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点多且教学学时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向提出改革措施,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需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23-02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以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作用的植物为对象,用植物学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它们的形态、组织结构、分类鉴定、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学科[1]。它是药学、中药、中药资源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等相关学科都需要药用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為基础,可见《药用植物学》是后续课程的重要支撑。《药用植物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3]。然而,随着大多数院校《药用植物学》教学过程从双学期转为单学期,《药用植物学》理论及实践学时都有所压缩[4]。目前,我校的《药用植物学》课程为理论30学时,实践15学时。因此,在课程学时数调整后,有必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需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改革
1.调整教学顺序
《药用植物学》的学科体系中,被划分为3个小学科: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学,正常的教学过程是按照这种排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但分析这三个小学科的内容可发现,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知识多为植物肉眼可见的宏观特征,易于理解;而植物解剖学知识多为微观特征,涉及植物的显微结构,较为抽象。植物形态学的内容又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这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恰好是不同科属植物分类的基础。如讲到花序类型、花冠类型、雄蕊类型、胎座类型及果实类型时,都会以代表科属为例。如十字花科的上述特征类型分别为“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侧膜胎座、角果”,因此,在形态学部分讲解时,可开始渗透分类学的知识,而在分类学部分讲解时,又可以不断复习巩固形态学已学习过的内容,前后间隔时间较短,更利于学生连贯记忆。在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再来学习植物显微结构部分,这样由简入难,由形象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既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精减学时,做到事半功倍。
2.强调《药用植物学》与《中药鉴定学》学科的联系
《药用植物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学生学习《中药鉴定学》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紧密与《中药鉴定学》知识结合是对《药用植物学》教学的较高要求。本课程会在植物分类学部分先详细讲解重点“科”的识别特征,随后着重讲解每个科的中药材种类及其基原物种的关系,每个科选取最常用的1~2种中药材的鉴别特征进行讲解。如讲到“唇形科”植物时,以“益母草”为例,它的干燥地上部分为药材“益母草”的药用植物来源。“益母草”药材有如下性状特征:(1)茎方形,上部多分枝;(2)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3)体轻,质韧,断面中部有髓;(4)叶片皱缩,多破碎,易脱落;(5)轮伞花序腋生,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状,花冠二唇形[5]。讲解过程中可对“茎方形、轮伞花序、花冠二唇形”等唇形科代表性鉴别特征做重点强调。该方法既有助于学生巩固学到的分类知识,又可使学生对药材鉴定有初步的认识。又如本课程在显微鉴定部分会以常用中药材特征为例,如“厚壁组织”中“石细胞”一节,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柏、黄连、杜仲、麦冬等等中药材石细胞显微特征图片,从而直观的理解石细胞形态的分类方法,同时间接掌握部分中药材的显微鉴别要点,易于后续学习。
3.体现《药用植物学》在科研领域的发展和延伸
本次选用的教材为“十三五”规划教材,该教材融入了新的知识点,更强调学科的应用性,更满足于中药规范化生产的需求[4]。增加的章节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药用植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等。这些内容是现代药用植物栽培、资源利用保护、中药生物技术等后期学习的基础,也是目前药用植物科研的新方向。讲解此部分内容时,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课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考虑到学生层次为大学二年级,因此延伸内容不会过多,如学生有浓厚兴趣,可鼓励其课下查阅更多资料,或尝试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提出问题,贯穿教学
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采用问题教学法,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特别甄选出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鼓励学生查阅文献、实际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入探讨问题的兴趣。例如,综合比较分析方面的思考题:“与蕨类植物相比,裸子植物在适应陆生生活方面有哪些进步特征?二者间的最主要区别在什么地方?”等。又如在“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章节,可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激素、光、温度和基因调控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尝试进行初步分析等。在引导学生思考后,应用表格等进行梳理,并使之系统化,便于学生比较记忆。
2.转换教学场景,校园实践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课程有15学时的实践课程,即走出教室,进行室外授课。校外授课分为校园内实习、药用植物园实习和标本制作三部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因时制宜、有计划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校外授课中,学生可直接面对植物,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到利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等方式来全方位认识植物,同时用植物学术语细致讲解其鉴别要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全部课程结束前,教师会指导学生学时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使得学生掌握中药资源采集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及实践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交换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属于知识的接受者[6]。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7],尤其《药用植物学》是一门多知识点、记忆的学科,仅用此法,易使学生被动学习,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可在《药用植物学》的教学方法上引入“交换课堂”的互动教学方法[8],即把讲台交换给学生,要求学生挑选与药用植物相关的热门研究方向或自己感兴趣的某一科/属/种植物,查阅资料,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解,讲解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并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如“十三五”教材新增的开放性章节“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等,可使用“交换课堂”的方法授课。该种方法既可以使得学生巩固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能很大程度的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好奇和探索精神。
三、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考核方式通常是理论考核占80%~90%,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学生往往会到期末考试前再突击记忆,死记硬背,难以达到《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为此我们将考试进行了改革,将学生的期末成绩分为三大部分,日常出勤考核、3次实践考核和理论课考核,所占比例分别为10%、30%、60%。
理论课考核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卷面分为100分,学生所得成绩以60%计入总成绩。第1次实践考核的时间安排于“药用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章节之后,考核形式为口试答辩类,要求学生3~5人一组,挑选感兴趣的科/属/种植物,查阅相关资料(可包括古代传说、奇闻趣事、前沿研究进展、种植经验等),制作ppt讲解,每组8~10分钟,学生所得成绩以10%计入总成绩;第2次实践考核的时间安排于“植物形态学”部分授课及校园内实践全部结束后,地点安排于药用植物实验室内,将30种校园内中常见植物实物间隔摆放于实验台上,学生依次观察每种植物的形态,1min内在答题纸上写出其植物名、所归科属,之后依次轮转,学生所得成绩以10%计入总成绩;第3次实践考核的时间安排于“植物分类学”部分授课及药用植物园实践结束后,每位学生寻找一种药用植物并制成标本,同时辅以文字描述其名称(包括中文名及拉丁名)、科属、形态特征、采集地、采集人和采集日期,學生所得成绩以10%计入总成绩。
《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研究的课题。为了不断提高《药用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应依据《药用植物学》课程标准,结合当前《药用植物学》的发展趋势,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革新,从而使得学生更高效、更系统的掌握《药用植物学》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
[2]李骁.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07):138-14.
[3]邵世光.《药用植物学》教学方法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06):1475-1476.
[4]刘春生.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1-3.
[5]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02-403.
[6]吴晓毅,刘长利,高伟,等.《药用植物学》慕课的学习实践与教学启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16-19.
[7]郭庆梅,宋艳梅,万鹏,等.《药用植物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6):4-7.
作者:臧艺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