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源
慢性眩晕原因很复杂,常见的有高血压、颈椎病等病患引起的,也有不少找不到血压或颈椎异常的,统归于“内耳性眩晕”,或称“美尼尔氏病”,缺乏有效疗法。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老年人经常发生的眩晕有了一种新认识,并且发展了一种简单易学的姿势变动疗法,疗效十分显著。
这类眩晕是一种由某种头部运动引起的短暂而剧烈的头晕,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它通常持续1分钟左右,但可以有随后一个较长时期的轻度平衡障碍。它在临床所见的眩晕中占20%。
年龄越大该病越常见,在老人眩晕中占50%左右。一项研究报道,9%的都市老年人有未经诊断的该病。其症状包括头昏或眩晕,轻度头痛、身体不稳与恶心。
诱发症状的活动因人而异,但总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最容易被起床动作或在床上翻身诱发。因于仰头动作经常导致头晕与身体失衡,该病也常称为顶架性眩晕。由此,该病患者的日常活动经常受到限制,平时要避免弯腰拾物或抬头高架取物。甚至在看牙医、理发店躺下洗头时或任何需要躺平的场合都要小心。该病的间断性发作也常见,可以存在几个星期后消失,然后又再发。
大约半数的该病患者是非特异性的,即找不到原因。目前的解释是,该病是内耳部分平衡器官(半规管)液体里出现浮动微粒或“垃圾”机械性刺激的结果。这些垃圾也称为耳石。耳石是在耳内衍生的碳酸钙小结晶。当耳石移动时,内耳平衡器官就错误地认为是身体在运动,故错误地向大脑发出信号而导致眩晕。正常情况下,耳石的周转缓慢,它们可能会自然溶解以及被暗细胞主动吸收。但这种观点尚未被公认。
该病的诊断,一般经发病史、体检以及迷路功能与听力的测定(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不难实现,但经常只要病史与体检即可,因为多数其他也有位置性眩晕的疾病(如位置性低血压)在站起时比躺下时加重。为了鉴别眼震颤的特征,有时也许需要眼震颤图试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虽然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故应尽可能地治疗。平时注意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当眩晕发作剧烈时,药物不能治,手法复位有奇效。
如果患者只有头朝某个方向活动时才眩晕,如卧位向左转身时眩晕,而向右转身时不眩晕,以下的转头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内耳管道里的那些浮动的“坏”耳石移到另一个不敏感的区域并且固定起来,使眩晕不再发生。这需要患者躺着,把头悬挂在床沿下几分钟,许多患者一次获愈。具体步骤如下:
A.先坐在床上,背朝床沿,腿、足均放在床内,以便躺倒时头部悬挂在床沿外。
B.快速躺平,头部悬挂在床沿外并立即转向平时诱发眩晕的那侧(如向右),保持这个位置至少1分钟直至任何眩晕完全消退。
C.转头放直,保持这个位置至少1分钟直至任何眩晕完全消退。然后朝与(2)相反方向(如向左)转头,保持这个位置至少1分钟直至任何眩晕完全消退。
D.继续沿(3)方向(如向左)转头,并转动身体使面部稍对着地面。
E.保持这个位置1分钟后直坐起来。如果可能,在以上运动后几天不要躺平,可多加几个额外的枕头。
(编辑/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