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素芬
一、调查研究的缘起
任教的第一年,笔者就发现学生作文水平比较差,作文不会构思、没事可写、词汇单调、提笔忘字、错字连篇、感情空洞的比比皆是。课后学生写周记、日记也只是简单的流水账,写今天去捉鱼、明天去爬树。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没有自信心,怕写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课程总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文从字顺”即要求文章写通顺,看似容易,其实并非易事。要把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表达出来,对农村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表明了作文的实用性。“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能较好地运用这些表达方式写作,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写作训练过程。这个总目标,定得符合实际,也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如何使写作教学达到标准,这就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笔者对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教学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初步发现“以读促写”对农村初三学生作文教学是比较有效的。
二、写作教学调查分析与策略
“以读促写”就是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文本资源积极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练笔,通过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为了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笔者对初三年级两个班的113名学生(男生41名,女生72名)进行了作文心态的专项调查。调查涉及学生作文态度的喜厌,命题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的需求,习作评讲时的心情等诸多方面。下面是其中几项调查的统计结果(单选问卷类型):
在作文中存在的困难 (表一)
对作文指导方式的需求 (表二)
认为最能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 (表三)
由调查表可知,学生在习作训练中,遇到的困难是多方面的。从表(一)的统计结果看,学生习作最大的障碍是阅读量少,不懂写作方法,占总数的70.7%。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困难,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指导,给以启迪,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学生在作文指导方式上的看法存在明显差异。表(二)表明,在113名学生中,希望老师“范文启发”和“提纲指导”的居多,占77.9%;希望相互交流并从中寻求写作要素的占8.8%。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寄希望于各种途径,尤其是“范文启发”来指导写作的迫切心理。再从表(三)来看,学生认为最能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观点差异也十分明显。认为“多看作文书”和“多写多练”的分别占46%和36.3%,两者占总数的82.3%。综观上面三个表格的统计情况,不难发现,不管是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困难还是他们所需求的指导方式,抑或是他们自认为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其中比例最高的,都无一例外与阅读有关。他们希望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从中学到写作方法。因此要加强阅读,创造条件或者布置任务,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去阅读。基于以上学生心态调查,笔者制订了以下策略:
(一)每日一摘抄。每人一个积累本,主要摘记熟语典故、名言警句、名段名篇,古典诗词,以及与教材每单元相关的材料、文章进行迁移。如在教学《沁园春·雪》这一课时,抓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一名句,笔者让学生摘抄有关抒写壮志的古诗句。学生能将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及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整理出来。教学《雨说》时,笔者让学生摘抄有关写雨的诗句。学生也能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等诗句整理归类。每天确定目标然后去摘抄,让他们去阅读并思考积累,以后就能恰当地引用。
(二)一日一记。学生将每天的事件、心得记录下来,有些学生还自我进行点评,这样更能丰富人生感悟。
(三)一日一仿。每天给定学生一个特定的语境,让学生仿写句子或段落。这个语境主要是教材中的,有时也选用课外名篇名作。如教学《傅雷家书两则》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感受到文中浓浓的父爱之情后让学生仿句:母爱是一杯牛奶……父爱是( )有学生就写出了“父爱是一颗核桃,剥去它坚硬的壳露出它柔嫩的心“。仿写极妙!再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文中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紧密结合的句子极为巧妙,笔者也试着让学生学习仿写。“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先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出这句话中神态描写准确而生动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仿写自己生病父母送去医院看病的过程。学生大多都能抓住父母那关切的眼神、焦急的心理,以及坐立不安的动作,描写很生动贴切。
(四)一篇课文一个练笔。学习完每篇课文后笔者都对文章有个小小的拓展,去启迪、开发、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无论是从立意还是从写作手法上有所学习和应用。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设计练笔: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是怎样的情形呢?让学生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加入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教学《范进中举》一文设计练笔:假设范进今次乡试没有中举,他会是怎样的情形?他的岳父、邻居们又怎样对他呢?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让学生在原文主题上有所升华。
(五)每周一文。一周一篇600字以内的作文。老师命题当堂作文以避免抄袭或挤牙膏。学生批改和老师共批改相结合,加强交流和指导。
三、调查研究的启发与思考
课堂是教学的有效隐性资源。笔者认为写作教学不应拘泥于作文课。它应贯穿每节语文课。有效的课堂拓展对写作教学的促进也很大。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在感悟“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几类人的含义,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电视节目《感动中国》中的一个片段,里面讲述了钱伟长弃文从理、研究物理学报效祖国的事迹,以及诚信的包工头孙水林、孙东林从不欠债等感人事迹。把学生的视线从狭小的课堂中释放出来;真正感受到那些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在这样一种情境的调动下,学生对“中国的脊梁”这类人理解极深,不由得感慨万分。由此,笔者引导学生写出赞美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的片段,学生下笔极快。
有学生写道:在硝烟四起的沙场上驰骋,苏轼渴望用血肉之躯为祖国闯出一条和平之路。
在国难当头、水深火热中伤痛,纵使无力回天,岳飞、文天祥也难以抹去这一腔赤胆忠心。
在浩繁壮阔、英雄辈出的历史长卷中,他们不曾被湮没。因为他们象征着一个大民族的精魂,他们,筑成了华夏民族不屈的脊梁。
他们不愧为中国的脊梁,坚如磐石,项天立地!
还有学生写道: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说过:“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
今天我要像鲁迅一样,爱祖国、爱人民,把自己的热忱化为一生都坚定和坚持的行动,为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努力,不因社会的磨砺褪色,不因个人的坎坷动摇。
笔者觉得每篇课文都应该设计合理的课堂拓展,有效的课堂拓展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作文教学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
总之,调查研究的启发与思考,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坚持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会模仿,在一次次的片段训练中,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以读促写,努力改变学生读写脱节的状况,让学生的读写水平得以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农村扶持专项课题“农村初中作文有效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1C248)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人杰,周燕.中小学教育与教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3]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苏素芬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良口中学 51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