授主编的《语文教学本体论》更加鲜明的指出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言语,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潘新和教授的言语动力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内涵
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论述了语文的终极目标——言语的表现与存在,他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欲求。卡西尔在《人论》中通过对哲学史上关于人之本性问题的追问,最终得出“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论断无疑使语言哲学面临着一个新起点,人们不得不从语言与人之为人的角度去重新考虑语言的价值。人不但通过语言符号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也通过语言符号认识自身,既然人在语言符号世界里活动,我们必须要张扬这种言语创造与表达欲望,这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论说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内涵来源。同时潘新和教授又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动机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来论说言语生命动力的内涵,语文之所以追求言语的表现是因为当代言语表达本愿的缺失,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论着眼于学生学习语文心理层面,可现实的教育模式又使学生言语欲求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另外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又为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理论提供了哲学依据,因此潘新和教授从生命的角度说言语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征,生命是言语创造的不竭动力。生命就是言语流动的长河,只要生命存在就有言语存在,生命只有在言语中才能得以表现。“人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这是语文所追求的境界,诗意不但表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更应该表现语文背后的言语人生,我们知道人从出生就经历许多痛苦与磨难,如何在苦难的本色中诗意的活着,这就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困苦中“发愤著书”,让诗意人生的言语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这是僵化的传授语文知识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我们知道人都有言语欲求的潜力,老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导,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都能达到诗意人生的言语存在的状态。可是一旦这种言语潜力遭到压抑,便有可能永远处于失语之中,言语的表现就不可能处于自由状态。如果说言语表现的失语还能忍受的话,那么言语人格不健全就成了语文教育的最大败笔。学生在言语的表现时要流露真情实感,潘新和教授提倡写“率性之文”,不要“辞章之文”,语文教育的这一思想在叶圣陶老先生那里就是“求诚”,在朱光潜先生那里就是“真诚”,因此我们应该表达健康言语的人格,不为取悦老师或读者而作文,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简言之,言语生命动力学就是人内在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冲动在适当的场域里能够自由表达,诗意地存在于言语的家园。
三、言语生命动力学的思考
(一)对以往理论的超越
潘新和教授以其开阔的视野建构起来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以极大地批判勇气向语文教育界的泰斗提出挑战:“今天我在这里“打倒”叶圣陶,希望明天你们来“打倒”潘新和。真正的学术研究正是在不断地批判中发展,多元化的理论有助于语文的横向与纵向的参照,这是在宏观上语文教育理论的深刻革命。针对于现在语文教育的工具论与应付生活说,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是缺席的,是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让学生以人的身份出场,这是一种超越。另外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打破了以往的语文理论范囿,他既不盲目崇拜又在批判中继承,他认为李海林先生和王尚文先生所提倡的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是他们却将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单一化。
(二)对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评价
潘新和教授对工具论、人文论、应付生活说、语感论、语境论、阅读论、写作论、口语交际论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例如他认为:“语文学者还从未在人本身的内在需求、言语和人的存在关系——人的言语生命意识的层面上观察语文教育的本质。”这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层次思考,由外在的语文教学技巧进入对人的心灵追问,这是语文理论的巨大突破。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巨大的缺陷,其著作中许多章节都是以写作教学方面来立论的,笔者觉得这本书还有点经验主义的味道,给人很大的思考空间。例如“从更深邃的历史层面上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类进步和知识进化的规律,学生比老师总是离“真理”更近,称“教师为平等中的首席”,既违背了真理,又缺乏历史感。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不是天经地义的,也不是靠谁来赋予的,而是靠自己争取和确立的。”教师的地位是靠自己争取的,这没有错,可我们知道“平等”体现在地位上,“首席”体现在知识储备和言语活力上。笔者承认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有知识的空白,教师的空白可能是点而学生的空白可能是片,我们能因为一个点的不足就抹杀教师其丰富的内在知识储备和人文历史感吗?笔者认为教师内在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已决定其说话的“首席者”地位,如果说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偏见,那笔者的观点也算一种偏见吧。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3]潘新和.语文:审视与前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4]潘庆玉.语文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拓海毅 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 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