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市王淦昌中学(215531) 俞惠亭
[摘 要]高考是一件举国重视的大事,身处于高考漩涡中的高中教师们,心中难免会整天想着分数,但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又要求教师淡化分数,如此的纠结,使理论研究一度难以根植在高中教师心中。在新课改中,高中政治教师的角色转变应从思想转变、理论学习和实践支持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中政治;角色转变;应试教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22-02
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经常会发现:如果只一味地埋头教学,把所有心思都放到教材和学生上,会感觉很累,而且收获总没有预期的那样好;如果将一部分心思抽出来,放到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上,又担心会让学生的成绩掉下去。这种纠结,多少掺杂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够大气的表现,当教师一旦将所有心思集中在“教学成绩”这一因素上时,其思想、言行、一切与教学有关的点滴,就都会被禁锢在狭隘的应试教学空间中,而失去了高屋建瓴的气魄、鉴往知来的睿智与明察秋毫的犀利。随着教改的推进,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已经成为教者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明了教改的进程与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也只有研究,才会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时代气息,才会与学生、与社会紧密衔接,不至于仅仅是扯住了教改的衣尾被拖行。从应试教学者到理论研究者的转变,按常规是从思想开始的。
一、思想转变,认识研究重要性
重结果还是重过程,常成为一线教师的两难选择,重结果有一种直达目的的淋漓酣畅,重过程则需要耐心、巧思,会出现不易企及目标的难受。从教师个人内心出发,当然更享受前者。但倘若一名教师在思想上不能明白,教学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所以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快步走在相应的教改行列中的道理的话,那他的教学一定就是盲目的、短视的,甚至会是失败的。因为方向错了,愈是用功就愈是南辕北辙。在教改初期的多次培训中,说实话,我是不太赞同专家们的观点的,总能找出种种现实的理由进行反驳,而且会觉得自己更有道理:成天说研究理论,你们自己来试试,你们不就是整天研究理论的吗?真正教学起来不见得比一线教师强,要不为什么每次的培训都是专家说理论,一线教师上展示课呢?但是经过一次事实教育之后,我再也不那么认为了。
那是发生在2010年的事,与一个也是上高中政治课的同行有关,我们在此前的一次培训中认识后便经常联系,互相交流教学中的心得。我们的年龄相仿,教学也有很多的共鸣,我们从一致对专家的各种理论不屑一顾,到开始产生小分歧,到后来分歧越来越大,在2010年的时候发展成了争论。我发现他好像教得越来越轻松,在我久久才涉足的相关论坛、微博上,他踩了很多脚印,还在好几种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他有几个学生写的小论文,参加市里的比赛也获了奖,而且班里的学生学习越来越自主,到了高二基本都是自己学习、探讨,他只是在一旁保驾护航,不时答疑解惑而已。对照自己一直辛辛苦苦、前拉后推地教学,我不禁开始反思。于是我找来了他的论文,发现他与从前相比,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他的理论放到我的教学中,似乎也能行得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开始搜索并细细琢磨他所提过的每一个术语、专家名,慢慢地发现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后,小范围内也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于是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学习、运用下去。
二、理论学习,钻研应比接纳强
打开网络,发现各路专家、名师的理论比比皆是,他们的观点与论证大部分都很成熟,偶尔也能搜到一些幼稚的看法,两者的排列让我看到了科研教师的成长路径。我常常将自己放到这个路径中,判断自己的位置,然后思考前进的方向:是继续踏着万无一失的大师的脚印成长,还是另辟蹊径开创另一条路?最后我感觉,还是不要刻意给自己定路线,而是脚踏实地结合自己的政治学科教学,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总结最实在,也最自在。
在接受新理念的早期阶段,我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疯狂地从四面八方寻找各门各派的文章、视频,良莠齐看,然后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摒弃那些自我感觉不好的。接受得多了,其中难免就会有相互矛盾之处,如果自己都喜欢,都舍不得放弃,就会想办法将两者融合、衔接。例如我比较早开始学习和运用的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模式,那时是跟着别人的步骤走。后来在一个微博上,看到了转载的一组文章《呼唤“后教学模式时代”的到来》,先是认可了教育模式应该活用的观点,后来也接纳了模式令人迷失,应该“去模式”的见解,最后脱离他们的理论一想,这其实是一个进化过程。如果教师首先学习模式,在熟知了各种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尝试,联系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整合为师生皆愉悦的模式骨架,让每一堂课的教学既有设计依据,也有拓展生成,岂不是能让教师轻松、学生满足?再后来,我发现模式的改良是无止境的,因为学生具有共性,具有地域性,也具有个性,不同班级、不同届次的他们,适合的教学模式不一样,无限的改变并非平行而作,每一次的改变都有更多的积累沉淀。在经历了2009、2011、2014共三届的高三毕业班政治课教学实践之后,我居然走到了那位同行之前,再与他交流,我发现自己比他改变得更多。
三、实践支持,反思整合
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中间是要经历一个理论改造的过程的,别人家的东西,直接拿过来,即便能用也不见得顺手,为结合得天衣无缝,必须经历“实践—订正—实践—革新—实践—微调”的过程。第一次的订正是尝试性的小修改,当发现可行之后,就可以经实践后进行较大的革新,甚至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基本成型后,再实践微调,就能比较成熟地出笼了。这个过程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经历,成功的心路历程是不可复制的。
记得最初上必修一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我刚看了一个教师上另一节内容的展示课,其采用了课前小组问题研究的方法,课堂效果很好,专家点评为:“从课堂表现,可以看出老师在课前是有精心准备的,组员分工合作和问题提纲的科学设计,都让调查结果异彩纷呈,有力地支持了课堂教学。”于是我在上《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也安排了相似的分组研究准备: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的分配制度变化、经济状况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开始经验不足,虽然自认为很仔细地考虑了各个环节,可实施后还是出现了有学生不愿参加任何小组、组员间不协调以及前两小组与第三小组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距的情况。经反思之后,我总结出了一套分小组的科学方法,应用之后在分组教学中再也没有出现过以上情况。经再备课,我在另一节课上解决了不同小组研究结果有较大差距的问题,并计划以后把自己的设计都公开化、透明化,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来。
变革难免经历伤心痛苦,结果让一些老师柳暗花明,也让一些老师悲不自胜。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蜈蚣跟蛇一样没有脚,它希望能够像其他动物一样长脚,料想那样会走得更快些。蛇并不以为然,它认为自己没有脚也行走迅速。蜈蚣在得不到蛇支持的情况下,独自开始了创新,它觉得要么不长脚,要长就长最多,于是长出了二十对四十只脚。结果它走起来才发现,脚多反而成了累赘,直到今天,蜈蚣行走速度比蛇慢得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改革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从应试教学到理论研究,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展开探索,不是别人说好用的,放到自己这里就一定好用,即使那人是权威,我们应该牢记“蜈蚣长脚”带来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