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07
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前所未有的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博大的世界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在这个村庄中处处有媒体,人人是记者,每个人都有可能运用各种媒介发布信息,也被称为自媒体时代[1]。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从事着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神圣职业,自然也成为媒体与民众关注的重心,我们不但需要在互联网收集学习专业信息,也有机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同时我们的工作也在民众媒体的监督之中。医护人员的执业行为与运用媒体的能力已经成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为了人类的健康,为了提升执业能力,为了护士神圣的职业信誉,需要共同学习新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自觉提高媒介素养及职业道德,做一位能向社会传达正能量的专业护理工作者。
1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
媒介素养与媒体传媒密切相关,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报纸传媒快速发展到现代的新媒体时代,世界各国人们走过了对各种传媒信息的接受、认识、识别、应用的历程,媒介素养教育也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发展,并在近十年开展于我国。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而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论坛、社交网站、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使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今也被称为全媒体时代[3]。网络信息使人人共享教育机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媒介成为独立的记者和媒体,发布自己的信息及对民众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和理解,于是,民众的新媒介素质不但是公民素质,也是一种法律和道德意识及社会责任。我国业内专家将新媒介素质定义为:主要指公众接触、解读和运用新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1]。
2新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媒介素养是21世纪的一种教育途径”,这是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在1969年提出的,媒介教育家帕斯托罗·基科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步骤:认知、分析、评估、表达,媒介素养包括了以下三种能力:理解传媒内容的能力;合理利用媒体的能力;利用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1]。世界媒介素质教育已走过了80年的历程,我们国家新媒介发展过于迅速,而媒介素质教育远落后于新媒介发展,对于即有媒介属性又具社会属性的互联网全媒体,海量信息真实性主要依靠民众主观判断意识,而普通民众在新媒介素养还十分缺乏,一些人甚至造谣或不发布不实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人们的辨识能力及从众心理。在一项媒介素养调查中,对“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核实报道能力”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公民媒介素质处于中等偏弱水平,媒介素质欠缺是阻隔人们认识事实真相的最大障碍。
目前,我们医务人员由于缺乏媒体的专业传播信息意识及能力,甚至在互联网发布抱怨及讥讽患者语言,这已经不是一个生物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医学伦理问题,绝大多数的医院暴力事件都是我们医者爆料出来的,医者缺乏反省与自我约束体制。在一些专业护士网络群里也有转发一些不良及毫无依据的伪科学信息,部分护士的网络语言苍白无力,缺乏积极向上的思维,负面影响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士临床职业热情及稳定性,而临床护士职业信念及正确人生观直接影响到对信息获取、辨析、净化、组织、利用的能力,无论在社会公民还是医务人员,媒介素养意识及培养对提升职业素质、向社会传达正能量,是从根源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医院走出应对医患关系紧张状态,培养新媒体时代高品质医务人员的重要工作。
3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医患关系的国际化
经济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的价值与健康理念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互联网搜索引擎使民众更多地运用网络媒体了解医疗信息,了解世界医疗服务,在他们不满意时通常会运用录音、录像、发微博、发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自造影响、博得同情。有调查研究显示[4],42%以上的用户会在社交网络上查找与医师、治疗、医药产品相关的信息,95%的人相信网络医疗健康信息,充分应用网络媒体学习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人一种生活工作的常态。不但医务职业者是这样,患者也一样具有这种运用媒介的能力,如一名医师发微博抱怨患者,遭到网民围攻,还是腾讯微博发起了“医师零距离”,引来上万人围观,直呼医者不容易,忽视了医师工作的艰辛。我们的患者不但自己采取很多机会及方式记录医护人员的治护问题,在投诉得不到满意结果时,会打越洋电话咨询求教外籍专家,如一位名医对肺里阴影的患者说:“可能是肺癌,也有可能是肺结核,也有可能是肺炎,要手术以后才能知道”,被发布网上,于是引来了是诊断金标准还是伦理沟通的网络大讨论。由此可见,我们医者要学会医患沟通,任何时候患者不理解,都是因为不会说话导致的沟通失败。
