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陈燕娜
摘要:文章将一份完整的英语模拟试题卷及对应的学生成绩作为分析对象,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描述统计,做出直方图,并对得到的数据和图形进行分析,形成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语;试卷分析;难度;区分度;试题解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30-02
一、试题概况
试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英语课程标准五级要求,遵循英语课程改革的思想,体现了“英语这门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此卷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材料进行测试,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对话、语法、词汇的掌握和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准确程度;主观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步骤一:用Excel进行学生成绩的初级统计,可以初步了解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平均分约91.28分,最高分112.5分,最低分83.5分,本次考试要求72分及格,及格率100%,71分(含)以下百分比和72~81分(含)百分比都为0.00%,82~91分(含)百分比为66.67%,92~101分(含)百分比为20.00%,102分(含)以上百分比为13.33%。由此可知,学生成绩的及格率较高,多数学生的分数分布在82~91分这个区间,其次是92~101分这个区间,102分以上的学生占13.33%,81分以下的学生人数为零。
步骤二:通过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描述统计,得到三个最常见的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即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里分别为 91.3(分)、89.5(分)88.5(分)。中位数就是指位于一组数据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值。从而得知本次测试中,这三者较为接近,中位数与众数略低于平均数,从侧面反映出这次考试得高分的学生不多。
步骤三:做出直方图。根据学生成绩的最大值112.5分与最小值83.5分,确定一个区间[80.6,112.6],这个区间能覆盖[83.5,112.5]。然后确定组距,将区间[80.6,112.6]等分为9个小区间,即组距△=(112.6-80.6)/8=4。各小区间的端点从左至右依次为:80.6 84.6 88.6 92.6;96.6;100.6;104.6 108.6 112.6;其对应频率为0 7 13 11 7 1 3 1 2;最后利用直方图工具,做出直方图,如图1所示:
根据直方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测试成绩呈正偏态分布,说明试题有利于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别开,但不利于将中等程度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区别开。
步骤四:积差相关系数。此卷由听力(25分)、单项填空(15分)、完形填空(25分)、阅读理解(40分)、写作(15分)五项组成。笔者根据学生的总分与各个项目的得分,通过Excel进行积差相关系数的计算,并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得出各个项目的区分度。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相关程度,绝对值越大,相关程度越高,绝对值越小,相关程度越低。积差相关的公式为:
桂诗春、宁春岩提到了Connolly& Sluckin提出的一个判断相关系数的程度的表,从中得知0.90-1.00:相关性很高,关系十分密切;0.70-0.90:相关性高,关系明显;0.40-0.70:相关性中等,有实质性关系;0.20-0.40:相关性低,有某种关系,但较小;0.20-低于0.20:相关性甚微,关系甚小,可置之不顾。
用Excel可以计算出每项题目的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听力相关系数为0.833358382,单项相关系数为0.487178771,完形相关系数为0.368959837,阅读相关系数为0.763059738,写作相关系数为0.84379431。
由此可得,听力、阅读理解、写作的得分与总分相关性高,关系明显;单项填空的得分与总分相关性中等,有实质性关系;完形填空的得分与总分相关性低。
步骤五:显著性检验。算出相关系数后还不能马上下结论,只有对该数据进行显著性检验才能判定这类题目是否有良好的区分度。当样本容量<50时,应该用 t 检验来进行显著性检验,其计算公式为:
利用该公式在Excel中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听力t值9.886683108,单项t值3.658120416,完形t值2.603091702,阅读t值7.741762098,写作t值10.31017793。
45的样本容量,自由度为43, t值表只显示出自由度为40或50的临界值,分别为2.704和2.678,从而判断出自由度43的临界值t(0.01)介于2.704~2.678之间。经比较得出,完形没有良好的区分度,其他题型都有良好的区分度。
根据学生各类题目的平均得分可以计算出每类题目的难度,用P表示。一般认为题目的难度水平在0.40~0.70 之间较为适宜,以P=0.50 最适当。判断难易程度的标准为:“易”(P≥0.8)、“较易”(0.79≥P≥0.6)、“一般”(0.59≥P≥0.3)、“难”(0.29≥P)。
