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SQA HND项目为例
龚荣秀 厦门大学国际学院
摘要:酒店管理作为SQA HND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专业之一,在国内留学市场上日益受到学生的青睐。尽管在教学方面中方教师有现成的一套教学体系可供使用,但由于我国在酒店高等教育方面与英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出国后在适应国外教学环境上还有一定的障碍。本文在探讨中英两国在酒店高等教育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两国在本专业合作办学方面有效衔接的途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国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酒店高等教育 国际合作办学 衔接 S QA HND项目
国际合作办学已成为21世纪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在众多的合作办学项目中,由苏格兰学历委员会(SQA)颁布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以其完善的课程体系、严格的质量保障、学术与职业相结合的课程特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虽然在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材使用、学生考核等方面中方酒店管理教师都有现成的资料可供遵循使用,但由于中英两国所处的教育环境存在差异,中方的教学效果与英国方面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而增加了学生出国之后融入该专业学习的难度。本文在探讨中英两国在酒店高等教育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两国在本专业合作办学方面有效衔接的途径,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国酒店管理专业的学习。
一、SQA HND项目简介
SQA HND是在英国苏格兰政府和英国文化委员会(BC)的支持下,经中国驻英使馆教育处认证,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共同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引入中国并交由相关院校具体承办。项目学生在国内全日制学习三年,第一年为国际预科课程,强化英语;第二、三年为SQA HND项目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和所学专业的职业资格。中国学生在国内获得该文凭后,达到国外大学要求,可以进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多所大学留学续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成套使用英国课程体系及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授课,并按相应的考试标准考核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现阶段,全国有包括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在内的8个院校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已向国外输送了数以千计的该专业留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出国后面临痛苦的磨合期,因此如何更为有效地实现合作办学的无缝对接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二、中英酒店高等教育差异分析
在现有的项目框架体制下,中方酒店管理教师虽有现成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学材料、学生考核试题等资料可供遵循使用,但由于中英两国所处的教育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双方在酒店高等教育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实践环节
英国酒店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实践,强调教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学生不仅需要到酒店进行参观访问,还需要在酒店的相关部门开展长期的实践,并通过相应的测试、报告、论文等考核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相应的能力。
为了进行相应的考核,中方教师会安排相应的参观实习,但在实习时间的长短方面由于受到课时安排的影响,往往很难展开长期的实习,因此学生的实践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实践操作能力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办学条件
为了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英国的院校在校内一般都设有实习饭店或全真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切身体验并动手操作,真正掌握所学技能。但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缺少相关建设资金,不少承办院校的设施设备都比较简陋,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实习基地,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操作练习机会,导致学习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3.能力培养
按照SQA的项目要求,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外,还必须在结合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不搞一言堂,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当与教师观点相左时,通过辩论、修正、补充等进一步深化对相应知识点的认识,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 撰写有独特见解的研究报告。
但是在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下,国内院校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由老师以单向授课的方式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此外,教师的授课内容侧重于专业知识,而忽视对学生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适应性、创造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进而影响其全面地融入国外全新的学习生活。
4.师资构成
