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豪,陈缪安,阮惠清,林庆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福安 355000
[摘要] 目的 研究鼻外伤对鼻腔生理功能的影响,以期对鼻外伤的诊治产生新的社会及经济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因鼻外伤而在门急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通过对其解剖学形态、病理组织学、嗅觉功能测定、鼻腔通气试验等相关鼻腔生理功能检查,研究其影响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因。结果 100例患者中,平均年龄(42.52±8.75)岁。鼻内镜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见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取下鼻甲活检标本,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鼻外伤患者治疗前嗅觉功能明显较术后恢复6个月患者差。术前患者鼻通气阻力值(8.32±1.21),术后6个月鼻通气阻力值(1.49±0.8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患者MTR (6.98±0.98),术后MTR (4.05±0.5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外伤对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存在一定影响,需给予积极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鼻外伤;生理功能;黏膜撕裂;鼻通气
[中图分类号] R7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022-02
[基金项目] 2013宁德市科技计划项目资助(20130157)。
[作者简介] 林忠豪(1975-),男,福建古田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
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或跌碰而致外伤。外力作用的大小、程度及方向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各异,可表现为软组织挫伤、裂伤,鼻骨骨折,中隔骨折,软骨脱位等[1]。鼻面部外伤致鼻骨骨折同时可能会有一部分患者伴有鼻中隔骨折或偏曲,常伴有鼻中隔黏膜撕裂伤,鼻中隔血肿,甚至鼻中隔穿孔,从而导致了患者的鼻外观及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障碍[2]。鼻外伤为鼻科多发疾病,该研究随机选取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该院因鼻外伤而在门急诊及住院病人100例,通过观察鼻外伤患者外伤后鼻腔生理功能的改变,以对指导外伤后治疗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20~60岁间,平均年龄(42.52±8.75)岁。病因:车祸伤45例,拳击伤52例,钝器伤3例。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出血、疼痛、软组织肿胀、球结膜下出血,外鼻及面部畸形、塌陷等。
1.2 治疗
所有入组患者经检查、放射片确诊。确诊后予以相应外伤处理、清创缝合、止血。有骨折移位者、畸形者选择相应方式进行手术复位,有异物存留者经鼻内窥镜或切开取出。一般伤口愈合期为7~14 d,平均12.5 d
1.3 方法
应用Storz鼻内镜0度及30度镜对双侧鼻腔进行检查,观察鼻腔形态及黏膜情况,观察前不使用麻黄碱等药物收缩血管。
1.4 统计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结果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鼻外伤患者术前术后计量资料用(x±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性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解剖学形态
采用鼻内镜摄像系统strker 1088i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占72%。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占80%。
2.2 组织细胞学变化
取下鼻甲活检标本,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占总病例数的82%。
2.3 鼻外伤后患者嗅觉功能测试情况
对总共100例鼻外伤患者嗅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嗅觉功能达到1级总共有17例,平均嗅觉功能(0.53±0.90);2级21例,平均嗅觉功能(1.93±0.40);3级23例,平均嗅觉功能(3.41±0.40);4级18例,平均嗅觉功能(4.75±0.50);5级21例,平均嗅觉功能(5.74±0.20)。
2.4 患者手术前后鼻阻塞VAS评分的比较(分)
对患者手术前后鼻阻塞VAS测试评分结果表明,手术前平均VAS值为(8.32±1.21),手术效果明显,手术后平均VAS值明显下降为(1.49±0.85)。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67,P=0.000<0.05,df=99,Paired-samples t test)。
2.5 患者手术前后MTR 的比较(mm/min)
