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补气药结合医药治疗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补气药结合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观察组,仅采用西医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LVEF值、末端脑利纳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4周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总疗效率、中医证候积分、LVEF值、末端脑利纳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补气药结合西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补气药;中医;益气;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造成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异常改变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其患病率持续升高[1]。2003年流行病学报告提示我国35~74岁的成人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国外的心力衰竭患病率为1%~2%,并且心力衰竭的预后较差,具有高病死率,是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2]。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优势已被医学界所认同[3]。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特征确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而本虚以气虚为主,因此临床上多使用补气类药物进行益气治疗,已取得一定的疗效[4],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为进一步探究和验证补气类药物结合西医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15年1月—2018年12月间在本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筛选2015年—2018年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纳入标准:符合心力衰竭诊断(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1]中慢性肾衰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时间在1个月以上;签署自愿协议。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脑、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对所用中药过敏者;病史不全或者不配合治疗者。两组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强心、利尿、扩管与ACEI类药物治疗以及饮食、活动的一般治疗,参考2018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遵医嘱以及医生指导服用补气类中药(如人参、五指毛桃、黄芪、大枣等中药汤剂)、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等)以及补气类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评估标准
1.3.1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显效:心力衰竭症状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心功能<1级;恶化:心功能恶化≥1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人数×100%。
1.3.2评估方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血监测患者的NT-pr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法检测患者的LVEF值。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对患者的症状的有无轻重进行赋值计分,从而得出中医证候计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和LVEF值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和LVEF值具体如下,见表3。经过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都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LVEF值都有明显的升高,且观察组的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高,预后差,年病死率高[6]。目前的西医通过利尿剂、扩管药物等进行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以保守治疗为主,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需要进一步提升[1]。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因此逐渐显出优势,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发展[3]。在中医的经典文献中并没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名称,而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分型并不统一,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趋于一致[6]。慢性心力衰竭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功能障碍。而从中医角度上,基本病理变化表现为心气不足、心气阴两虚,日久累及肺脾肝肾,从而引起其他的病理变化,如气虚血瘀和痰浊水饮内停[7]。总结来说,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6]。袁野等人通过回顾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的进展,提示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仅可以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西医医学的毒副作用[8],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肾衰基本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模式之一[3]。丁邦晗[9]教授提到,从辨证角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病程长,“缓则治其本”,心力衰竭之本在于心气不足,故强调以补气为先,兼顾温阳、活血、祛痰和利水,补气以补肺脾之气为主,而对于温阳利水一般只在心力衰竭末期或者重症时使用。而张鼎顺等[10]认为应根据不同心力衰竭类型以及患者自身的基础性疾病而使用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但是多含有补气成分。因此,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添加补气类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治疗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补气药物结合西医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一使用西医疗法,中医证候的平均积分和NT-proBNP水平也明显更低,以及LVEF值明显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何志良等人[4,11-12]采用补气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一致,证明补气类药物确实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肌功能。NT-proBNP水平的下降对心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断心力衰竭的关键进程的发展[12]。LVEF值升高则提示心功能有所改善。本研究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但由于病例数较少不能排除中药的可能的副作用。另一方面补气类药物种类繁多,用法用量方面需要临床医师根据具体病症斟酌,且多联合使用,故部分药物缺少循证医学证据,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综上所述,补气类药物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联合西药使用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心力衰竭类型、病情变化以及自身身体状况进行调整补气类药物的种类含量[7,10]。
4小结
综上所述,补气药物结合西医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或者缓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中医药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思路,但需要更多标准化的临床研究,进一步完善临床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用药规范和治疗方案。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789.
[2]周京敏,崔晓通,葛均波.中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12):1018-1021.
[3]张宁,陈少军,董致郅,等.心力衰竭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590-592.
[4]薛鹏,单亚娟,谢桂香.益气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对NT-proBNP、maxEav、LVEF的影响[J].新中医,2018,50(10):52-55.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8-112.
[6]张碧华,杨莉萍,唐鹏.慢性心力衰竭与中医相关病证的渊源与发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8(5):633-635.
[7]孟媛,毛秉豫,韦汉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慢性心力衰竭辨证论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1(6):474-477.
[8]袁野,范增光,王岩.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7,34(5):128-131.
[9]丁邦晗,吴晓新,刘云涛,等.“金三角”之下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策略[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004):436-437,456.
[10]张鼎顺,李文昊.姜德友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5):424-426,430.
[11]何志良,高江宝,甄杰武.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7,45(4):79-82.
[12]李海良,张克清.参芪复脉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9,40(2):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