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03-14
  • 阅读量44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胆结石,对于胆结石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临床疗效

胆石症(cholelithiasis)又称胆结石,其主要是指胆道系统所发生的一种胆管内与胆囊内结石,胆道感染属于临床中胆结石最为常见的疾病表现,发病部位主要是胆囊和胆管,结石在胆囊内会不断地积蓄,从而导致黏膜遭受直接刺激,引发慢性炎症,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和胆管之后,会导致继发性的感染,形成急性炎症。临床中因为胆结石对黏膜形成持续性的刺激,还会导致胆囊癌的发生,在以往的统计数据方面胆囊癌的发生率在2%左右[1,2]。临床中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不同的手术方式所能够达到的手术效果各有不同,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主要是在开腹并且直视下观察、操作,整个手术操作过程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与指向性,但是因为开腹本身的创伤性较大,导致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比较差。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基于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也在不断突出展现,腹腔镜下的微创治疗方式可以实现对结石的有效处理,减轻手术创伤的风险,同时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水平[3]。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水平,本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应用于胆结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4.34±3.66)岁;胆囊结石31例,胆总管结石24例。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5.23±4.08)岁;胆囊结石30例,胆总管结石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通过B超和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确诊;保守治疗无效;无腹部手术史。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存在严重心、肾功能损伤。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之前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并在患者右上腹部肋下缘位置做切口,明确胆囊位置并将胆囊切除,根据胆总管前壁做切口,切口以纵向方式进行,并将全部结石取出后进行伤口缝合。采用0.9%氯化钠溶液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采用引流管应用0号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并禁食禁水,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术后4周左右给予T管检查,明确结石状况并根据患者的状况考虑拔出引流管。
1.2.2观察组:
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和围术期准备工作,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在患者的肚脐下1 cm位置作10 mm的横向切口,在切口位置采用气腹针穿刺,穿刺成功后构建气腹,腹部压力维持在12~15 mm Hg,应用腹腔镜在套管针维持下进行插入。应用腹腔镜对患者的胆囊外观和周边组织进行观察,并作10 mm的横切口作为主要操作孔,插入电凝钩。另外,在腋前线和肋缘下做5 mm的横向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之后插入5 mm的套管针,并对胆囊三角进行处理。应用腹腔镜实现对胆囊结石病情的判断,结合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手术方案,实行胆囊管周边组织的分离处理,暴露胆囊动脉后切断处理并剥离处理胆囊。在胆囊剥离后针对渗血组织实行电凝处理,明确无其他出血和器官损伤后将切除组织放入标本袋进行病理检查,放出二氧化碳,气腹消除后进行切口缝合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指标和不良反应指标主要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恶心呕吐、切口感染、尿潴留以及其他常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胆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胆囊结石和胆总管结石两种疾病为主,胆囊结石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结石大小、部位以及炎性反应等临床症状有着密切关联。在胆囊结石比较大时,还会出现胸闷、腹胀不适、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胆绞痛以及胆囊炎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存在比较严重的威胁[4]。在患者出现胆结石之后,患者的自身肝功能也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伤,此时会导致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胆结石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患者应及时接受相关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以及优质预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两种方式均可以用于胆结石的治疗,传统开腹手术虽然可以达到良好的胆结石治疗效果,但是在具体手术方面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与弊端,部分患者因为开腹手术还会导致肋间神经遭受影响,上腹部会出现严重的不适感[5]。另外,开腹手术后患者还存在较高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预后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同时开腹手术存在较大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的上升。对此,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可以微创方式实现治疗,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更快,并且手术创伤较小,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具备更加突出的优势,特别是预后与安全方面的优势明显。例如,腹腔镜手术在探查胆囊时具备更加突出的视野优势,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腹腔镜手术切口比较小,对于患者的损伤更加轻微,并且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较短,可以更好地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再如,应用气腹方式可以有效增大腹腔中不同脏器的距离,可以更好地完成腹腔探查,从而规避手术负面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胆结石,对于症状的控制作用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可以作为常规手术方案。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胆结石,对于胆结石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应激反应并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志龙,蒋厚文.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6-7.
[2]崔思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81-82.
[3]吴谦.比较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16(10):148.
[4]周传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33):59.
[5]陈俊宇,崔宇.柴芍疏肝利胆排石汤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1,43(4):34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