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英语论文范文,中学英语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测试的积极作用

  • 投稿色系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634次
  • 评分4
  • 69
  • 0

河南濮阳油田一中 戴启航

测试只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使学生了解自身知识或能力获得程度的一种手段。有测试的教育绝不等同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并不排斥测试。英语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使测试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英语教学离不开测试

(一)从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的关系方面分析,英语教学需要测试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方面,测试既为教学服务也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学实践又为测试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使测试更符合教学需要,更科学。所以,作为检验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语言测试要适应教学的需要,纠正“不好的”教学法,扶植“好的”教学法。因而,英语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是需要测试来检验和促进的。

(二)从人脑的记忆规律方面分析,英语教学需要测试

记忆心理学研究发现,测试不仅是评价先前学习效果的手段,它还可以改变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与简单的重复学习相比较,学习过程中进行一次或几次不给予任何反馈的测试能显著促进学习内容的长时间保持。英语学习实质上是一个语言习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的能力和效果至关重要。要想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单从测试促进记忆的角度,英语教学也离不开测试。

(三) 从新课标和新课改的内容来看,素质教育并不排斥测试

新课标第5条要求“各科课程标准力图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评价手段,引导学校的日常评价活动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建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成长记录与分析、测试与考试、答辩、作业、集体评议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现状”。同时强调“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地考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作为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的新课标和新课改,并没有摒弃测试和考试这一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是强调测试和考试要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要灵活多样,并且,要把测试纳入多种方式的评价体系当中,改变以往过分重视考试成绩的现象。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测试的积极作用

(一) 针对不同需要,灵活选用适当的测试方式

语言测试,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学能测试”四种。“成绩测试”又称学业测试,是一门课程的测试,用以检查学习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情况。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诊断测试”是为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某一较短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临时性的测试。诊断测试往往与短期目标相联系,如随堂测试、单元过关测试。“学能测试”又称潜能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常用和可操作性强的是“成绩测试”和“诊断测试”。

(二)把握好度,合理控制考试试难度和频率

要想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必须把握好度的问题,既要控制好考试难度,又要把握好考试的频率。考试题目的设置要紧紧围绕学生所学内容,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难度过大,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过于简单则起不到检测目的也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情绪。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试频率的合理性也至关重要,科学研究表明,频繁的测试能够促进学习者长久性记忆的形成,但当频率超过学习者的承受极限时,将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伤害。

(三)依据反馈信息,做好教学改进工作

测试一是检测学习者知识掌握的程度,二是能够发现教师授课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因而,测试后,教师必须做好对反馈信息的研究,根据受试者所犯的共性错误,分析自身授课中是否存在失误和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和弥补。

(四)关注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测试之后,学生成绩有好坏之分,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或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测试后,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疏导非常重要,关系到测试的根本目的能否顺利实现。

总之,测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应该做的就是兴利除弊,扬长避短,使测试真正为改进教学服务,为促进学生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

[2]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罗良,张玮.利用测试促进学习:记忆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与教育启示[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