当下,医护人员从接触患者就会完全暴露在媒体之下,医护专业水平、治疗过程、抢救用药的合理性、对药物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陈诉的素质修养等,都成为评价及判断医务人员是否有错的依据。如一位癫痫病儿童抢救无效死亡了,患儿的爸爸从美国请来了癫痫治疗中心的博士后主任,并持有美国癫痫、神经内科、神经生理和睡眠医学专业证书的医师,协助参与医患沟通会。外籍专家代表家属质疑患儿死亡原因是癫痫发作还是窒息;质疑联用呼吸抑制剂问题、质疑抢救吸痰更换了错误体位问题,在庞大的沟通现场,对亡者家人尊重更重要,对丧亲者说一句道歉,道一声安慰更重要,主治医师的温和平静以理服人更重要,合理专业的解释更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家属及个人,而是国际化的媒体平台,没有基本的媒介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得而知!希波克拉底将患者的临床观察和道德观察交融一体,强调诊疗实务(医学科学技术运用)的固有风险,因而,医师必需明智和谦卑,而这种品德不是一日之功。
4新媒介素养提升要从医院管理者做起
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是知识及技术的领跑者,在医护群体的媒介素质培养中,医院的管理者要具有良好的新媒介素养。管理者要具有网络收集专业信息的意识及能力,能领先的获取专业领域的最新学术信息及现代管理信息,媒体素养及能力不足的护理管理者应尽快作出改变。这种改变应包括信息摄取的全部过程,要摒弃那种等着发文件、等着被培训的被动僵化的知识信息获取方式,努力使自己处于网络时代专业管理信息获取的最前沿。特别是一些管理者计算机能力滞后,有时国家及本系统新的规范标准已发表多日并已开始执行,部分医院管理者却还全然不知,仍在等待发文本资料,或者网络上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及实践文章,管理者却还在问文件在哪里。更麻烦的是管理者不学习,但这不等于护士不学习,不等于患者不学习,收集应用信息能力弱的管理就容易经验型管理,容易产生与临床护士缺乏交流、不尊重护士、没有创新,使护士对规范管理不理解及不快乐,护士队伍不稳定,导致服务质量缺欠及降低患者满意度[5]。所以,医院各级管理者,特别是新媒体意识及媒介素养不足的护理管者要尽快改变观念,因为病人及服务对象都是自媒体,不规范、滞后的管理就会导致上下关系被动,医患关系紧张,新媒介素质的培养及提升必须从医院各级管理者做起。
5新时代护士要尽快提升新媒介素养
5.1培养应用网络摄取知识信息能力现代病人服务需要专业知识与服务技能的完美结合,我们所接受的学历教育获得知识的有效周期越来越短,新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惊人,护士不但要了解所在专业新进展,还要掌握医疗、药剂、影像、检验、伦理心理等各科相关知识,因为接收信息的质量及数量直接影响到护士职业行为及专业状态,充分勤劳地摄取新知识是职业保鲜重要途径。我国护士队伍因公民健康事业需要在快速发展着,230万护士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学历与能力、资历与经验的对称是避免护士队伍泡沫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共享的新媒体时代,充分运用网络引擎学习、交流,收集专业知识信息,分享全球护理经验与教训,就要提升信息知识主动摄取的意识,训练摄取、整合周边知识的技能,这是新媒体时代最快捷有效的学习途径[6,7]。
5.2运用新媒体素养,提升护士职业信誉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相信护理永远是人们需要并受尊重的职业,美国盖洛普民意调查所公布的职业“诚实度和伦理度”排名显示[8],以护士为首的医务工作者赢得人们的交口称赞,盖洛普于2011年电话调查了1009名成年美国人,罗列了23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职业,询问人们对这些职业“诚实度和伦理度”的看法,结果发现,白衣天使受到最广泛的尊敬,5个美国人中,有4个认为护士的职业道德“高”或者“非常高”,只有2%受访者对护士评价不高,盖洛普说,在连续八年“诚实度和伦理度”调查中,护士均占据榜首。
在一家德国媒体近期进行的“德国最受尊敬的职业”调查中,“白衣天使”紧跟“消防员”排名第二,排在护士之后的依次为:飞行员、药剂师、医师、警察、农民、法官、气象预报员等[9]。在欧美部分国家甚至将“个人信誉”作为培养高级职业护士唯一的准入条件,在护士的职业素质、道德品质中,各书本均将护士的慎独、爱心作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护士在医院是与病人 接触时间最长的专业,也是将治疗用药与措施最直接用于病人机体的岗位,在创建病人满意、医师信任中,提升护士专业能力、职业责任感与社会认可度,此等均与新媒介素养相关。
总之,护士不但要提升学习识别信息能力,也要具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在医院网站、在各媒体中、在专业群体、在医患互动平台,除了向民众宣传健康知识,传达护士职业者的美好与辛勤呵护生命的正能量外,在新媒体时代知识与信息的海洋中,更要做信息的主人,做生命与健康的守护者,让自己快乐,让社会信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余秀才.全媒体时代新媒介素质教育[J].现代传播,2012(2):116-119.
[2]张瑞静.媒介素养研究诞生的历史背景[J].北方传媒研究,2009,7:96.
[3]苑心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甄选[J].新闻世界,2013(12):93-95.
[4]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M].上海出版集团,2003:76.
[5]周濂.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138.
[6]段京肃,杜俊飞主编.媒介素养导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76.
[7]周葆华,陆晔.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J].新闻记者,2008,4:12.
[8]牛道生.21世纪初澳大利亚基础教育发展前景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5:43-45.
[9]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87.
(收稿日期:2013-05-27)
(本文编辑 肖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