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市城北小学(312400) 葛红蕾
[摘 要]学生畏惧写作,很大原因是缺乏写作素材,缺少写作技巧,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教学中要以范文引路,降低难度,布置“随阅小作”,教给学生刻画细节的方法和一些作文技巧,使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关键词]作文教学 随阅小作 细节刻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80
场景回放(一)
地点:教室 时间:某一节语文课
学生:老师,这周的日记本还没发下来。
教师:为了迎接考试,抓紧时间复习,这周的日记暂停一次。
学生:(欢呼)耶!
场景回放(二)
地点:校门口 时间:放学时间
家长:老师,我的孩子每次打开作文本,都不知道该写什么。她每次都要等到星期天的晚上写,有时还写不出来。为了让她在写日记时有素材写,每个星期我都带她出去玩。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辅导了。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甚至害怕写作文呢?据询问调查,学生反映了以下两个问题。
1.关于内容:缺少写作素材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带上倦容,带上心烦,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面对平淡无奇的生活,我们如何强求学生写出精彩纷呈的习作?
2.关于语言:缺少写作技巧
许多学生常常是心里有话不会说,有话说不出,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表达,写不出文章。没有成就感,何来写作的兴趣?
现在有不少教师为了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对学生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认为,这其实是对“我笔写我心”的误读,它容易导致学生作文表达的浅陋和随意,也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师教学不作为的具体体现。简单地说,习作应让学生先学会如何走,才能放手让他们去跑。回顾自身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范文引路,练好功
1.范文的来源
范文,可以是教材内的课文,可以是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课外的名家名作,还可以是教师的下水文。
2.范文的组合
(1)单一引领。一篇范文解决一个问题,集中明确。
(2)两相比较。可以是一篇有缺陷的,一篇没有缺陷的;也可以出示两种风格不一的,一篇是名家经典,一篇是同学习作。通过比较,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得到的启发是不言而喻的。
(3)多维指向。如一篇文章有好几种开头方式,可以用对话开头,可以引用诗句开头,可以以场面描写开头。
3.范文的时机
(1)前置。范文前置更适合低段学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建构起基本的言语规范。
(2)穿插。就是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通过范文给予引导。
(3)后置。范文后置更适合高段学生,可以保证学生在充分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二、降低难度,试仿写
1.仿写的途径:课文、教师的下水文、课外阅读等
如通过学习《燕子》,进行抓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写作训练;学习《陶罐和铁罐》,进行对话描写的写作训练;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进行季节更换的仿写训练。
2.仿写的原则:易学、实用、渐进、侧重
句式的仿写,如《捉迷藏》一课中的重点词“全神贯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后,教师可让学生依照句子来写一写;片段的仿写,如《惊弓之鸟》最后一段因果关系的构段方式,是片段仿写的典型段落;篇章的仿写,如写作顺序的仿写、布局谋篇的仿写等。
3.诗歌是仿写教学的首选
诗歌的结构比较单一,学生较容易模仿。如《你在野外迷了路》,学生结合平时的认知写得兴致盎然;学习《听听,秋的声音》之后,可写一写《听听,春(夏、冬)的声音》《听听,海的声音》《听听,大自然的声音》等儿童诗。
三、“随阅小作”,乐练习
低年级以写句为主,中年级写以段为主,高年级以写片段为主,紧扣两个“适度”——内容难易适度、时间长短适度(5~10分钟为宜)。“随阅小作”是“单元大作”的铺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了对“单元大作”的畏惧心理。
再者,同类型的题材在不同学期多次出现,每一次的训练目标应如何体现层次性,使学生的习作水平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和收获?以第二学段的写景习作训练为例作这样的分解,更符合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
四、细节刻画,添亮色
