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标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 目的 分析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研究对象,运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方法对本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后的20例死亡患者中,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后生存时间最短的为8 d,最长的为4年零9个月,其中有10例在首次治疗半年内死亡,1例在治疗(0.5~1)年内死亡,3例在治疗(1~2)年内死亡,6例在治疗3年后死亡。110例患者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后3年的累计生存率为83.9%。并且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发生改变,以及基线CD4+T细胞计数变量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关系。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早期治疗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在必要条件下调整患者用药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生存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a)-0053-02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HAART)是艾滋病抗病毒史上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把不同作用原理的抗人免疫缺陷病毒药物联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功效[1]。进一步把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缺陷病毒载量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减缓病毒感染的进程,重新构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存质量[2]。为了了解艾滋病患者在实施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情况,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期间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取110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110例患者的入选标准都符合《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中的相关要求,排除儿童和孕妇患者。其中男71例,女39例;年龄范围:<30岁22例,(30~40)岁41例,(40~50)岁30例,≥50岁的有17例;婚姻情况:单身18例,已婚或者同居76例,离异7例,丧偶9例;感染病毒途径:输血26例,单采血浆3例,静脉吸毒5例,异性传播40例,同性传播26例,母婴传播1例,不详原因传播9例。
1.2调查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从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开始就进入研究组,研究结束时间为2013年3月31日。结局变量时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截尾值为患者在随访期间没有死亡,包括在治、停药以及终止治疗的患者。并收集所有患者进入研究组的时间、终止时间、基本情况、临床体征及症状、抗病毒治疗情况以及CD4+T细胞计数等各种信息。
1.3治疗方法
采用我国东北制药总厂生产的齐多夫定(zidovudine,ZDV,AZT):和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使用。这种治疗方法在体外对逆转病毒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高度活性。在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被细胞胸苷激酶磷酸化为三磷酸齐多夫定,后者能选择性抑制HIV逆转酶,导致HIV链合成终止从而阻止HIV复制。用量用法:剂量200 mg,3次/d,或者300 mg,2次/d。规格:胶囊:每胶囊剂100 mg。注射剂:200 mg/瓶。
1.4统计学处理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数据库,然后将其转化成Excel数据库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COX回归分析方法对本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在单因素分析中以P<0.01的变量与有实际意义的变量当作多因素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选取自变量。
2结果
2.1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时基线临床分期以及CD4+T细胞计数水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标准,110例艾滋病患者在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时有明确临床分期的为104例,其中59例属于Ⅰ期或者Ⅱ期,占56.7%;45例属于Ⅲ期或者Ⅳ期,占43.3%。110例患者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时,因为CD4+T细胞的数量减少是艾滋病患病时的明显特征,也是HIV病毒主要攻击的目标,所以对其中的100例患者实施CD4+T细胞计数检测得到最小值为0个/mm3,最大值为825个/mm3,平均为97个/mm3。小于等于50个/mm3有42例,(50~200)个/mm3有46例,≥200个/mm3有1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2.0%、46.0%、12.0%。
2.2 110例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
110例患者在随访观察期间终止时仍旧在治疗的患者有86例,占78.2%,死亡20例,占18.2%,停药3例,占2.7%,失访1例,占0.9%。当前仍旧在治疗患者最短时间达到2年,最长时间达到3年。在20例死亡患者中,实施抗病毒治疗以后生存时间最短的为8 d,最长的为4年零9个月,其中有10例在首次治疗半年内死亡,1例在治疗(0.5~1)年内死亡,3例在治疗(1~2)年内死亡,6例在治疗3年后死亡。110例患者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后3年的累计生存率为83.9%。
2.3影响患者生存情况的各因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后生存情况,本次研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各种变量,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婚姻情况、感染途径、首次抗病毒治疗方案、从确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到第一次实施抗病毒治疗之间的时间、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改变,基线CD4+T细胞计数、基线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等等各项变量进行分析,而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方案,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发生改变,以及基线CD4+T细胞计数变量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关系,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实施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分析可知,艾滋病患者男性远远多于女性,并且已婚或者同居的占大多数,大部分患者的年龄在(22~52)岁,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异/同性性传播[3]。根据国外医学专家[4]的研究可知:针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不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同时还会大大降低患者把病毒传染给伴侣的几率。所以,医院在积极开展艾滋病检测,及时干预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艾滋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并且这也是防止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对参加本次研究的110例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可知,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后生存时间最短的为8 d,最长的为4年零9个月,其中有10例在首次治疗半年内死亡,1例在治疗(0.5~1)年内死亡,3例在治疗(1~2)年内死亡,6例在治疗3年后死亡。110例患者首次实施抗病毒治疗后3年的累计生存率为83.9%。此次研究结果和国内相关专家[5]的研究结果相符。在死亡病例中,第一次实施抗病毒治疗在半年内死亡的患者占全部死亡患者的50%,并且在治疗(0.5~1)年以后,死亡病例呈现上升的趋势,治疗刚开始时死亡的病例较多这可能和发现病情较晚、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相关。在治疗(0.5~1)年以后,死亡病例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和治疗无效相关。
在本次研究中利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可知,基线CD4+T的细胞计数越高,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应较长,这和杨宗军[6]的研究结果吻合。同时,初步治疗方案的选取以及以后相关方案是否发生改变对患者的生存时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可能和刚开始实施抗病毒治疗时药物的种类不足相关,其治疗方案不可以完全依照需求来制定。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种类也不断增加,治疗方案个性化的选择空间也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因治疗方案不合适而带来的影响将会逐渐降低。但仍旧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生存情况,以便及时察觉其是否出现耐药情况,更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对艾滋病患者实施抗病毒治疗,早期治疗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在必要条件下调整患者用药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旧存在一部分患者病情发现非常晚,治疗也较晚,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治疗无效与处理不及时等现象。因此医院的医护人员必须提醒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并且在发现治疗失败以后,尽早地更换药物,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彭国平,李旺华.湖北省2715例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者生存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6(5):103-104.
[2] 李晓春,高丽.云南省澜沧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生存质量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8(7):136-137.
[3] 邱涛,刘晓燕.2005-2009年江苏省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4):135-137.
[4] Mari MK,Stephen JG,Alison GA,et al. Effect of early versus deferr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or HIV on survival[J].N Engl J Med,2009,36(18):815-816.
[5] 赖文红,喻航,周久顺.四川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生存时间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2(3):77-78.
[6] 杨宗军,韩妮妮.2006-2010年诸城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抗病毒治疗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0,4(12):85-86.
(收稿日期: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