此卷中,听力平均分15.56分,难度系数0.62,较易;单项平均分13.27分,难度系数0.88,易;完形平均分20.04分,难度系数0.80,易;阅读平均分33.24分,难度系数0.83,易;写作平均分9.91分,难度系数0.61,较易;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75,属于较易水平。
二、试题解析
1.听力部分。此卷听力测试分为A、B、C三部分,听力材料紧扣课程标准的24项日常交际话题,下面以“话题(题号;分值)”的格式来呈现。天气(3; 1);人物(15&18&23;3);爱好(6&19; 2);数字(2&21; 2);交通工具(9; 1);时间(10&11; 2);推断(4&5&7&13&16&20; 6);活动(1&2&12; 3);地点(8&14&17&22; 4);物品(24; 1)。
听力三个部分的总体难度系数约为0.6,学生失分较多的是A、B部分的推断题及C部分。由于推断题对耳朵与大脑的配合度要求相对较高,稍一分散注意力就会引起推断失误。而听力C部分属于任务型听力试题,满分5分,内容涉及地点、时间、人物介绍、活动安排等,信息量较大,学生的得分率较低,平均得分为1.62分。
2.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体现了语法服务于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几乎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考虑语境来解题。这一部分以考察实词为主,从表1可以看出单项选择的侧重点。
总体看来,此卷的单项选择题较为简单,学生平均分达13分以上,说明学生对单项选择的掌握较为理想。
3.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着重测试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判断性综合运用能力。从整体上来看,此卷完形填空题目偏易,因而完形的平均分较高。笔者认为,考察内容对得分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得分的高低又能反应出学生对该内容的掌握情况。完形填空题A部分的考察内容以项目(题号;分值)的形式呈现:名词(41&48&52;3);动词(42&51&55;3);副词(49;1);形容词(43&50;2);代词(45&47&54;3);介词(44;1);连词(53;1)。
由于之前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其结果表明完形填空没有良好的区分度,从而说明它的得分对学生总成绩的影响不大,对完形填空的题型分析在此不再赘述。但完形填空的高得分率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学生对该试卷考察到的语法结构掌握情况较好。笔者认为,这一结果具有偶然性,想要了解班级学生的真实水平,还要通过综合分析其他考试中完型填空部分的情况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4.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注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近年来,阅读素材趋向多样化,出现了篇章、对话、广告、图表等形式。A部分的A篇体裁属于议论文,题材是名人传记;B篇体裁属于记叙文,题材是名人轶事;C篇体裁属于应用文,题材是招聘信息;D篇体裁属于说明文,题材是环境保护;B部分体裁属于说明文,题材是假日活动。
此卷的阅读理解A部分是四篇短文,具备了近年来中学阅读理解的特质,在选材和题目设计上都较好地兼顾了不同程度的考生,包括细节理解题(共18分,占60.00%)、推断题(共8分,占26.67%)、主旨大意题(共4分,占13.33%),布局较为合理。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善于运用英语知识了解上下文中的事实,运用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进行推理、判断。此卷阅读理解总分为40分,学生的平均得分约为33.24分,说明学生能较好地应对中档偏下难度的考察点。显著性检验t值约为7.74,可见区分度良好,说明阅读理解的得分对学生总分的影响较大。
5.写作。写作是最能全面体现学生英语水平的一个测试项目,也是考察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此卷的作文属于提示性语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全面考虑,立意选材,发挥合理想象。写作部分满分15分,学生在该项题目的平均得分约为10.31分,难度系数约为0.61,t值约为9.19,可见该项题目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高,关系明显。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整个试卷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结合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及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试卷难度合理,区分度较高,适合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考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这对教师们今后命题的启示是:必须坚持“既考知识输入又考能力输出,既考深入理解又考综合应用”的原则,并重视试卷分析,提高考试信度,使考试能真正反映教学质量,反映学生对英语的运用和掌握程度,同时也为高一级中学选拔人才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