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概述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294次
  • 评分4
  • 39
  • 0

黄丽群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

【摘 要】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进行了阐述,并且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找出了具体原因及治疗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UC;肠道微生态;机体免疫;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约为5-12/10 万,且流行病学文献资料分析提示UC 的发病率和癌变率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其病因学研究发现:UC是由感染、免疫、遗传、精神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肠道菌群、宿主遗传易感性和机体免疫因素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有关[3] ,本文将就UC 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及机体免疫方面进行总结,并就中医对UC 的认识进行阐述。

1 肠道微生态与UC

众所周知,人体有四大储菌库,其中以肠道为首。人体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内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man 等[4] 运用基因测序技术得知正常人体内至少有5600 个菌群,大约有1000 亿个肠道细菌。这些细菌大致分为三类: 专性厌氧菌,包括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梭菌属、消化球菌等;兼性厌氧菌,包括肠球菌、肠杆菌等;过路菌,包括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5]。这些细菌承担着生物拮抗作用,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以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维持了肠道微生态平衡;还参与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抗衰老作用[6]。近年来,许多实验均证明肠道菌群和UC有着密切的关系。

1.1 实验主要检测对象

UC 患者的粪便、UC 患者的肠道黏膜、小鼠的肠道黏膜。

1.2 实验主要方法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涂片进行粪便菌群分析、粪便菌群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肠道菌群DNA 指纹图谱技术包括:单链构想多态性技术(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以及ERIC(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PCR指纹图谱技术等。其中DGGE 是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7]。

1.3 主要结论

1.3.1 UC 患者的粪便检测

主要研究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首先,大多实验表明UC 患者肠道细菌多样性减少。吴瑞丽等[8]应用ERIC-PCR 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检测发现UC 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度降低,与单佩英[9] 通过细菌培养方法结果一致;王志红等[10] 运用基因扩增技术(ERIC-PCR)证实UC患者存在较单一的肠道优势菌群。其次,细菌数量问题上,肖修玲等[11] 运用细菌培养法发现UC 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肠球菌增多,与崔熠[12] 选择性培养法所得结果一致,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实验的主要观点,但是也存在个别差异。单佩英[10] 的实验UC 患者肠球菌并未检出。白鹏等[13] 用细菌16SrDNA 荧光定量PCR 法发现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无明显变化。宋美茹[14] 等应用PCR定量检测发现UC 患者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争议的出现可能与操作者的操作熟练度,实验方法等不同有关。此外,崔熠[13] 通过研究还发现UC 患者肠道内存在11 种乳酸杆菌,其中有4 种减少,分别为:L.crispatus ,L.fermentum,L.gasseri,L.salivarius。有 2 种增多,分别为:L. delbrueckii,L.paracasei。这提醒我们,乳酸杆菌在属的水平总量虽然在减少,但在种的水平有些在减少,有些反而在增加,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1.3.2 UC 患者肠黏膜检测

刘伟等[15] 应用荧光PCR 法检测发现UC 患者正常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无明显变化,病变肠段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增多。与孙勇等[16]细菌培养结果一致。

1.3.3 UC 小鼠模型检测

任科雨等[17] 应用细菌16SrDNA 的PCR-SSCP 技术对UC 小鼠模型检测发现菌群多样性减少, 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多。

从UC 患者的粪便、UC 患者的肠黏膜、UC 小鼠模型三个方面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均倾向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减少,说明这几种细菌的变化和UC 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UC 提供的依据。

2 机体免疫与UC

关于UC 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目前较多是从细胞因子方面开展。细胞因子是指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统称,介导多种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18]。细胞因子包括了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二者在UC 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1 促炎因子

与UC 相关的促炎因子主要有IL-1、IL-6、IL-8、TNF-α 等,多由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产生,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IL-1 包括了IL-1α 和IL-1β, 其中的IL-1β 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来刺激其他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产生,诱导抗原提呈细胞及细胞表面的免疫分子表达,同时为T淋巴细胞活化提供了第二个信使,促进B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从而介导免疫球蛋白的分泌,激活补体,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过程。李进等[19] 通过UC 小鼠模型结肠组织的荧光定量PCR 检测发现UC 模型小鼠的IL-1β 明显高于对照组。Rachmilewitz D 等[20] 在UC 患者中发现:活动型UC 病变部位的IL-1β 明显高于正常部位。

IL-6 活化的T 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使B 细胞前体成为产生抗体的细胞;和集落刺激因子协同,能促进原始骨髓源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功能。厉洁等[21]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UC 患者IL-6 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IL-8 是由Th1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 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TNF-α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在肠黏膜局部发挥作用。王觅柱等[22]通过放射免疫法(RIA) 检测发现UC 患者IL-8、TNF-α 的含量明显升高, 提示IL-8、TNF-α 在UC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2.2 抗炎因子

与UC 相关的抗炎因子主要有IL-4、IL-10、IL-13、TGF-β1 等,主要由T 细胞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IL-4 主要由T 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促进B 细胞的增值和分化,Ig 的类别转换和T 细胞的增值。IL-10 主要由单核细胞、B 细胞、T 细胞、上皮细胞等产生,抑制前炎症细胞因子产生,抑制T 细胞产生IL-2, 抑制抗原特异性T 细胞的激活等;IL-13 由激活的T 细胞,肥大细胞等产生,刺激B 细胞的增值分化,IgE 的类别转换因子,刺激ICAM-1 和VCAM-1 的表达;TGF-β 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抑制免疫活性细胞的增殖,抑制淋巴细胞的分化,抑制PBMC 中IFN-γ 和TNF-α 的产生等。

