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学病毒学论文范文,医学病毒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 投稿Leo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115次
  • 评分4
  • 24
  • 0

陈五一

来凤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恩施 445700

[摘要] 目的 分析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850例,回顾分析其肝硬化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乙肝家族史、HBeAg、HBV-DNA、抗HBe、抗-HCV持续阳性、饮酒、低蛋白饮食以及心理因素均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危险因素。结论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防控相关危险因素,阻断肝硬化进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26-02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进行性、慢性、弥漫性肝病,其病变将随着病程的推移而进展,发展至晚期时可出现门静脉高压、肝功能衰竭甚至是肝癌等,病死率较高[1]。近年来,临床关于病毒性肝炎后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收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肝硬化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850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的标准。其中,男性1213例,女性637例,年龄在26~82岁,平均为(52.4±12.3)岁。

1.2 方法

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形式、饮酒史、蛋白质摄入水平、损肝药物应用史、化学毒物接触史、吸烟史、心理因素、肝炎病毒感染时间等。对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均常规抽取2~3mL空腹血,以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者的HBV-DNA定量,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并以常规方法进行肝功能以及彩超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均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共有306例患者发生肝硬化,发生率为16.5%。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0.4%(248/1213),女性发生率为9.4%(60/637),男性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25岁发生率为1.2%(22/1850), 25~65岁发生率为10.4%(192/1850),>65岁发生率为5.00%(92/1850)。按照是否发生肝硬化进行分组,乙肝家族史、HBeAg、HBV-DNA、抗HBe、抗-HCV持续阳性、饮酒、低蛋白饮食以及心理因素均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危险因素(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转归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部分患者将发展成为肝硬化。近年来,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肝炎病毒类型、饮酒、负性心理、乙易感家族史、肝炎病毒基因型等均是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感应化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能够独立或者共同作用而促进病毒性肝炎后发生肝硬化[1-2]。

3.1 肝炎病毒与肝硬化

目前,临床研究证实,HBV是肝炎患后发生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HCV感染与肝纤维化具有密切关系。HBV以及HCV感染均可引起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变,目前,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HBV感染以及HBV与HCV重叠感染占主要地位[3]。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资料显示,HBV以及HCV感染均是引发慢性肝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HBV以及HCV持续复治将导致肝病发生慢性持续,并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特别是对于HBV与HCV两者重叠感染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肝病慢性化以及重型化,并逐渐发展成为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严重时甚至发展成为肝癌。故认为HBV、HCV感染以及乙肝家族史可能是肝硬变以及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1-3]。本研究结果亦显示,乙肝家族史、HBeAg、HBV-DNA、抗HBe、抗-HCV持续阳性均是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因素,特别是HBV-DNA的相关性最强。

3.2 年龄、性别与肝硬化

目前,相关研究显示,年龄及性别亦与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资料显示,31~60岁是肝炎后肝硬化的高发年龄段,约占77%左右,且25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的发病率相对较低,本研究亦显示,25~65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显著高于25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的发病率。此外,相关研究显示,年龄是影响HCV感染是肝炎进展的重要因素。其感染的年龄越小,发展成为肝硬化的时间也将越长,肝硬化几率也就越低[3]。有研究报道显示,性别与肝硬化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亦显示,男性发肝炎肝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可能是由于25~65岁龄段、男性患者的社会活动较多,酒精消耗量较大、社会压力较大等因素所致[4]。

3.3 饮酒以及营养不良与肝硬化

近年来,诸多实验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酒精能够促进酒精性肝病以及肝硬化的发生机发展。且饮酒时间越长、饮酒量越大,肝病自然病程将加重。尤其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对于乙醇非常敏感,极易发生酒精中毒而加重慢性肝炎,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2-3]。此外,还有研究显示,酒精以及营养不良两者共同作用是造成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低蛋白质、高脂等均可能导致肝病加重,营养不良可能导致肝损伤加重[5]。本研究亦显示,饮酒以及低蛋白摄入量(<50g/d)均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3.4 心理因素与肝硬化

近年来,心理因素对于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抑郁、焦虑等不良刺激均可能导致肝病症状加重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证实,在受到病毒入侵以后,病毒性肝炎将发生生物性应激,并出现心理应激,当心理应激较为严重时,将严重影响病情康复甚至加重病情。本研究资料显示,负性心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肝家族史、HBeAg、HBV-DNA、抗HBe、抗-HCV持续阳性、饮酒、低蛋白饮食以及心理因素均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危险因素,应鼓励患者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戒酒、积极进行婚前检查、注射乙肝疫苗、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及时进行保肝治疗并保持心理状态良好或者试试心理治疗等,对于降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孟晓丹,向国卿,贺小虎,等.肝硬化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178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17):1880-1884.

[2] 郑盛,刘海,殷芳,等.肝硬化患者768例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20-23.

[3] 王赛,曾亚.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989-991.

[4] 杨帆,姜巍,董晓平,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的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4):671-675.

[5] 李红艳.84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2):628-629.

(收稿日期: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