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嵊州市马寅初中学 陈 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教育的本质包含着 “教书育人”。必要的德育渗透,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化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道德思维。
一、深入钻研英语教材,细心挖掘德育潜质
无学之德无根,无德之学无魂。比如:高中学习第一单元Book1 Unit1就以Friend和Friendship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什么是好朋友,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Book1 unit2的中心话题是“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可挖掘爱国主义这一德育教学点,引出汉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这一话题。现在国外学汉语的人是越来越多,学汉语热折射出的是我国的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这能极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利用Book 6 unit4“Global warming”中提到的全球变暖来进行环保教育。由Book3 Unit1的话题“Festivals”中提到的节日扩展到“Thanksgiving Day”来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心存感激,积极面对生活,珍惜生命,甘于奉献。还有如对待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观念(Book6 A healthy life),小到日常生活的文明礼貌“Good manners”, 生活习惯“Healthy eating”,学会分享(Book7 Sharing)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明辨是非善恶,珍惜青春和生命,并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断的奋斗。
二、利用语言学科优势,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美的典型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和诱导的力量。利用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去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孩子的爱心及社会责任感。在学习“Festivals”(Book3)时,让学生思考节日的共同之处。让学生参考以下内容:Festivals help us to Forget our work and relax for a while; Entertain ourselves and enjoy life; Show respect to the dead and our ancestors; Thank the God for the harvest; Inspire ourselves to bring hope and good luck; Value customs and cultures; Admire some famous people; Love our family and friends.
给出的参考答案如果把首字母连起来就是festival这个词,这可以引起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学生便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归纳、总结、深入挖掘国内外节日的共性,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接着提出近几年来过洋节越来越流行,让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国外的节日和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深入讨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理解尊重他国文化,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结合“Women’s Day、Mother’s Day、Father’s Day、Teachers’ Day”等节日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用英语向长辈师长祝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让他们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
三、有机整合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提升英语教学“教书育人”的效果
首先,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发掘并有机整合蕴涵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切不可脱离教材,空洞地说教。比如,我们可以利用Book7 Unit1“Living well”中提到的Marty 身残志坚的故事以及Book1 Unit5中提到Nelson Mandela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Mandela为了心中的理想,战斗不止,不惜以自由为代价,在监狱度过许多年,这样的豪情能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通过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把自我修养、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找到德育的生发点,不露痕迹地进行心理暗示,使学生把老师所讲的道理内化为自身需要,不断鞭策自己。比如Book4 Unit1(Great Women),通过对一系列伟大女性的学习,对学生尤其是女生的自信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激励作用。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7)[M].
[3]姚瑞兰.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