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啟伍
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神经内科,安徽铜陵 24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卒中相关性肺炎 (SAP )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观察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该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其中35例发作为SAP组,115例未发生SAP作为非SAP组,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房颤、卒中类型、意识障碍、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使用、吞咽困难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其与SAP发生的关系,同时观察对SAP患者进行痰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房颤致大面积脑梗死、卒中后球肌麻痹(吞咽困难)、气管插管/切开、呼吸机使用等均为SAP发病的高危因素。SAP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20例,主要以痰培养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的条件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30.00 %)、大肠埃希菌(15.00 %)、铜绿假单胞菌(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也不少见,其他如肺炎链球菌及致病性真菌感染相对少见。结果 显示其中药敏革兰阴性杆菌对舒巴坦/头孢哌酮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耐药性低。结论 SAP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对防治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病原菌
[中图分类号] R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5(a)-0052-03
[作者简介] 许啟伍(1969.12-),男,安徽铜陵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重病脂血急。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等都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而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肺炎的患者占7%~22%[1]。2003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概念由Hilker等[2]提出。 2010年我国制定了SAP诊治专家共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诊断及危险因素等给予详细的阐述。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150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探讨SAP相关病原菌、危险因素的特点以期对SAP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的150例脑卒中患者, 其中,男72例,女78例;年龄45~85岁,平均(63.3±8.2)岁。在入组患者中,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48例,房颤35例,高血压112例,经头颅CT和MR证实,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在150例患者中出现咳嗽、咳痰及发热者有35例。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符合中国专家共识组于2010年提出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标准[3],具体如下:脑卒中发生后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合并2个以上临床症状:新出现的咳痰、咳嗽,伴或不伴胸痛,并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热≥38 ℃;外周血白细胞≥l0×109 或≤4×109,伴或不伴核左移;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排除同时某些与肺炎表现相近的疾病如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栓塞及肺结核、肺部肿瘤等。
1.2方法
该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脑卒中类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如缺血性脑卒中采用TOAST分型进行抗血小板、调脂、抗凝、适当扩容及脑细胞保护等综合治疗。出血性卒中采用常规外科或内科治疗。治疗约2周。统计分析SAP组35例患者和(SAP组)115例非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如脑卒中类型、年龄、糖尿病、意识障碍、基础肺部疾病等。均对SAP组患者进行痰培训+药敏检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 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分析 。
2结果
2.1SAP发病率
该组150例患者中35例发生SAP,发生率为23.33%。
2.2单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SAP 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房颤、气管插管/切开、吞咽困难、呼吸机使用及意识障碍,除此之外,不是引发SAP 发病危险因素有性别、卒中类型及高血压。见表 1。
2.3多因素Logistic分析
SAP相关因素使用Logistic进行分析,研究发现,SAP 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房颤、糖尿病、卒中相关的球肌麻痹(吞咽困难)、气管插管/切开、年龄≥70岁、呼吸机使用及意识障碍等。见表2。
2.4 SAP病原学特点
35例SAP患者中共培养出菌株20例,主要以痰培养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的条件致病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30.00 %),大肠埃希菌(15.00 %)、铜绿假单胞菌(15.00%)。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也不少见,其他如肺炎链球菌及致病性真菌感染相对少见。见表3。其中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性低,并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3讨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据报道,在1个月内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死亡率是无肺部感染患者的3倍[4]。该组150例脑卒中患者中,35例发生SAP,发生率为 23.33 %。与据相关文献报道(2.4%~53.6%)相一致。通过对SAP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①年龄是SAP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文献报道,SAP 发生率超过65 岁的老年患者其年龄每增加1岁,就增高2%[5],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为 70 岁或以上的比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下的其SAP 发生率高。该次研究认为,主要与患者年龄越大,且体液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减退,免疫力越低尤其是肺功能下降明显, 机体脏器功能越差,其次患者的黏膜纤毛摆动能力开始逐渐减弱,患者的吞咽功能也开始减退,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下降,咳嗽反射的灵敏度也开始下降,加大了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预防呼吸道感染十分重要。②引起 SAP 的重要原因还有糖尿病及房颤等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脂肪代谢及糖紊乱,乳酸堆积、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异常加重了机体防御机能减退,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肺微血管也会发生类似病变[6];同时高血糖对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降低了免疫功能,对细菌的清除能力下降。房颤患者,易在二类瓣等处形成血栓,致使脑大面积梗死[7],血栓脱落易引起脑栓塞,这些患者脑水肿同时,常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易出现出血性转化及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长,病情严重,所以,也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③引起 SAP 的重要原因还有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易发生误吸。脑卒中后老年患者出现喉腔黏膜萎缩球肌麻痹,感觉减退,吞咽反射降低,咽缩肌活动减弱,易使口腔内分泌物及食物倒流入气管引起误吸,患者咳嗽反射减弱,误吸后不能有效清除,吸入量较大时可引起急性化学性吸入性肺炎。意识障碍的患者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导致舌后坠且脑组织损伤严重,自主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应均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及时排出,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意识障碍的患者常伴有颅内压增加,易引起细菌易繁殖,神经源性肺水肿,而且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呕吐,增加了误吸的机会[8-9]。气管插管、切开及使用呼吸机也是引起 SAP 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切开的患者病原菌会通过咽部的分泌物吸入到达肺部,从而造成下呼吸道黏膜受损,进而提高SAP的发生率,另外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呼吸道黏膜正常的屏障及防御功能丧失。躁动患者镇静药物的使用使患者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咳嗽反应减弱甚至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10]。
Leroy 等[11]研究为期 9 年的临床结果表明,引起吸入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尤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约占40%,混合感染为1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 29%,该组研究结果表明,阴性杆菌也处首位,但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可能与区域、人种及抗生素的滥用相关。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单纯真菌感染最少,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耐药性低。
综上所述,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多,病原菌复杂,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病死率,但目前尚缺乏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分层,以及严谨科学的治疗方案,所以从上述危险因素来看,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Sarah Hoffmann等[12]A2DS2评分系统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中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但需要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对于已经发生SAP的患者临床上应引起重视并应加强护理,合理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防治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于样本例数相对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将加强动态观察,以了解以上因素的远期影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雷瑜,胡秀兰.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中国卒中杂志,2010,5(5):394-397.
[2]Hilker R,Poetter C,Findeisen N,et al. Nosocomial pneumonia after acute stroke: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al intensivecare medicine[J].Stroke,2003,34(4):975-981.
[3]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组.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2):1075-1078.
[4]黄茳祾.脑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97-4399.
[5]章凤珍,葛东方.脑卒中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56-57.
[6]徐伟,李辉萍,宋治,等.卒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08,3(4):255-258.
[7]封靖,杜明艳,张瑞华,等.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4):83-84.
[8]张敏,于金美,卢万俊,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特点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4):32-34.
[9]刘庆华,林殿杰.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治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2):92-95.
[10]雷梅芳.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319-320.
[11]Leroy O,Vandenbussche C,Coffinier C,et al. Community-acguired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intensive extre units.Epidemiological and prognosis data[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7,156(6): 1922-1929.
[12]sarah Hoffmann,Uwe Malzahn Hendrick Harms,et al. Development of a clinical score(A2DS2) to predict pneumonia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12(43):2617-2623.
(收稿日期:201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