庞艳华等[23] 通过RTPCR 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发现:中重度UC患者IL-4 和IL-13 的肠黏膜表达明显下降,轻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高伟等[24]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UC 患者结肠黏膜中IL-10、IL-13 的表达降低, 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胥靖域等[25] 对UC 模型小鼠肠黏膜检测发现TGF—β1 明显升高,且程度与病情越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这与王觅柱等[22] 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3 中医与UC

UC在中医上被归于 “泄泻”、“痢疾”、“腹痛”、“肠风”、“脏毒”及“肠澼”等范畴。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血瘀、痰浊等本病病位在大肠,涉及脾、肝、肾、肺诸脏。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脾虚失健为主要发病基础,饮食不调、情志不畅是主要发病诱因[26]。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7] 将溃疡性结肠炎分为六大证型: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阴血亏虚证。针对UC 不同的中医证型,学者们从个人经验、免疫学水平、中医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中医辨证治疗UC 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陈剑明等[28] 通过个人经验得出UC 涉及的症候名称20 个,常见证候是大肠湿热、脾气虚、肝郁脾虚、脾胃虚弱和脾肾阳虚证。在此基础上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 6 个,病性类证候要素 11 个。出现较多的病位类证候要素是脾、大肠、肝、肾、胃, 病性类证候要素是气虚、湿、热、阳虚、气滞。活动期大肠湿热的分布较缓解期明显增多,而缓解期则多见脾胃虚弱、脾气虚和脾肾阳虚证;缓解期的病位多在脾、胃、肾,活动期病位多在大肠,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吕永慧等[29]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杨立春等[30] 在免疫学水平对不同证型UC 患者的IL-6、IL-8 水平进行检测发现:UC 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湿热内蕴证最多,阴血亏虚证最少,实证IL- 6、IL- 8 水平较虚证、虚实夹杂证高,故IL- 6、IL- 8 可为中医辨证分型,尤其是在虚实辨证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为UC 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更多更有力的依据。此外,在UC 的中医治疗方面,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就。谢光平[31] 运用清化活血敛疡法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豁膜组织病理炎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柳氮磺毗睫肠溶片保留灌肠)。吕利亚[32] 在口服美沙拉嗪(艾迪莎)基础上加灌肠汤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与UC 发病机制相关的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免疫学主要研究内容,以及阐述了中医对UC 的认识和治疗现状。总结内容告诉我们,尽管很多学者已经在UC 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关于UC 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等待后来者去解决,我们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现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扩大研究范围和样本量,精确研究方法,尽快尽早明确UC 的相关病因、病机、找到UC 治疗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Russel MG.Changes in the incidence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whatdoes it mean?Eur J Intern Med2000(11):191-196.

[2]Jiang XL,Cui HF.An analysis of10218 ulcerative colitis casesin China.World J Gastroenterol2002(08):158-161.

[3]Podolsky DK.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N Engl J Med,2002,347(6):417-429.

[4] DETHLEFESENL,HUSES,SOGINML,et al.The pervasive effect ofan antibiotic on the human gutmicrobiota,as revealed by deep16SrRNAsequencing [ J ] . P LosBiol,2008,11(6):e280.

[5] 贾文祥, 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 王春敏, 李丽秋.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2(8):760-762.

[7] 廖炀, 刘作义. 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肠道菌群检测分析的研究现状[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9,21(3).

[8] 吴瑞丽, 孙自勤.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结构 ERIC-PCR 指纹图谱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9):789-801.

[9] 单佩英.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D]. 大连: 大连医学大学,2012.

[10] 王志红. 几种肠道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DNA 指纹图谱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11):1326-1332.

[11] 肖修玲,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论著与血TNF-α、内毒素水平的关系[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64-1368.

[12] 崔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中11种乳杆菌的分析[D]. 武汉: 中南大学,2012.

[13] 白鹏, 吕愈敏, 顾芳. 细菌16S rDNA荧光定量PCR 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7):566-571.

[14] 宋美茹, 姚萍.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定量检测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大肠埃希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属的变化[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2,24(3):239-243.

[15] 刘伟, 刘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与病变肠段肠道菌群比较[J]. 湖北名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2011,28(1):4-6.

[16] 孙勇, 丁彦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与病理变化关系的探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26-28.

[17] 任科雨, 勇春明. 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指纹图谱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9):894-897.

[18] 陈慰峰, 医学免疫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9

[19] 李进, 杨锐.IL-1β、IL-10 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表达[J] .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12):41-44.

[20]Rachmilewitz D,KarmeliF,ShteingartS,etal,Immunostimulatory oligo-nucleotides inhibit colonic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in ulcerativecolitis[J].Inflamm Bowel Dis,2006(12):339-345.

[21] 厉洁, 曲海霞.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黏膜中IL-6、IL-23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胃肠病学,2011,16(3):164-166.

[22] 王觅柱, 党彤.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IL-8 TNF-α 和TGF-β1 的表达及其意义[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6):641-644.

[23] 庞艳华, 郑长青.IL-4 和IL-13 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14(4):410-413.

[24] 高伟, 司雁菱.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IL-10、IL-13表达变化及意义[J] . 山东医药,2010,50(11):80-81.

[25] 胥靖域, 顾三元.TGF-β1 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7):1-2.

[26] 闻新丽. 中医诊治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浅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

[27]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2009)[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5):527-532.

[28] 陈剑明, 张声生. 基于经验辨证的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临床研究[J]. 北京中医药,2011,30(6):418-421.

[29] 吕永慧, 丛龙玲.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4):450-452.

[30] 杨立春, 吴芳. 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6、IL-8 水平的研究[J]. 新疆中医药,2012,30(3):11-14.

[31] 谢光平.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理论运用及效果[J]. 中医中药,2011,18(18):122-123.

[32] 吕利亚.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 例[J]. 内蒙古中医药,2011,31(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