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宝太
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已经有了分化,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会一如既往,而一部分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他们并非学不会英语,只是在方法上不太正确,学习的信心不足,渐渐放弃了对英语的关注,致使学习效果不断降低。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待优生”,就说明这部分学生有优化的可能,只要老师对他们多一些关注,给予正确的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待优生便可以迎头赶上。
一、了解学情,分好层次
待优生的形成有着诸多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方可对症下药。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的偏科现象,其他的学科都非常好,只有英语学不进去,就像有的老师说的就是不开窍。这种类型的学生很明显是方法不对,对英语学习从内心深处持有排斥的态度。对这样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在学习中能分一些精力给英语,便可以快速提高。有的学生是英语基础差,在小学学习英语时,没有专业的英语老师,进入中学以后,一时之间赶不上。英语教材内容多,老师在集体教学时不能照顾太多太细,致使这部分同学在学习上脱节落后。还有的学生是学习习惯不好,在学习中不够认真,书写英语单词丢三落四,组织句子时总出现语法错误,英语成绩当然提不上去。老师在接手新的班级时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并分好层次,确定待优生暂时落后的原冈,然后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分出层次,在课堂提问,作业的布置以及检测题的设置等方面都要做出细致的分别,让“待优生”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进步。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交流的兴趣,在交流中加深学习,实现巩固。
二、保护自尊,树立自信
待优生在班级里是老师作为“专制对象”的群体,他们有自尊,但是缺乏自信。尤其是英语的学习,他们有强烈的畏难情绪,当听到优秀生用英语正确流畅地表达,他们就会噤若寒蝉,不敢发声。其实英语越是不敢说,学习的效果越差。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即使发音有误,老师给予纠正即可。哪怕是最简单的失误,老师也不能有批评,要保护学生的自尊,为学生营造说英语、学英语的宽松环境。每个同学都能开口说,就可以形成良好的氛围。组织活动是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较好方式,无论学生的学习程度如何,他们对课堂活动都比较感兴趣。如课本剧的表演、对话朗读竞赛等。因为学生缺少勇气,老师可以安排集体性的活动,哪怕是对话,也是两个人的活动。如在学习人教七年级上Unit3《Is this your pencil?》时,老师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文具进行对话练习。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指名安排待优生参与。本课句式比较简单,有利于待优生更好地表现。老师更要及时发现他们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对亮点处大加鼓励,让待优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良性刺激下,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升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方法指导,形成习惯
英语学习的方法指导是促进待优生进步的“法宝”。待优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不够,所以对方法的掌握也不上心。对这部分学生的方法指导,可以实行个别辅导的方式。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加深待优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印象。在课堂教学时,老师有意识发动全体同学进行实践,及时让待优生发现运用便捷方法的效果。让待优生在方法指导下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巩固促优效果。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4《Where’s my schoolbag?》在识记单词时,老师可以给学生分析“schoolbag”是由“school”和“bag”两个短小的单词构成的,根据汉语意思很容易理解。本课出现的新单词“bookcase”也是类似的情况,同类构词方法的复合单词就可以把单词拆开识记。单词变短了,识记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老师可以安排优秀生和待优生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对基础比较差的待优生,优秀生可以帮他们从最基础的字母发音开始;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待优生,优秀生可以监督其课堂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对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优秀生可以带其一起学习进步。老师在安排互帮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避免学生之间产生矛盾。优秀生在帮助待优生的过程中,也在自我提高,全班将形成你追我赶的积极态势,班级英语的整体成绩将会大大提高。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Unit6《Do you like bananas?》时,可以安排小组之间进行对话练习,1号组员负责搭配本组成员的角色,如果有不会读的单词,1号组员要负责教读。如“hamburger,broccoli,strawberry”这几个单词比较长,2号待优生掌握不够好,需要反复朗读。经过20分钟的练习,各小组可以展示竞赛。待优生在小组荣誉面前也会表现得很认真,实现合作共赢。初中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在英语学习中暂时落后的学生并非智力问题,只是在英语学习中有了一些障碍。英语成绩不高不外乎基础差、方法不对、习惯不好等原因。老师要针对待优生的落后原因,找到障碍所在,发动所有的力量帮其排除障碍,就可以让“待优生”变成“优秀生”。
(作者单位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