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移动学习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投稿Kenn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942次
  • 评分4
  • 43
  • 0

董明月

移动学习是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作为开放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在远程学习、电子学习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综合分析目前的专家学者对移动学习的定义,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移动设备获取学习资源,进行随时随地学习的一种辅助性学习。移动学习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1.移动性。无论是远程教育还是传统课堂都无法做到随时随地的学习,即使是功能强大的远程教育还要依赖于电脑,使学习被电脑牵绊住,不能自由地学习,而移动设备具有移动性、随时性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无线网络,方便快捷,使学习者不受场所,地点等因素的影响,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2.多元性。基于Android、IOS、Window Phone不同终端的学习资源越来越多,且这些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有的需要联网,有的可以通过拷贝到移动设备中进行学习。还有很多不同的移动学习方式,比如微课、微视频等.这些都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也从来没有间断过,相信日后还会有新形式的学习资源出现。

3.交互性和及时性。由于移动终端的便携性以及无线网络的普及,解决了离开课堂后难以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问题。而利用QQ、微信、电子邮件、微博等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布置作业,收作业等,方便快捷。

4.网络性和设备性。随着当前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网络已经从2C网络发展到4G网络,网络速度大大提高,4G网络速度不逊色于无线网络。据工信部统计,截止到2014年1月底,移动通讯的用户达12.35亿,它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移动通信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移动学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个性化。不同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进度、接受程度等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自身需要,而移动学习采用适合不同学习者特点的服务,为学习者学习个性化提供了帮助。

6.碎片化。外界环境的干扰极易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学习的进程可能随时被打断,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碎片化的特点,移动学习能够充分地分配时间,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如在乘车、排队、等车中,把零碎的时间整理加以利用,这样可以把时间利用率最大化。

二、移动学习的发晨趋势

1.移动设备将走入学校带入课堂。随着移动设备的发展和普及,许多孩子已经拥有了移动设备,一些学校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把移动设备加入到教学工具的行列,近几年来许多老师和学生将移动设备带人到课堂中,并且加以有效地利用。比如,教师提出来一个简短的多选题,每个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发表自己的想法,这样在同一个时间教师得到了很多学生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可以自动收集和统计,同时把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移动学习还有很多其他在课堂上的应用。

2.在教育领域使用社群网站进行移动学习。Facebook最初的功能是建立一个连结沟通的桥梁,把网络中的各种人通过网络空间连结在一起,社群媒体是一种重要的媒介,它可以连结学生,进行讯息传递,引发学生的讨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PAD进入社群网站学习,不需要考虑在哪里,是否繁忙。

3.顺应终身学习理念,面向成人教育。移动学习所具有的各种特点非常适用于时间不灵活、集中学习的时间少并且还要忙于工作的一些成人学习者,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应用方面,能够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顺应终身学习理念。

4.移动学习基于学习地点的整合。移动学习安装增强应用程序后可以把不同的位置进行虚拟的连结,这样学习者便可以轻松地进行学习。例如,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可以借助移动设备听取博物馆中文物的历史介绍,与此同时还可以拿出手机打开博物馆发布的应用程序,通过摄像头读取展品的相关信息;比如Yelp Monocle这个应用软件,当把手机的摄像头固定地对着一个地点时,手机的屏幕上就会显示出附近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像商店、饭店、办公楼,等等。这些增强应用程序可以使人们在进行移动学习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范围,而这一应用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被广泛使用。

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相信在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青睐者,并促使移动学习走上迅猛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