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的对比

  • 投稿百科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702次
  • 评分4
  • 84
  • 0

古丽妮尕尔·艾海提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摘要:亲属称谓词语的使用规则体现着一个民族语言的特征,不同民族语言里亲属称谓系统的使用规则和使用范围都是有一定区别的。亲属称谓系统与该民族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汉、日、维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来找出这三种语言亲属称谓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三种语言文化之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日、维语亲属称谓的表达有很多相同之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汉语;日语;维吾尔语;亲属称谓;对比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59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27—03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古丽妮尕尔·艾海提(1974— ),女,新疆阿克苏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日本近代文学,语言学。

亲属称谓语指的是表示亲属关系的词语。每个民族都有相同的亲属关系,但是,不同民族语言里亲属称谓系统的使用规则和使用范围是有一定区别的。亲属称谓系统与该民族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亲属称谓词语的使用规则同时体现着该民族语言的特征。

尽管汉语和日语都有汉字,而且有悠长的语言交流,但是在语言结构上却大不相同。维吾尔语在语言结构上与日本语有很多相同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语言环境中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系统进行对比来了解汉、日、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在口语表达上的相同和相异之处,从而进一步了解这三个民族文化之差别。

一、 汉、日、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的口语表达形式(见表1)

二、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的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汉语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体现在父系和母系之分上。而日语亲属称谓则单纯得多,日语的亲属称谓没有父系和母系区分,父亲和母亲的兄弟姐妹统一称谓。与汉语的亲属称谓相比,日语的亲属称谓缺乏具体描写,而且日语的亲属称谓到了孙辈不仅没有父亲、母亲之分,就连性别的区别也没有了。

维语的亲属称谓也没有父系和母系的区分。父亲和母亲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使用同一称谓。维语的亲属称谓的生成结构跟日语大体上是相同的,无长幼和父、母系之分。如需强调时,也用具体的代名词来具体描写。例如:qong tagam,qong tagamning ayali,hammamning yoldixi等。

汉语的亲属称谓以专称为主。相比之下,维语的亲属称谓缺乏专称,缺乏具体描写。如需具体描写时,用特定的词语做定语来修饰,这主要在配偶方的亲属称谓里表现得最明显。例如: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大姑子、小姑子、大伯子、小叔子、大姨子、小姨子等在维语里没有男方、女方的区别。这一点日语和维语是相同的。在维语里配偶方的亲属用“qéyin”这一词来修饰。如:qéyin ana,qéyin ata,qéyin acha,qéyin aqa,qéyin ini,qéyin singil。在日语里,有时用“義理(ぎり)”这一词做定语来称谓配偶方的亲属。但在实际口语表达时,尤其是面称时一般不用“義理(ぎり)”这一修饰语。所以,自家人和配偶方的家人的面称是相同的。在日语里表示自己兄弟姐妹的“兄(あに)、弟(おとうと)、姉(あね)、妹(いもうと)”等词语还可用于表示“姐夫、妹夫、嫂嫂、弟媳”。在配偶方的面称这方面维吾尔语也与日语相同。

此外,汉语中的外甥女、外甥、侄子、侄女在维语里用“jiyen”这一词来表达。例如:jiyen oghul,jiyen qiz。但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用“aka(ini)ning ogli(kizi)”“aqa(sigil)ning ogli(kizi)”来具体描写的方法更为多见。在维语里很多亲属关系没有专称,只用具体的词语来达到这一目的。

三、日语亲属称谓词语的特殊用法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日语亲属称谓书写时使用汉字。古代日本民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日本民族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同时引进了很多汉字和汉语单词。对于亲属称谓语对比表中的汉字,有些亲属关系我们一看就能看出亲属关系,但有时却看不出其亲属关系。因为日语里所用的汉字和汉语中的汉字是不一样的。这些亲属称谓在口语里听不出年幼之分、父系母系之分、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后代的性别之分,连孙辈的性别也听不出来。讲话者如需强调时,就用具体的词语来具体描写。如用该人所住的地名或该人的名字做定语来达到具体描写的目的。例如:“東京のおじさん”“横浜のおばさん”“太郎おじさん”,等等。

