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老年医学论文范文,老年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冬至大如年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346次
  • 评分4
  • 46
  • 0

文/马 莹

图/王 云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过冬至节的内容很丰富: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汤圆、冬至年糕的习惯。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冬至节令食文化。

旧时老北京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家家食之,以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每年冬至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到,饺子俏。每年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张仲景辞官返乡的路上,正值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百姓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也就是现在的“饺子”。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江南一带的传统习俗,吃了“冬至圆”,有象征团圆及添岁之意。冬至吃的菜包,是用糯米磨成粉和熟烂的鼠曲蓬蒿等物,揉合成面皮,里面包笋丝、豆干、菜脯等,成半月形,是自古以来祭冬之物。冬至的清早,家庭主妇必须早起“浮圆子”(用糖水煮汤圆)、“炊菜包”(蒸菜包),并准备祭拜神明、祖先。

冬至吃年糕是江南尤其是杭州地区的习俗。每逢冬至,要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之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

冬至在饮食养生方面要特别引起重视。从冬至之日起,进入数九寒天,此时应注意保暖防寒,少生疾病。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应多吃些御寒食物,如海带、紫菜、菠菜、大白菜、玉米、藕、胡萝卜、山芋、百合、羊肉、牛肉等,这些食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肉丝年糕

原料猪肉,年糕,韭黄,葱、姜丝,辣椒丝,蛋清,绍酒,酱油,胡椒粉,淀粉,精盐,白糖,醋,油,香油。

制作猪肉洗净切成丝,用绍酒、蛋清、酱油、胡椒粉,淀粉上浆;韭黄择洗干净控干水切断;年糕切片。锅内放水,烧开后,放入年糕,稍微煮软,捞出备用。另起锅放油,烧热后放入肉丝,辣椒丝,葱、姜丝,绍酒,酱油煸炒,加入精盐、糖,放入适量汤,烧开后放入年糕略炒散,入韭黄翻炒均匀,淋入醋、香油即可出锅盛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