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临床研究

  • 投稿来自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63次
  • 评分4
  • 81
  • 0

张琦

辽宁省抚顺市第五医院,辽宁抚顺113003

[摘要] 目的 对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意义进行研究。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3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37例同期风湿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查所有患者体内的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值,同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资料,了解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值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患者清抗链球溶血素O检测阳性人数为21例,阳性率为53.8%;对照组患者阳性人数为4例,阳性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IgG水平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它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年龄要小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分级>Ⅱ级阳性的患者4字征阳性人数以及X线分级>Ⅱ级的患者人数高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值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因此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查能够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强直性脊柱炎;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9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a)-0072-02

[作者简介] 张琦(1977.2-),男,山东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免疫室工作。

强直性脊柱炎是骨科中常见的炎性疾病,此病变多发自于骶髂关节,而后逐渐累及脊柱,从而对脊柱周围的组织和韧带造成损害,严重者将直接丧失劳动能力。该病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高的致残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临床中多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抗原基因以及细菌侵袭有着密切的相关性[1]。多数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感染病菌为链球菌、沙门菌、耶尔森菌、弯曲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一系列细菌。有研究认为,患者患病后体内的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明显上升,呈现异常增高趋势,而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是在溶血素O的刺激下形成,因此推断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形成[2]。为进一步探讨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该院在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对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意义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3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取37例同期风湿性疾病的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25)岁,男性28例,女性11例,患者平均病程为(20±19.5)年。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5±24)岁,男性27例,女性10例,患者平均病程为(21±18.5)年,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0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病患者,8例为干燥综合症患者,6例皮肌炎患者,5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半年内无咽炎、扁桃体炎病史。②患者近半年内无风湿热等感染病史。③患者近半年内无外伤史无手术史。④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调查。

1.3 一般方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所有患者抽血前均为空腹,采用胶乳凝集法对患者体内的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值进行测定。同时采用魏氏法对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测定。

所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入院后均拍摄X线骨盆平片,观察患者骶髂关节影像表现。

1.4 评价标准

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超过200 IU/mL则视为阳性,低于200 IU/mL则视为阴性。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率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率进行调查:实验组患者清抗链球溶血素O检测阳性人数为21例,阳性率为53.8%;对照组患者阳性人数为4例,阳性率为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相关性

对两组患者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比较:阴性组患者的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IgG水平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它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结果与其他情况的相关性

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平均年龄为(29.5±3.2)岁,阴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8.2±5.1)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与其他项目相关性进行调查: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年龄要小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P<0.05;X线分级>Ⅱ级阳性的患者4字征阳性人数以及X线分级>Ⅱ级的患者人数高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P<0.05,见表3。

3 讨论

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病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同时也广泛的分布于人体鼻咽喉中,其最常见的致病菌种类就是溶血性链球菌。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是溶血性链球菌胞外产物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能够了解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情况[3]。以往临床中,人们多认为链球菌感染的患者临床中多表现为风湿热症状,患者多存在关节游走性疼痛、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4]。因此,多数人们认为风湿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较高,并不会认为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会存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

在该院的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有21例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仅有4例为风湿类疾病患者,因此说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异常增高率明显高于风湿类患者。该院的调查结果提示链球菌感染有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和发展。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多数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年纪要明显小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且阳性患者的 IgG 水平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体内血沉水平也明显增高,血沉水平增高说明患者体内存在炎性因子,同时存在组织损坏情况,血沉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的检测指标之一。由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年纪较小,因此,我们认为链球菌在年轻患者疾病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由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与血沉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也可以作为疾病活动度判断的标志。

有研究称,溶血性链球菌在临床中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抗原,且无需经过特殊处理即可以激活体内的T淋巴和B淋巴细胞,使其在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泌中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同时促进干扰素和白介素的分泌,进而加重组织损伤程度[5-6]。近年来人们发现细菌入侵人体后体内的破骨细胞水平明显增加,破骨细胞水平增高也会增加骨裂发生的几率,进而加速骨组织损坏程度。在该院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X线检查骶髂关机损伤程度超过Ⅱ级的比例为84%,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仅有41.2%,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进而说明溶血性链球菌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示,溶血性链球菌会与细胞内的Toll 样受体相结合,促进细胞内的转录工作,进而对炎性因子的表达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加重患者体内骨组织破损情况[7-8]。该院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4字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综上,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增高的患者其疾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阳性的患者水平低的患者,因此可以说明血清抗链球溶血素O水平能够对强制性脊柱炎进行提示,能够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利亚,李岩,汤继宏.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血清抗DNA酶B抗体、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1(34):462-463.

[2] 蔡燕,施勤,顾巧丽,等.人类白细胞抗原B27表达及免疫学指标的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2):2464-2465.

[3] 涂艳,张平.联合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21):2368-2369.

[4] 池继敏,张峰,张静.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血液及关节液中尿酸、抗链球菌溶血素O和类风湿因子含量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15(21):754-756.

[5] 何崇儒.MEFV基因B30.2结构域碱基序列突变与汉族人群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关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

[6] 张淑琼,王凡.奥林巴斯AU5400检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测量范围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7):929,931.

[7] 葛勇鹏,张源潮,杨清锐,等.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ASO检测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43):48-49.

[8] 魏升云,汤淑斌,李文君,等.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关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11(6):130-131.

(收稿日期: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