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人力资源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探索

  • 投稿姚泽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46次
  • 评分4
  • 30
  • 0

——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

郑振华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本文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的研究成果。

摘要:如何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是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在探索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岗位技能证书和行业培训证书、构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建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依托行业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建设基础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是劳动人事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高职生,至今已有毕业生1000余人,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该专业2006年该专业被批准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成为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目前拥有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名,科研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辐射能力强。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高职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200所高职示范校和骨干校唯一重点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充分利用学院隶属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行业优势,尤其是骨干校建设三年期间,在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毕业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将专业做优做强,已逐渐形成专业品牌和特色,在北京乃至全国同类专业院校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1.探索理事会主导下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该专业很早就成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切实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学院与行业、企业三方共建,形成由学院主导、行业指导、企业积极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系级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包括北京市人才中心、启人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企业机构,除此之外,还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为了保障“三元”主体合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章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系级理事会章程工作规程》,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予以规定,对合作的运行过程予以规范,构建了校企联动运行的五个机制,包括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有力的组织平台保障机制,搭建双向互动的合作机制,构建共享资源的流动机制,引入多元的评价监督机制,全方位全过程展开合作。

2.创新岗位技能证书和行业培训证书,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建设

通过调查发现,各类组织人力资源职业资格取证比例较低,该行业缺乏有效的行业准入资格标准,并无权威统一的人力资源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更新性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待于推广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考虑的是普适性,并不针对具体的岗位,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新兴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又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因此,联合行业和企业,推出针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职介/人才机构岗前培训证书和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技能操作证书,为高职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建立通道。一方面将企业标准引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结合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提供借鉴,并推广该证书,推动行业和岗位技能标准的建立,引导其他院校的专业建设。

3.基于岗位要求和能力本位,构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

该专业基于岗位要求和能力本位,设计“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在“两大素养”双轮驱动基础上发展专业技能,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技能、专业群共享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技能课程)。

人文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等课程。职业素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心理素质等,包括心理健康、职业指导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其中职业指导课程是贯穿三年学习的课程。

专业基础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学习必备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基础知识;专业群共享技能课程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群共享的通用课程,如劳动法理论与实务、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综合训练、组织行为综合训练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为按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工作的六大模块切分设置的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训练、招聘与测评、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综合训练、员工关系管理;专业方向技能课程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的支撑课程,如人力资源信息分析、人事档案管理等;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为毕业实习和毕业综合作业,锻炼学生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职业拓展课程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采用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双带头人引领、双向双师化,建立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了由学校和企业两方组成的双带头人制度,不断跟踪专业发展前沿和企业实践动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领专业发展。该专业已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由专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素质优良,双师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同时,实行双向双师化,弥补专兼职教师的劣势。一方面,专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大力落实学校的“企业实践券”制度,要求专任教师每年不低于1个月的企业实践,并由学校出资对教师企业实践予以补助,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虽然已将企业实践专家通过引进课堂教授专业课、担任职业指导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等多种形式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由于企业兼职教师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由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教学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

此外,还加大鼓励和重点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教育教学培训、学术交流会议、学历进修等力度,所有专任教师均接受过出国教育培训,拓展了教师的国际视野,促进了教师的学术成长,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5.依托行业优势统筹建设“双线互动三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探索“人力资源工作站”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行业隶属优势,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统筹建成“双线互动、三位一体”校内实训基地,实现硬件和软件环境的仿真化、职业化、开放化,实现实训环境与工作场景的零对接,教学软件与业务软件的零对接,实训室文化氛围与企业文化氛围零对接,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零对接。在已建成先进、完备的硬件环境基础上,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以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为重点,不断拓展实训室的社会服务功能,如承担参观考察、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在职培训、企业真实业务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等功能。同时,以“启人网”为依托,在校内实训基地探索合作建立“启人工作室”,建设三元主体合作的实体平台,真正实现引企入校,建设“校中厂”,开展生产性实训,充分发挥其实习实训、企业实践、业务开展、员工培训、项目合作等多功能的特点。

结合首都人力资源行业企业的需求,联合4家重点单位进行合作建设了了“嵌入式”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了“厂中校”。“人力资源工作站”围绕着满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行业企业的双重需求设计,可以作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基地,行业企业的“智库”基地,服务于行业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业务资料基地,校内实训教学平台的校外扩展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基地,教师课程教学资源的素材基地,较好地满足了学院教师实践与学生实训实习的需要。

三、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是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关键

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于依托行业优势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仍然是该专业目前乃至未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行业指导性不够,企业参与度不高。建议下一步从宏观层面上国家加强相应的教育立法,一方面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制度规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可采取鼓励性措施如税费优惠等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从微观上来说,学校方面应积极寻求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合作的利益平衡点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稳定机制。

2.工学结合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难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体现除了学生在校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外,学生还应较早地在真实的岗位和环境中进行工作,但目前“工”的体现更多是在学生毕业前夕的顶岗实习环节,已经为时过晚。德国的“双元制”可以说是工学结合方面值得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包括很多文科类专业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面临种种难题,企业能提供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较少,现在一个班的学生40余人,很难批量集中进行企业实践,在正常的教学安排和学生安全管理、企业日常的运行管理等方面也存在种种困难。

3.权威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双证书”顺利推行的首要因素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完善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职业院校合格毕业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办法。”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专业对口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偏重理论,知识过时,实际操作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且没有行业的准入制度。对报名条件还有严格规定,要求具有工作经验,考试的通过率并不高。此外,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还可以报考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相关岗位培训证书,但证书的权威性、普及率、认可度不高。鉴于目前职业资格证书存在的种种问题,也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岗位技能证书和行业培训证书,力图推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体系的建设,但需要推广和认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丁雯.论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J].科教文汇,2007(11):65

[2]李琦.实践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