英国酒店管理院校的教师队伍中,专职教师较少, 多聘请兼职教师、客座教授,且相关教师一般都有在实际部门工作的经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深刻的体会与研究。除了担任课堂的教学外,专职教师也在实业部门、管理部门兼职,承担项目研究,提供咨询任务,通过与行业前沿的紧密接触将最新的信息带进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观国内合作办学的院校师资,虽然不少教师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有一定的从业经验,但往往时间不长,经验有限,资历较浅,同时与业界的联系较为松散,对行业的发展实际情况与前沿趋势把握不到位,缺乏生动贴切的教学案例与题材,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
三、有效衔接的途径探讨
正是基于上述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即便勉强通过了SQA酒店管理相关课程的考核,其出国后在学习生活中往往要花费较大的力气才能逐渐适应国外的教育模式。因此,笔者认为探索出中英酒店管理专业合作办学有效衔接的途径有其必要性。
1.明确办学出发点
英国酒店管理专业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办以来,其教学目的与内容就表现出高度的职业化,非常注重实践和操作,“以终为始”,以就业和职业能力为教育出发点,将实践学习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对于大多数HND项目承办院校而言,其关注点更多地是放在学生能否顺利出国,而较少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否在该领域找到相关就业出路,而这些恰恰是设置该专业最为核心重要的实质所在。因此,作为承办院校,首先应该明确办学出发点,以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大对相关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建立对接的实习基地或模拟实验室。在课程安排上,根据课程实践需要,灵活安排课程,集中授课,以便腾出更多集中的时间开展长期实习。例如厦门大学开展的三学期制,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集中授课,学生利用第三学期进行实习。通过教学实习的结合,夯实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2.注重双方教师的交流合作
首先,引进外方的资深专业教师,中长期担任某些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方教师通过旁听学习,掌握并加深对包括讲座、讨论会和研讨、小组和个人辅导、实验室实践、现场表演、案例分析、田野研究、职业实习、小组学习、独立研究和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理解,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此外,双方教师还可以就每门专业课程, 采取共同备课制,通过共同备课, 让中方教师了解国际动态与国际先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提升教师开展国际化教学的能力。
其次,中方教师可以通过到国外旅行、任教、进修、参加国外会议或专业会议和讨论,进行国际性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文章,与国外研究者承担联合研究项目、联合发表文章或出版教材书籍等,参与国际咨询等实现国际化,以较高的眼界层次开展教学,无疑有助于教学质量与外方要求的无缝接轨。
3.加强与业界的联系
承办院校可以依托酒店办学,建立校企合作的教育机制。作为国内第一个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与万豪酒店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协议包括从2007年4月开始,学校从每年的入学新生中,选择组建以“万豪班”冠名的饭店管理、财务管理和烹饪专业本、专科教学班。学校将根据自身教学计划,提前制订万豪集团承担课程的计划和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组织与管理。万豪集团则制定相关部门的年度实践培训安排供给学校参考(如前厅、客房、餐饮及烹饪)。万豪集团的专业管理人员也将成为学校的客座讲师,教授专业理念及实践操作知识。为学生们开设企业文化,人才需求,企业发展规划,及具有现代酒店培训特色的实践教学课程。在实习合作方面,酒店定期安排专科学生见习参观和交流,为本科学生提供酒店服务和管理的体验见习。在举办大型国际活动或者宴会期间,长期为学生们提供实践的机会。
通过加强与业界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加接近酒店行业的前沿动态,将实践所见所闻带回课堂,思考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答案的热情,带着解决问题的信念通过查找大量的相关资料,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就方案内容接受同学和老师的答辩。如此反复,通过多次的训练,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辩证思维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安排HND项目中的专业课程外,可适当增加一些体能训练课程,以满足酒店行业中需要长时间站立及三班倒等需要较好身体素质的要求,并适当调节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
此外,由于该项目的学生生源多数来自于富裕家庭,在心理上容易表现出强烈的优越感、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主动去适应别人等特征,因此往往较难适应国外的全新学习环境。因此,承办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自如地适应新环境, 摆正自身位置,顺利地融入异国他乡的教育环境。
总之,由于中方在酒店高等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办学条件、能力培养、师资构成等方面与英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尽管照搬了SQA HND的整套教学系统,学生仍无法较为轻松顺利地融入全新的学习环境。相关项目承办院校可以通过明确办学出发点、注重双方教师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业界的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等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的无缝接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雁.中外旅游高等教育差异比较[J].旅游学刊,1998(12)
[2]彭青,谢旭东,陈露悬.改革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提升旅游高等教育水平[J].旅游学刊,2003(S1)
[3]沈少剑.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魏洁文,吴俊.国外高等旅游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借鉴[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5]佟婷.国外旅游高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科协论坛,2010(5)
作者简介
龚荣秀,厦门大学国际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厦门,3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