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市王浩小学(226145) 殷 君
一位好的教师,就像一位出色的乐团指挥家,在指挥家的手臂挥舞下,人们欣赏到的是跌宕起伏、音韵合谐的恢宏乐曲。同样,一堂灵动的课堂,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工作中,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极其重要。本文结合教师的工作实践,让学生动起来,打造充满灵气的活跃而高效的课堂。
一、课堂热身,激活言语兴趣
课堂热身,是指在上课之初的五分钟,教师采用多元化策略,带领学生做一些和英语学习相关的热身活动,借此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调动学生英语表达的愿望。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孩子来说,这样的措施可以促使语言表达中枢尽快活跃起来,以进入英语学习情境。比如,猜谜、对话、听歌、集体听指令做动作等活动都可以随机性地被选择运用到课堂导入环节。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第二单元B部分关于小动物的单词时,教师选择了一段情景表演对话游戏作为课前热身活动。首先教师准备好了小鱼、青蛙、小鸟、小猪等的头饰,在课前发放给学生,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韵文:“Teacher, teacher, what do you see?”在教师的引领下,师生开始用明快的节奏来朗读韵文:
S:Teacher, teacher, what do you see?
T:I see a bird singing in the tree.
S:Bird, bird, what do you see?
Bird:...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韵文朗读进入课堂,思想自然而然地进入老师为他们设计的美好的动物王国。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一一展示要学习的单词词汇,学生始终展现出好奇和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显然,课堂热身活动是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在小学学段里打造灵动的英语课堂,离不了精彩的课堂热身活动。
二、多元导学,引入灵动之源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课堂的目标在于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积累一些基本的英语语言学习方法,抓住孩子语言学习的活跃期和敏感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可见,小学英语课堂要适应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体会语言的功用,积累语言表达的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调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课中引入说唱玩演等动手动脑的活动。通过板书简笔画等方式给学生展示相关信息,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1.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教本有法,但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外语课堂,教师要敢于借鉴外来文化和国外的教育教学方式,打破上千年来中国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静坐思考的固定模式,让课堂动起来。
三年级是学生初步接触英语课的启蒙学段,所以教材编辑主要选择了一些韵文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背着头饰和吉他走进课堂。首先,老师让大家戴好自己做的头饰,然后开始询问:“你戴的是什么头饰?”学生兴味盎然地介绍了自己戴着的是什么。然后老师开始拨动吉他,简单地击打着节奏,学生们或和着节奏拍手,或轻轻摇晃,似乎大家上的是一场音乐欣赏课抑或舞蹈课。随着节奏和学生的反应,老师开始用说唱的形式演绎韵文,并相机用多媒体出示韵文。学生一开始跟着老师在手舞足蹈中读记,老师又从下面请出几位学生,有“公鸡”,有“兔子”,还有“老爷爷”,然后让这些角色在音乐节奏中轮流表演动作,有节奏地说出相关韵文。这堂课,学生很快乐,记得的单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是维系课堂的原动力,学生所有的思维灵感都源于轻松的环境。
2.运用多种教学技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语言教学,不同于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科目的教学。语言的抽象和琐碎,决定了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教学技能,能写会画,能说会道,能歌善舞。具体来说,教师要有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在笑声中静思知识的真谛;要有娴熟的板书技巧,让学生在直观的图文中领悟词汇的内涵;要有变通的思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认知真理的奥妙;还要有表演的才华,让学生在欣赏中领略演讲的激情和诵读的动人。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技能,开拓学生的多元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精巧结课,余音绕梁
一堂课的结束,其实仅仅是学习的开始,善教者要把课堂当做一个引子,因为真正的学习其实在生活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在课堂结尾处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在生活中应用语言的意识,鼓励学生收集自己身边的英语材料,多做阅读,积累课外知识,体会英语语言在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善于在课堂结尾处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让他们着迷于英语课堂。在结课环节,教师要用“Well done”“Wonderful”等赞美性的开头语,来引起课堂结语,满足学生渴望得到欣赏的心理需求,并对下节英语课产生期待。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准确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准备一些小贴饰作为奖励,奖给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或进步明显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手段,激发学生的信心,使其投入学习中。
(特约编辑 熊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