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玉
近年来,学生作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内容空洞,细节描写粗疏,语言干瘪生硬,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文章很难打动读者,距离优秀作文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如下面例子:①上星期一下午,在图书馆,李明与小王为争看一本书吵了起来,两三天,她俩都互不理睬。在同学们帮助下,他们和好了。②在街上,小陈和小吴意外相遇,三年没见面了,很是激动,他说他胖了,他说他高了。以上几句,不具体,只说了基本情况,这样的句子,不从细节上着墨,只见轮廓,不见其血肉,只能称之为叙述句,而在学生习作中却随处可见。
那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呢?它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写。细节描写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范围很宽。它能够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感染力。
文学大师在为人上不拘小节,但在创作上可是精益求精,他们非常重视对细节的描绘。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这个细节,具体、生动地反映了阿Q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跃然纸上,人们又怎么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呢?语文教师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小说中那些精彩的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豆腐西施杨二嫂那圆规式的站姿,顺手牵羊的举动,以及她那尖酸刻薄的语言;范进中举时喜极而疯,而后被岳父一巴掌打醒的荒唐故事,真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能由此回忆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和内容。
那么教师应怎么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细节描写呢?
一、细节力求真实,仔细观察生活
近年来参加中考阅卷,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撒谎,有编造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的,有编造父母双亡自己成了孤儿的,有谎称自己残疾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农村考生在《感恩》一文中说:“别人吃不到的龙虾、鱼翅、熊掌往往是我家的家常便饭,为了让我吃饭时胃口大好,妈妈会像饭店那样,把桌上菜摆成各种花样,并用西兰黄瓜做成装饰品,只要看一眼,我的食欲就会大增。这样的内容显然失真!又有同学写捕鱼的父亲:爸爸早出晚归,回来后开始“蘸着海水磨刀”,他要为我熬鲜美的鱼汤。作者想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表现父亲的深情,但海水是咸的,刀上溅了它就会生锈,这种有悖于生活常识的文章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学生们不爱动脑筋,也不爱观察生活,更不擅长选取生活中最动人的情景,只会胡编乱造,作文内容也就虚假、矫情了。这类作文最让阅卷老师头疼,评分也往往偏低。
上面例子告诉我们,必须认真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细节描写是真实地再现生活。这个“真实”,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一定是会有的事实,切不可马马虎虎,或添枝加叶,细节若失真,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光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吆喝》一文时,同学们为文中的吆喝声纷纷叫好,于是笔者趁机布置了片段作文,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吆喝声,注意吆喝者的表情、语言、动作。经过细致的观察,学生的习作便有血有肉,充满生机了。
二、细节追求典型,抓住事物特征
细节描写要典型。如朱自清描写父亲的背景,通过“背影”表达父子情深的主题,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像贾宝玉的“痴情叛逆”,像王熙凤的“八面玲珑”等等都是细节描写的范例,使人物成为独特的“这一个”。如《孔乙已》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长衫”是鲁迅极力要抓住的典型细节,一方面表示孔乙已是科举时代的读书人,这是他的身份;而他的长衫“又脏又破”,从另一方面写出了他的穷愁潦倒,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这一细节,把人物的吝啬和刻薄刻画得入木三分。细节典型,能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中心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一定要精选细节,以“细节”显示人物的“大节”。用心抓住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抓住本质特征,用极简省的文字,描绘出具体形象来。
三、细节需要锤炼,学会遣词造句
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追求一字传神。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有一个话别情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动作,来展示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刻画出水生嫂心灵的“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再看朱自清散文《背影》里的一段细节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的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蹒跚”、“探”这些动词,写出了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深的爱。《范进中举》中的文字“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踹。”“攥”、“舒”、“缩”、“踹”这几个动词把胡屠户见钱眼开而又装模作样的推让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
要使描述的语言准确到位,需仔细观察和反复比较,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特征,只靠凭空想象是不可能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事物的。
四、细节讲究方法,描写角度广泛
我们说细节描写可以从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多个角度来加以展开,可学生往往在整篇习作中,只用到了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于是在写作技巧上就略输一筹了,就如同一道只放了盐而未加其他任何调料的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刻意挑了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两者的效果。比较才能学活,才能不局限于知识本身,才能不局限于教材,才能将活水注入所探究的内容中,才能实现细节后的拓展。如学生一:(原文)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送到嘴边,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改文)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不出意料,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后者好,好在哪里呢?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神情、动作,细致地表达出淑女吃饭时的姿态,把那种矜持斯文的模样刻画得栩栩如生。学生二:(原文)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含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改文)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得两腮鼓鼓的,还有一颗米粒在嘴角上。通过声音、表情描写了一幅吃饭时的情景,于是一个粗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让人看后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如《芦花荡》中的文字“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老头儿机智,巧设利钩,以及对日本鬼子的憎恨之情。
又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把月光比作澄澈的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纵横交错的藻、荇,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亦真亦幻的月夜美景。在运用修辞时,同学们需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最后套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相信在学生的作文指导上,会有更多的实践摸索,让同学们的作文开出一朵奇丽的花。
参考文献:
[1]崔美芳.创新写作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作文教学研究,2009,(6).
[2]曹建芳.作文如何写好细节描写[J].小作家选刊?作文考王,2010,(4).
[3]魏名青.多角度探究细节描写[J].学生之友,2010,(10).
(吴明玉 余姚市梁弄镇中 315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