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保健医学论文范文,保健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微信里的微健康,你信吗

  • 投稿玛丽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984次
  • 评分4
  • 56
  • 0

李翔

您看到过朋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养生信息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随着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微博等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各式各样的“微健康”信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仿佛只要按照微信、微博转发的健康知识去做,不需要医生,不需要打针吃药,一切病痛、养身、美容方面的烦恼都可以迎刃而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出处不明的“微健康”信息大部分缺乏科学依据,盲目相信反而会造成健康隐患。

当心微信传播伪健康

据搜狐健康的一项调查,43.75%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获取健康资讯。许多人对那些“健康小贴士”、“怎么吃更健康”以及一些“健康小偏方”等信息,虽然有时也搞不准可信性,但抱着多注意总比不注意强的想法,“姑且看之,姑且传之”。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细察这些微信的来源,不难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来自互联网,不少人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感觉有价值就立即转发。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许多人在自己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在健康科普价值的判断方面却不一定权威。不少“微健康”的传播者本身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不高。盲从、随意地按下“发送键”,让一些“伪健康”的信息乘机泛滥。比如微博上曾流传甚广的“隔夜菜致癌”等说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早就进行了“辟谣”,但微信“朋友圈”里仍在流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认为,一些“食品相克”的说法也是典型的网传误区。“我解释几百次了,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并无依据,真是最难绝种的不实传言”;某医院营养师表示:我接触过太多不靠谱的信息,一些前来问诊的病人也是因为听信了不正确的饮食指导,造成身体健康隐患。

对“微健康”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新浪微博用户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健康养生”,竟然出现了上百万条搜索结果,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帖子充斥眼球。其中多数账号的标签为“健康养生保健常识”,其内容有诸如“糖尿病奇方”、“神奇的民间秘方”、“中医养生八大奇方”、“如果癌症吃了就不会死”等等,这些帖子在微博、微信、QQ空间上被转发的数量非常惊人,由此可见网友们对这些健康养身类帖子信任的疯狂程度。

紧跟生活热点是健康类微博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比如秋季将至,微博上就开始流传各种秋季养生方法。“立秋后天气干燥,饮食上要饮食有度”,这些秋季养生的妙招在微博上的转发量都非常大;其次还有生活和饮食习惯,像“空腹不能喝牛奶”、“隔夜菜致癌”等微博上流行的说法已经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保健准则。另外,譬如一些“如何做到怎么吃都不胖”、“教你怎么吃变白”等美容瘦身方面的帖子也受到不少爱美人士的青睐。

微信科普的效果不容忽视。首先,它是在朋友和熟人圈里传播,依托朋友们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其次,微信科普知识以较高的速率在传播,几乎每人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朋友,经过连续不断的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放大。再次,微信科普贴近实际,大都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面对海量的健康信息,作为普通大众,是否能用心甄别是贴心的“微健康”还是不靠谱的“伪健康”呢?

健康科普知识看似短小,却关系到人们正确健康素养的形成,乃至正确健康行为的建立。对于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类健康信息,大众在按下“发送”键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秘方、验方,宣称立即见效、包治百病的,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盲目传播。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他们怎么知道的?信息源很重要。一条科学的健康信息一般都会标明信息出处、作者的身份与资质、信息发布时间等,对于那些不能判定信息来源、只是基于个人观点或别人经验的信息,不要轻易传播。尤其是那些口气绝对、统一的说法通常是不科学的。

科学传播提升“微健康”含金量

微信传播科学知识,优势在口碑式传播,渠道快捷;其劣势也在于口口相传,缺乏专业性,容易走偏。因此,如何在保护微信科普热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利用这个高效的传播平台开展科学、正确的健康科普工作,应成为公共卫生部门和科技部门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当务之急是组织科普专家,按照微信传播的规律,筛选一批科普知识来“供给”微信平台,从源头上保证科普知识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微信科普大赛等活动,将微信科普纳入各级科普活动,引导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正效应。同时,建立科学的信息研判和舆情引导机制,以确保在某种错误信息流传时,科学权威的声音能够及时“发声”,以提升“微健康”的含金量。

(编辑/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