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中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4
  • 阅读量207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植根于译者培训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译文的目的和预期功能是翻译活动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主张翻译教学实行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型。本文回顾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出在翻译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目的论


  一、引言


  在我国,目前有很多外语院校承担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任务。这些院校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翻译课,培养目标是让学生较好地掌握翻译技能,切实提高翻译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各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翻译工作,从而满足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中国对高水平翻译人才的需求。然而,当下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距离达到这一目标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依旧占主导地位。常见的教学流程为:教师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讲授翻译技巧,然后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熟悉所学的技巧并对学生的译文进行纠错式地点评,最后提供一篇参考译文。这种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脱离了真实的翻译情境,使学生难以建立对翻译的正确认识,仍将翻译视为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学生的视野因此局限在微观层面。此外,传统的翻译教学中译文评价多采用“信达雅”或“忠实、通顺”等泛泛的标准,往往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翻译水平也很难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改革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植根于翻译教学与实践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有很大的启示,本文从该理论入手,探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有效途径。


  二、理论概述


  1971年,德国学者莱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譯功能论,并将译文是否实现其在特定翻译情境下的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建立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雏形。此后,莱斯的学生弗米尔发展了这一学说,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目的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应当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来决定。弗米尔还指出,译者若想达到翻译行为的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交际需要,从而使译文能被译入语读者理解并接受。20世纪90年代初,德国翻译研究界的领袖人物诺德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一书中全面介绍了功能学派的翻译理论,同时提出“功能加忠诚”理论,这里的忠诚是强调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的环境及读者负责,其目的是为解决翻译中的激进功能主义问题,防止译者为所欲为。诺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着眼于译者培训,其核心概念包括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与层次化,诺德认为这三方面是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译者培训最具应用价值的部分。


  与传统的等值观相比,功能派翻译理论注重的不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强调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译者应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各语境因素来决定最佳的翻译方法或策略。该理论打破了传统上直译与意译的二元对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英语专业的笔译教学也可从中得到不少启示。


  三、功能派翻译理论对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


  (一)纠正学生对翻译的错误认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传统的翻译教学往往以单词、句子或段落的翻译为例讲解具体的翻译技巧,忽视了除语言层面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翻译产生的影响,这导致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对翻译缺乏正确的认识,仍持有“懂外语就能做翻译”的观点,将翻译简单地理解为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将翻译课当作技能训练课,认为只要掌握了一系列翻译技巧将来就可以胜任翻译工作。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行为,这要求译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及由此产生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去认识翻译行为,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概况和英美社会与文化,探讨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帮助学生了解译者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受传统翻译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将翻译视作一种孤立的行为,认为翻译的目的就是得到译文成果。由于课堂教学很少提供翻译职业的相关信息,很多有意从事翻译工作的毕业生对翻译这门职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译者的职业素质和角色定位了解不足,导致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之间得不到很好的衔接。


  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是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这个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包括翻译的发起人、委托人、译者、原作者、译文读者等等,译者是为帮助实现整个活动的目标而翻译,在其中起到桥梁的作用,要做到双向负责,既要忠诚于原作者,又要对翻译委托人和译文读者负责。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与职业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努力拓宽知识面,通过翻译工作坊等练习形式锻炼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翻译课堂上,教师布置的练习大多脱离交际环境,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局限在对词句或语法结构的推敲上面,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功能派翻译理论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认为翻译的过程是首先明确译文的预期功能,然后对原文进行分析,最后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根据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按照这一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情境,充当翻译发起人和委托人,学生的角色则转变为译者,教师为学生提供翻译纲要。“翻译纲要”是指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所含信息包括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译文目的或出版译文的动机。翻译纲要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翻译行为,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译者角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明确了翻译纲要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分析。根据诺德的观点,原文分析包括对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的分析。文外因素指信息发送者及其意图、接受者、媒介、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动机、文本功能等因素,文内因素指词汇、句子、段落等方面。原文分析应从宏观到微观,从语用层面到语言层面。结束了原文分析,接下来是对翻译问题的分析。翻译问题可以分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在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译者可以对信息的取舍及调整做出判断,根据不同的翻译问题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在翻译教学中,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原文和翻译问题的分析,在这个环节可以结合具体的问题讲解一些翻译技巧,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了翻译的基本思路,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译者角色和翻译行为的理解。


  (四)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改革译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传统的翻译教学中,译文评价的标尺是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学生将参考译文视为“标准答案”,评价译文的过程似乎成为了纠错的过程,这种方式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


  诺德指出,在评价学生作业时,不要首先盯着语法错误而忽视其他因素,要看译文在整体上是否能满足翻译纲要所要求的功能,对满足预期功能来说是否适当,应该以翻译策略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翻译目的作为评价译作的标尺。“适当”是就翻译目的而言的,追求的是翻译适应翻译目的和目的语国家的语境,鉴于每项翻译任务都有特定目的和使用译文的语境,“适当”作为标准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因此是动态的(王京平,2008:8)。


  这一评价标准对学生而言更具可操作性。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引入功能性的评价方法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展开翻译批评。先从整体上考察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是否实现了其预期功能和目的,再看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的文体规范,是否考虑到文化差异,篇章是否连贯,最后看译文是否存在语法错误,词语的理解和表达是否准确。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学生结合翻译纲要互评译文,或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共同修改译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翻译活动列入跨文化交际的范畴,更全面地考察翻译过程涉及的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影响,改革了译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模型。将功能派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不僅有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素养。


  作者:闫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