对患者手术前后鼻阻塞MTR测试结果表明,手术前平均MTR值为(6.98±0.98),手术效果明显,手术后平均MTR值明显下降为(4.05±0.52)。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9,P=0.000<0.05,df=99,Paired-samples t test)。
3 结论
鼻外伤为鼻科多发疾病,鼻骨位于面部中央突出部位,随着生产、生活、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和存在,在日常生活中鼻部外伤的发生率相对增多,致使鼻外伤的发生[3]。由于鼻部为人体呼吸及嗅觉感知的重要器官,鼻外伤的发生常会致使鼻通气及嗅觉变化,该研究通过收集本院鼻外伤患者100名,观察其术后鼻阻力和嗅觉功能变化情况,指导相关鼻外伤及其后遗症治疗。
该研究中采用鼻内镜摄像系统观察鼻腔呼吸区和嗅区粘膜形态,在100例患者中有72例出现鼻中隔脱位或偏曲,占72%。有80例患者出现粘膜撕裂或鼻腔血肿形成,占80%。研究中发现,鼻外伤患者绝大部分出现有鼻腔呼吸区及嗅觉粘膜的形态,随访半年,其中绝大部分患者黏膜形态逐渐发生转变,基本能回复至正常患者粘膜形态。病理组织学相关研究发现:100例患者中有82例出现有组织表面纤毛部分断裂,黏膜及黏膜下层出现撕裂,黏膜下见炎症细胞浸润,腺体结构欠规则,占总病例数的82%。随访半年,病例中所有原先粘膜异常患者其粘膜均恢复到正常患者粘膜形态。由此可见,鼻外伤患者在鼻外伤急诊术前术后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变化存在变化。
鼻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嗅觉[4],正常嗅觉功能须具备的条件包括:①空气具有的嗅素之微粒须与鼻腔粘膜相接触;②鼻腔牯膜须湿润健全;③嗅神经自嗅膜至脑部,各处须健全[5]。虽然嗅觉测定方法大同小异[6],但目前我国在临床仍广泛应用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嗅觉试剂让患者逐一辨别,并依次判定嗅觉功能。该研究中使用T&T标准试嗅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强,且操作简便,更适合国内人群生活习惯等优点。其余有UPSIT嗅觉测试法、CCCRC嗅觉检查法等。该研究统计显示,鼻外伤患者在外伤后及术后6个月时,其嗅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鼻外伤对嗅觉存在一定损伤。
该研究中观察鼻外伤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的鼻阻力结果,提示鼻外伤治疗后半年,其鼻阻力较外伤时有明显减轻,鼻塞症状明显好转(P<0.05)。鼻瓣膜区,即鼻孔内区域[7],包括鼻中隔软骨前下、鼻外侧软骨前端和鼻腔最前部的梨状孔底部是维持鼻阻力的重要区域[8]。鼻外伤时期,极容易撕裂鼻瓣膜区,造成鼻孔内区域鼻阻力的异常增高。治疗随访半年后,患者鼻通气阻力明显减轻,表明鼻外伤治疗前及治疗后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由于鼻外伤可能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下鼻甲黏膜破坏、局部出血、骨质暴露、创面感染等影响纤毛传输功能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从该研究中观察到: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功能的相关影响与是否受到鼻外伤存在相关性。鼻外伤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的纤毛传输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鼻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该研究通过对比鼻外伤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的相关鼻腔功能的相关数据分析,以期能对治疗鼻外伤及其后遗症提供相应理论指导,能更好的治疗患者,提高社会效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肖英,郑世信,姚利.急诊鼻外伤患者鼻骨骨折的诊治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0(6):321-323.
[2] 张民,姬长友,陈继川,等.鼻和鼻窦外伤的诊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3):206-207.
[3] 陈东,王珮华,石润杰,等.97例开放性鼻外伤的功能和形态重建[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5):366-369.
[4] 王剑,倪道凤,关静,等.以嗅觉障碍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鼻-鼻窦炎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12):529-531.
[5] 何艳芳. 鼻内镜对老年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通气及嗅觉功能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2):349-350.
[6] 杨汉霞,覃纲,陈隆晖.鼻腔冲洗对鼻腔功能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32(2):97-99.
[7] 董春玲,冯洁.鼻中隔骨折诊断方法及漏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S1):23-24.
[8] 王秀敏.鼻声反射测量对鼻塞主客观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