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效果探讨

  • 投稿吊炸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71次
  • 评分4
  • 21
  • 0

姚彩媚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东莞 5117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取颅脑外伤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各7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 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FAM评分为(68.4±2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AM评分(44.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AM=6.986,P=0.000);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MBI评分为(77.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MBI评分(51.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BI=7.857,P=0.000)。结论康复护理是治疗和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康复护理;颅脑外伤;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8(b)-0171-03

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伤类型,发生率居高不下,仅次于骨折,致死率居于首位[1]。目前临床上对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效果并不满意,相关研究表明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为探讨分析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改善情况,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的152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康复科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5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颅脑外伤史明确,出现昏迷时间>25 min;②伴有意识、认知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受损等后遗症;③经颅脑CT或MRI等检查手段确诊;④受伤时间在2个月内,未经系统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76例(50%),男49例,女27例;年龄20~58岁,平均(37.2±12.9)岁。对照组76例(50%),男48例,女28例;年龄19~60岁,平均(36.6±11.1)岁。组间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给予降低颅内压(250 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2~4次/d)、营养神经细胞(10 mL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稀释到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连用10~14 d)、苏醒剂、高压氧舱(给予中型氧舱治疗,压力为0.2 MPa,加压20 min,稳压吸氧60 min,中间休息10 min,减压30 min,1次/d,共10~40次)、营养支持(如能进食,则应慢慢给予高蛋白、纤维素较为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等常规护理手段。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①体位指导:待患者的临床症状平稳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适应练习,体位依次由平卧向半卧位(低、高)、坐位、立位、直立、行走活动过渡。每个体位应当适应60 min以上,并且在左右转动头部未出现不适后进行下一步骤。若进行到某一体位时出现明显不适应返回上一步骤重新适应,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返回平卧姿态,待症状平稳后重新进行体位训练;②康复训练:待患者的临床症状平稳后给予一系列康复训练包括摆放良肢位,被动、主动肢体关节运动,翻身、坐起、站立、行走训练,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吃饭等方面的训练;③干预认知行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级医护人员定期与患者本人进行谈话,每星期2~3次,每次25~30 min。谈话内容包括认知模式的教育、自动思维的识别、错误或扭曲认知的改正、合理认知的重构、心理干预手段等;④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告诉其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内容,在取得理解和配合的前提下共同完成治疗内容。经常鼓励、安慰患者,告知其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和预后、转归,及时缓解患者因身体不适和意外创伤产生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FMA)[2]进行评价,0~100分,分数越高运动功能越好。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改良Barthel评分表(MBI)进行评价,0~100分,分数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spss l5.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FAM、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FAM=0.125,P=0.901;tMBI=0.250,P=0.803)。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FAM评分为(68.4±2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AM评分(44.3±20.4);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MBI评分为(77.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MBI评分(51.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AM=6.986,P=0.000;tMBI=7.857,P=0.000),见表1。

3 讨论

颅脑外伤(craniocerebral injury)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创伤类型,指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的颅脑损伤,发生率居高不下,仅次于骨折,其致死率居于首位。随着社会发展,造成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如交通事故、意外坠落、暴力事件等逐渐增多,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在增高。目前临床上多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细胞、苏醒剂、高压氧舱、营养支持和对症处理等常规护理,疗效并不十分满意,还需要康复护理对其内容进行补充[3]。康复护理的治疗目标是最大可能的恢复患者的生理状态和机体功能,减少后遗症带来的影响,使患者能够早日正常生活。

相关研究发现[4],指导颅脑外伤的患者进行体位适应练习可以有效缓解心脑血管痉挛、提高神经系统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原因可能为未经系统规划的突然快速体位变动会导致脑不供血不足,而长期卧床的颅脑外伤患者心血管反应性降低,会加重其损伤。而针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创伤后肢体障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恢复良好[5]。有研究表明[6],认知模式的教育、自动思维的识别、错误或扭曲认知的改正、合理认知的重构、心理干预手段等认知行为的干预可以改善颅脑损伤后的神经性失调和行为、认知障碍。心理护理则是贯穿整个康复护理治疗过程的基础,能够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早日康复出院[7-8]。因此,给予患者体位指导、康复训练、干预认知行为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的综合康复护理理论上可以是颅脑外伤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FAM评分为(68.4±2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FAM评分(44.3±20.4),说明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观察组康复治疗后的MBI评分为(77.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MBI评分(51.5±21.2),提示康复护理组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林白云[9]等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其预后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护理干预后,FMA由(34.4±18.9)提高到了(67.9±21.5),MBI由(27.1±15.1)提高到了(76.7±18.3);孙红霞[10]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同样有效地改善了颅脑外伤术后的运动功能,林白云、孙红霞的研究结果与该研究结果大致方向一致,表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是治疗和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治疗手段,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卢明云. 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1(9):140-141.

[2] 叶曙光. 颅脑外伤患者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2, 31(16):141-142.

[3] 齐小玲. 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3,34(24):5037-5038.

[4] 邵强.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8-20.

[5] 熊慧琴. 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70-272.

[6] 栗艳红. 重症颅脑外伤的急诊护理措施[J]. 吉林医学,2012,33(16):2524-3525.

[7] 钟次兰, 陈立华, 蔡淑群.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0): 150-152.

[8] 洪小平.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便秘患者中的作用[J]. 大家健康,2014, 8 (3):252-253.

[9] 林白云,刘平.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69-71.

[10] 孙红霞,董爱霞,许香.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2013,7 (2):1-3.

(收稿日期: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