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霞1 广雪琴2
1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南川区 408400 2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重庆市江北区 400020
【摘 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2 例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86 例),观察组给以生物反馈+ 电刺激,对照组给以阴道哑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恢复Ⅳ和Ⅴ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且阴道壁脱垂率和尿失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中生物反馈+ 电刺激盆底康复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盆底组织结构及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盆底康复;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临床价值
目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备受患者关注,其主要是指患者在妊娠期子宫增大,对盆底慢性牵拉给软组织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加上孕激素水平的改变减弱盆底支持结构,患者进入分娩期后胎儿先露部分挤压盆底,过度扩张盆底韧带和肌肉,使得盆底神经、结缔组织连接分离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和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为进一步了解盆底康复在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72 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6 例,年龄25-34 岁(29.5±4.5)岁;孕周为36-43 周(39.6±2.1)周;63 例初产妇,23 例经产妇;62 例顺产,24 例剖宫产;对照组86 例,年龄24-35 岁(30.1±6.3)岁;孕周为35-42 周(38.4±3.6)周;62 例初产妇,24 例经产妇;61 例顺产,25 例剖宫产。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阴道哑铃训练,让患者阴道收缩夹持哑铃,并从质量最轻的开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增加哑铃重量,加强对阴道收缩力的训练,每日训练1 次,15min/ 次,持续训练2 个月。
1.2.2 观察组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以生物反馈+ 电刺激治疗,阴道电极长度12-13cm、直径2cm,波宽200-500μs、频率15-80Hz、电流0-45mA。在治疗时应观察患者感觉,以没有疼痛感的最大电流强度为准,电流刺激时间为15-20min。根据患者盆底肌力具体状况调整训练时间和难度。用高频率电刺激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治疗,用高频率和低频率交替的电刺激方法对混合性尿失禁患者治疗,每周治疗2 次,持续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1]
观察治疗前后肌力恢复状况和治疗后阴道壁脱垂率、尿失禁发生率,其中,肌力分为0 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0s)、Ⅰ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1s)、Ⅱ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2s)、Ⅲ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3s)、Ⅳ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4s) 和Ⅴ级( 阴道肌肉持续收缩不低于5s)6 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选取对象资料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以“ ”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为X2检验;P<0.05 为无显著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恢复状况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肌力恢复状况为Ⅱ级40 例、Ⅲ级26 例、Ⅳ级13 例、Ⅴ级7 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 例、30 例、10例、10 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分别为0 例、10 例、30 例、46 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7 例、26 例、23 例、20 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力恢复Ⅳ和Ⅴ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壁脱垂率和尿失禁发生率相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壁脱垂率为1.2%(1/86)、尿失禁发生率为2.3%(2/8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壁脱垂率为20.9%(18/86)、尿失禁发生率为15.1%(13/86)。
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壁脱垂率和尿失禁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女性盆底肌有多肌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其中弹力纤维为接地组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组织器官具有良好弹性。其不仅承托盆腔器官,同时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在分娩过程中,因产道扩张、胎儿头围较大和难产等因素均会给盆底弹性纤维带来一定损伤作用,导致膀胱尿道后角变化,部分尿道横纹肌失去神经作用,降低患者盆底肌支持力,最终出现产后尿失禁或盆腔内脏器脱垂等,给患者性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盆底肌训练措施对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主要是指患者实施以提肛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自主性收缩训练,使得会阴部肌肉展开反复有节律的自主锻炼,提升盆底肌肉紧张度和收缩力,改善盆底肌神经细胞功能、循环功能和神经肌肉兴奋性。阴道哑铃训练费用较低,极易操作,但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加以生物反馈+ 电刺激可有效刺激阴部神经刺激,抑制逼尿肌核兴奋性和收缩状况。同时,对阴部神经传纤维具有一定刺激作用,提高盆底肌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本次研究中,通过不同措施治疗患者治疗后肌力恢复状况、阴道壁脱垂率和尿失禁发生率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治疗时生物反馈+ 电刺激获得良好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连娣, 张艳华, 李丹燕.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194-195.
[2] 葛玉琴. 盆底康复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与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48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