单从亲属称谓类别来看,日语比汉语单纯得多。维语与日语有很多相同之处,也较单纯。但在实际使用时,日语有自己复杂的一面,这是因为同一个亲属称谓,日语有内外的使用区别。在日语里,从亲属称谓内部的互称、对他人亲属的称呼、对他人提及自己亲属时的称呼这三个方面进行明确的区分。例如:

(一)亲属内部互称:おじいさん、おばあさん、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兄さん、お姉さん等。(二)对他人亲属的称呼:おじいさん、おばあさん、お父さん、お母さん、お兄さん、お姉さん等。(三)对他人提及自己亲属时的称呼:ちち、はは、そふ、そぼ、あに、あね等。这种表达方式表明日语对亲属称谓的重视体现在内外有别上。在这方面,汉语和维语是相同的,没有内外之分,都用人称代词做定语来确定称谓的所属。例如:

汉语:我妈,我爸,他的哥哥,你的弟弟。

维吾尔语:mining apam,sining dadang,uning akisi,sining ining。

四、从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看汉、日、维吾尔三个民族的文化差异

从上述对比就能看出从最表层结构上看,日语和维吾尔语有很多相同点,都无父、母系之别。比起汉语,日语和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较为单纯。汉语的亲属称谓有父、母系之别,而且很多亲属关系很具体,基本上都有专称。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汉语的亲属称谓复杂,而且数量很多等特点可以看出汉文化重视大家族的文化。黄志福也指出: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个家庭越强大,人丁越兴旺,这个家庭越繁荣昌盛;相反,家庭弱小,人丁稀少,是一个家庭衰败的标志。[1]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是,汉语亲属称谓复杂、数量多这一特点的文化背景是,在汉文化里历史悠久的“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的存在。

众所周知,日本民族从中国吸收了很多的文化,在亲属称谓方面也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民族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所以在亲属称谓方面日语的亲属称谓系统与西方的亲属称谓有相似之处。关于这一点,程放明也论述过。[2]从现代日语的亲属称谓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不像中国文化那样重视大家族,崇尚大家庭的价值观。虽然日本社会是女性的社会参与率很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的社会,但在亲属称谓中看不出有“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

在亲属称谓系统上,维吾尔语与日语有很多相同之处。维吾尔语无父、母系之别,亲属称谓词很单纯,缺乏具体描写,缺乏专称。从这点可以看出维语亲属称谓不接近于汉语亲属称谓,而接近于日语的亲属称谓。从维吾尔语亲属称谓可以看出,维吾尔语不像汉语那样重视大家族,崇尚大家庭,不能看出像汉文化里那样有“重男轻女”的社会现象,也没有像日语那样内外有别的特征。沙吾提·帕万指出:维吾尔社会在社会性质、孕育观念、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女性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同和或接近于汉民族。[3]但笔者认为沙吾提·帕万的这一论点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是与日语有相似之处,而日语吸收了西方文化之后就与英语的亲属称谓有了相同之处。为什么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不接近于汉语亲属称谓而接近于日语或英语的亲属称谓,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问题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五、结束语

在亲属称谓系统里,汉语是最复杂的,汉语的亲属称谓比日语和维吾尔语复杂得多。汉语的亲属称谓与日语和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有很多不同点,日语和维吾尔语有很多共同点:都无父、母系之别,比起汉语,日语和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较为单纯。称谓配偶方的亲属时用面称和叙称是汉、日、维吾尔语的共同特点。在日语里,亲属内部互称、对他人亲属的称呼、对他人提及自己亲属时的称呼是不同的,而汉语和维吾尔语里都没有这种表达,在这一点上,汉语和维吾尔语是相同的。

由于研究缺乏和时间所限,本文只对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的最表层的和最常用的口语表达形式进行了对比,并找出了一些相同和相异之处,希望以后能对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了解汉、日、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系统的伦理观念及风俗习惯的特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志福.中、英、日亲属称谓词及其文化差异研究[J].韶关大学学报,2000(5).

[2]程放明.现代社会语言环境中汉日语亲属称谓的对照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1).

[3]沙吾提·帕万.试论亲属称谓之“文化差异”——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孙岿.试论维吾尔族亲属称谓的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

[5]宋小英.浅析影响维吾尔语亲属称谓的因素[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