学生到了高年级,基本能做到文从字顺,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然而纵观学生的习作,不难发现,新鲜刺激的活动在学生的笔下竟索然无味;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学生的笔下大同小异。我们应引导学生注重细节描写,如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环境描写等,增添文章色彩。
1.动作描写:把动作进行分解,使用几个连续的动词把动作写具体
(1)“这时哥哥跑过去,把那个小男孩扶了起来,对他说:‘哪儿摔伤了呀?痛吗?以后小心点。’小男孩大概被哥哥深深感动了,说:‘没事,没事。’”
(2)“这时,哥哥迅速跳下车,随手把车子往树旁一靠,飞快地跑过去,蹲下身子,把小男孩的手放在他脖子上,用尽力气把小男孩扶起来,问:‘摔伤了没有?痛吗?以后可得小心点。’”看着哥哥关切的眼神,听着他急促的喘气声,小男孩忙说:‘没事,没事。’”
2.心理描写:把人物的心理与环境结合起来
例:“风呼呼地刮着,卷起了无数落叶,不一会儿,雨便‘哗哗’地下起来。糟了,我没带伞,爸爸妈妈今天都到乡下去了,怎么办呢?‘铃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在耳旁响起,可这雨似乎故意跟我作对,伴随着狂风越下越大。”
3.神态描写:把对他人的神态描写与自己的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例:“到了楼下,抬头一看,我简直呆住了:外公骑着自行车在楼下不知等了我多久,几丝在寒风中飘扬的银发,显得格外刺眼。外公不说话,我也没有发出声音。他只是微微一笑,示意我上车。外公这辆旧自行车,我从懂事起不知坐了多少回,但这一次感觉特别温馨。”
4.巧诊作文标点错误:可用儿歌的形式提醒学生记住要领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有些意思要省掉,可以加个省略号;转折解释破折号,表示注释加括号;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有创意的表达
如写老师的外貌,教师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有特点的地方写。
例一:“老师的鼻子像一座山,山峰很高,峰下有两个‘小山包’,右边的‘山包’上有一颗黑痣,‘山包’底下的小洞里长出‘茅草’。他高兴时‘山峰’就往上一皱,两个‘小山包’就变扁了,‘山洞’就扩大了。”
例二:“别看老师的皮肤黑,他穿衣很讲究。他的衣服多半还是亮颜色。有的时候,颜色带点绿,夏天是纯白,秋天带点黄,冬天干脆穿红色,一年四季的变化都显现在衣服的颜色上。”
五、“授人以渔”,有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一些作文技巧,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增色不少。
1.题目——“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好一半文”,拟题形式多种多样。借歌名作题,如《阳光总在风雨后》《都是蚊子惹的祸》;改装名作,如《诚信漂流记》;借广告为题;借成语为题;标题中可以夹个字母或符号。
2.开头——“小荷才露尖尖角”
开头方式有开门见山法、故设悬念法、运用设问法、介绍背景法、交代式、题记式、设问式、悬念式等。
3.结构——“文似看山不喜平”
除了常用的写人记事类文章结构模式,如总分总、总分、分总以外,还可采用以下结构方式。
题记式,如《童年的思念》一文的题记:“田野里的油菜花在月光的笼罩下披上了银色的礼服,暗暗的月光散发着温馨的气息。我坐在长椅上听奶奶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文章开头加上这个题记,为文章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主题。
标题式,如《电视迷》分为四部分:“偷梁换柱——闻声换位——邀功请赏——清扫战场”,四个标题主题分明,一脉相承。
4.构段——段落方式莫小视
总分段式(如《秦兵马俑》的第二自然段)、并列段式(如《黄山奇石》)、因果段式(如《惊弓之鸟》最后一段)。这些典型的段落既是构段方式,又是围绕中心写具体的范例,要充分利用。
如总分段式在教材中多次出现,但每次涉及的写作内容都会有所不同。《槐乡的孩子》第三段中的总分式是描写天气的;《赵州桥》第三段中的总分式是描写景物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段中的总分式是描写人物的……所以,在进行总分式的练习时,要考虑练习的广度,让学生运用总分式写出不同的内容,为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各类文章的写作打下基础。
5.结尾——“回眸一笑百媚生”
俗语说:“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简洁巧妙的开头,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水到渠成式、画龙点睛式、首尾呼应式、升华主题式、出人意料式等。
当然,学生的作文技法需要一小步一小步地指导,不要寄希望一节课解决学生作文中的所有问题,倡导一课一得,注重教学实效。
以上五点是对怎样写的一些方法和建议,目的就是希望这些方法如涓涓细流引导学生不再害怕写作,从而逐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适当想象,言之必改。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