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佳 沈 剑
贵阳市肺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祛痰、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纠正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COPD疗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生命体征、呼吸频率、气管插管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PaCO2、SaO2、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58.32±4.97)、(96.70±2.81)、(17±6)、(89±7),对照组为(48.23±5.62)、(90.03±4.38)、(22±3)、(107±4),比较不难看出,除pH值外,观察组其余五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插管率而言,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568,P=0.0467)。结论 在CPO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传统的常规疗法联合呼吸机无创通气疗法较单纯的常规疗法疗效更佳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效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通气;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8(a)-016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患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1]。据统计,1992年在我国北部和和总部地区农村人口慢阻肺患病率为3%。[2]几年来对我国多个地区成年人进行调查,慢阻肺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近年来,医学界学者不断研究探索COPD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科技进步,无创通气技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可以使呼吸衰竭及时纠正,提高患者舒适度,其方法具有高效、方便、无创等优点[3]。本研究笔者通过对观察组患者施行药物治疗、吸氧治疗等常规COPD治疗合并无创正压通气疗法,比较该疗法与常规疗法的优点,进一步探究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价,其报道见下文。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法选取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6例,男49,女37,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9.14±2.80)岁,病程5~22年,平均病程(14.80±1.85)年。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29,女14,平均年龄(60.15±1.56)岁,平均病程(12.60±2.46)年;观察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龄(58.75±1.64)岁,平均病程(14.2±2.53)年。所有参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2002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4]及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并符合无创呼吸机使用适应症[5]。且不合并其他任何急慢性疾病,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所有患者均不具有无创呼吸机使用禁忌症。所有参选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疗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COPD临床常规疗法[6],给予患者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物、抗生素、抗感染、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平衡失调,营养支持等治疗方法。
1.2.2 无创通气疗法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疗法治疗。操作方法如下①检查呼吸机是否正常运转,更换一次性滤网,连接导管。②参数设置,选择S或S/T模式,IPAP设置为6,EPAP设置为4,由小压力依次递增,压力上升时间设置为2 s,呼吸频率12~16次/min,可适当灵活运用,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③调节氧流量:以5 L/min为最佳,浓度为35%。④连接呼吸机,并连接面罩,避免漏气。运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血气指标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给予心理宣教,消除抵触心理,以患者舒适为标准,在正确参数范围内可适当灵活调节。
1.3 观察及评价标准
治疗前和24 h后对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跳、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压分压(SaO2)进行观察,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插管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评价
治疗后组患者PH值均无明显改善,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两组间进行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CO2、SaO2、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58.32±4.97)、(96.70±2.81)、(17±6)、(89±7),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插管率
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9568,P=0.0467),见表2。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多病因、症状重、易复发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7]。慢阻肺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预计至2020年时慢阻肺将占师姐经济负担行疾病的第五位。其发病机制包括炎症机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机制、氧化应激机制等,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而呼吸衰竭则是指肺功能障碍,气体交换不足,导致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改变和对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8]。当COPD合并有动脉血痒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 mmHg时,我们称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临床上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包括: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和茶碱类药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吸氧、纠正酸碱平衡、呼吸兴奋剂、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9]。近年来,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常规治疗联合机械无创通气疗法,其原理是利用体外机械驱动使气道口和肺泡产生正压力差,而呼气是在撤去体外机械驱动压后胸廓及肺弹性回缩产生肺泡与气道口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呼气,即呼吸周期均存在“被动性正压力差”而完成呼吸。人们认为,早期及时应用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防止呼吸功能不全加重,缓解呼吸及疲劳,减少后期气管插管率,改善预后[10]。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常规疗法联合呼吸机无创通气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24 h后,PH值为(7.34±0.06),相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亦是如此,两组治疗后pH值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常规治疗联合无创通气对于患者PH值改善无明显疗效。而治疗后观察组PaCO2、SaO2、呼吸频率、心率分别为(58.32±4.97)、(96.70±2.81)、(17±6)、(89±7),对照组为(48.23±5.62)、(90.03±4.38)、(22±3)、(107±4),比较不难看出,除pH值外,观察组其余五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治疗后插管率而言,治疗后观察组气管插管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χ2=3.9568,P=0.0467)。
综上所诉,在CPO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传统的常规疗法联合呼吸机无创通气疗法较单纯的常规疗法疗效更佳显著。综合无创通气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等优点,呼吸机无创通气疗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劳可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713-714,716.
[2] 陈云春.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8):152,154.
[3] 赵晓红.无创通气治疗严重慢阻肺呼吸衰竭的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1):31-32.
[4] 刘利,崔罗林,王跃玲,等.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7):528-529.
[5] 张艳文,李熏波,秦长云,等.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康复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73,74.
[6] 沈震宇,孙圣华,唐文祥,等.OSAHS合并慢阻肺呼吸衰竭上无创治疗的疗效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83.
[7] 晋小祥,刘燕,马继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J].吉林医学,2014,35(5):911-912.
[8] 尹华,徐刚,张承,等.NPPV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126-127.
[9] 干泳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0):79-80.
[10] 罗晓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3,(4):173.
(收稿日期: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