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新北区魏村中心小学(213127) 陈莉敏
小学生的作文大多平铺直叙,语言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声色。如何让学生写出生动、活泼、有个性的作文?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虽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注意探索作文教学中的良方佳策,给学生提供更多行得通、做得到的作文思路,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学生的语言苍白,不妨给学生的作文语言来一场“颜色革命”,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给语言“上色”,进行润饰,说不定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增加变通意识,为语言“上色”
学生作文语言为什么会干巴巴的呢?这不仅是学生作文表达基础差的问题,也有意识方面的原因。教师如果不能够针对学生的意识问题进行“革命”,要提升学生作文语言水平,是比较困难的。所谓语言意识,就是指表述时要注意用作文语言,而不是生活语言,即使用生活语言也要注意体现“加工意识”。要把话说好,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运用多少说话的技巧,但变通一下意识,改变一些习惯说法,说不定就可以为语言“上色”,让表达丰富多彩起来。如果一个变通意识就可以实现作文的华丽转身,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早上见面都会打招呼“你早”,这样的语言是没有什么色彩可言的。假如我们能够变换一下说法,也许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你来得真早,看来是闻鸡起舞了。”“你这么早就来了,够勤奋的。”“你一直都这样早,真佩服你。”这几个句子和前面比较一下,很明显能够看出后者比前者富有色彩。这几个句子除了运用了一个“闻鸡起舞”的成语典故之外,并没有使用其他方法,但语言表达效果却大不相同。
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备变通意识,注意改进教学习惯,把语言变通意识作为一种作文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实践中感受变通带来的实惠。这样就可以快速培养学生的求变主动性。意识的转变,说不定会让我们发现一片新天地。
二、进行方法指导,对语言润色
教无定法,但不是没有方法。我们不求作文教学有“万能方法”,但只要有“一能方法”,我们也要注意探索和寻觅。小学生语言表达方法有限,教师绝对不能将一些学术概念推给学生,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学生会知难而退的。因此,在作文表达方法的引导上,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中有效启动。如比喻,学生都会用,可作文时未必会用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激活那些被学生遗忘的方法。
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同桌》。我以为这样的题目,学生一定有话说,可我在巡视时却发现,很多学生都写自己和同桌因为小事闹矛盾后来和解这个材料。不仅材料雷同,语言也惊人的相似。为了让学生写出不同的语言,我让学生停止写作,然后在黑板上写了两段话。一段是很多学生作文中都有的:“我的同桌是我的好朋友,不久前,因为一件小事,我们闹矛盾了。这事都怪我,我现在觉得对不起他,我要请他原谅。”一段是我编写的:“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事,我跟最好的哥们闹翻了。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道’,我这不是给自己竖了一面墙吗?不行,我必须跟他道歉,我们还要做‘黄金搭档’。”我让学生比较这两段话有什么不同,哪一段更好,学生都说第二段好。我问学生,为什么后者比前者好?学生很快找到原因:后者运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还使用了成语、俗话。我随后在黑板上列出“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成语、格言、俗语、疑问句、感叹句”等词语,学生明白了我的用意,再作文时,效果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很多学生都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语言生动了很多。
三、追求语境个性,让语言生色
作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相关指导时,都比较注重内容选择、段落结构、开头入题、结尾点题等方面的指导,对语言表达要求不高,特别是对语言个性的挖掘很欠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特点,集体作文教学特别忌讳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之所以会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要求得太死,把学生固定在一个小圈子里,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给的“葫芦”来“画瓢”。学生的个性被扼杀,这才是教学的最大失败。老百姓都知道“一样话十样说”,为什么教师非要让学生“十样话一样说”呢?学生的表达难免会出现一些毛病,但这不能成为教师追求统一的理由。语言个性的开发,其实是思维的扩展性训练,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表现个性,让作文语言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真正实现学生作文的升格、学生思维的升级。
我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发现有一个学生这样评价我:“他是神,也很帅。不生气的时候是菩萨,发火的时候是雷神。我们都爱他,也都恨他,但更多的是怕他,他的目光中常常带有寒气……”看到学生这样评价我,我当时还真不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这是学生的真心话,因为我比较严厉。我欣赏这个学生的文笔和表达方式,他的语言很有个性,特别注意对称性的运用,非常有条理。我在班里读了这篇作文,并大力表扬了这个学生,特别是对语言特色进行了重点解读。
在作文教学中来一场“颜色革命”,是针对学生作文语言进行的一番深加工,让学生改变说话意识,并正确选择一些说话技巧,给要说的话“上色”,体现语言的个性特征。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训练,学生的作文会迅速发生质的飞跃。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