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学习 也要学会“合并同类项”

  • 投稿黄奎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07次
  • 评分4
  • 87
  • 0

于卫成

“篇”的精彩,我们可以模仿;“类”的规律,我们能够学习。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在“形”与“神”的取舍上,我们常习惯着眼于细微,而忽视前后材料之间的关联。

一、善于发现异中有同

(一)在材料积累中,发现规律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阅读量只会越来越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梳理,这个过程只是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会产生影响。

以写景片段学习为例,在第一、第二学段,学生已全面接触到相关的信息,但到第四学段,同学们仍会对此感到陌生。碎片化的阅读开阔了视野,却没有让学生学会正确表达。如何才能让理论所学变成每个学生的个人体验呢?笔者曾引导学生做过这样的尝试:把每次见到的写景句子整理在一起,看看它有没有什么规律。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黄鹤楼》阎伯理)

“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巍巍中山陵》)

在这三个例子中,有一些规律性的词都出现在具体景观前头,一个是“望”、一个是“观”。

“近观、远眺”这些词都与“看”有关。能不能据此得出规律:与“看”有关的词后面描写的可能性比较大。由此再引申开来,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也可以运用与“看”有关的词引领,如在写“校园一景”时。遇到要我们用现代汉语描述景物的情况,这个方法就大派用场了,如在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们可以这么说:“远远望去,黄沙漫漫,大地莽莽。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道白烟出现在天尽头,扶摇直上。站在高处俯瞰,大河弯弯,阳光撒满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一抬眼,一轮红日,远在天边。”

在人物描写方面,我们也能找到各种规律。比如说在读到《孔乙己》时,我们看到了孔乙己身上那件标志性的“长衫”。在《变色龙》中,我们发现奥楚蔑洛夫每在紧要关头就紧裹的“新军大衣”。《范进中举》中的胡屠夫更是为新举人扯了几十回衣裳。这些相似点,为我们了解人物性格,为我们表现人物形象提供了模仿依据。

此外,写事类文章中多见“忆”字,写物类文章多见“奇”字,这都是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地方。

(二)在语言赏析时,寻找规律

为什么把语言赏析作为一个专题呢?在笔者看来,语文学习,关键就是学会对具体语言的理解。

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对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语言进行赏析。说明文体的语言赏析多谈“能不能把这个词去掉,为什么?”记叙文体的语言赏析多是谈“对修辞句的理解”和“对描写句的判定、解读”。不论是哪种类型问法,答题规律是相通的。首先是做出判断,接着对该判定做解释,然后是联系具体句子谈理解,最后说说作者借此要表达的情感。比如“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中的‘相传’能否去掉,为什么”,在答题时,笔者首先说“不能”,接着解释不能的理由:“‘相传’是‘据说’,表可能。”然后是联系具体句子谈理解:“文中是说这音乐据说是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如去掉,句子意思就变成、这音乐是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这与事实不符。”最后讲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此“四步走”,在对各种常规语言进行赏析时都可用,它最大的好处是避免学生在阅读时随意,思维缺乏针对性。

(三)在手法表现上,看到规律

比如,我们读到景物描写的片段时,在内容上多见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一水护田、两山排闼”,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中国文化多与山水、田园有关。

再读一些精彩片段,你又能在比较中看到写法上的相似,也能在阅读中联想到内容上的相关。

郭沫若在《白鹭》中写到“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以此来表现白鹭色素配合,身段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是化用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的话。在朱自清的《绿》中,我们又可看到相似的句子“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类似的写法,给人联想,给人启发。

(四)在文章分析时,要遵循规律

现在,学生学的主要是记叙文,在众多记叙文中,有写人,有写事,有写景,有状物。但不管是哪一类记叙文。学习时的基本思路是相似的。先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大意,再从手法上去看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最后把一切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语言中,尝试品味,交流赏析。

二、能够比较同中之异

(一)在教材编排上,我们要能发现同中有异

苏教版八(上)第一单元“长征”让我们看到了同一题材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九年级《雪》四人谈,编者更是借此告诉我们,对同一作品我们可以从主题方面,也可以从结构上,还可以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解读。而“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单元则引导我们对不同的文学作品,根据其文学体裁特点做特色赏析。

(二)对具体阅读材料,我们要有意识的比较异同

在《鼎湖山听泉》文中有一句话“眼不见,耳则愈灵。”同样写声音,谢大光说:“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陆定一在《老山界》中是这么说声音的“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而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中则是“你顺着小溪会突然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你会听见,一只灰雀的低鸣和一只苍头燕雀惹动枝叶的簌簌声,竟会响遍整个树林。”在别人写静中之动时,他却在表现动中之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归纳。

(于卫成 海门市树勋初中 22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