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艳 倪锦辉 马学雅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0例患者,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血栓抽吸导管法,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这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患者对其满意度,患者恢复体力的时间及术后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Ck-mb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Ck-mb峰值,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抽吸导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心肌梗死,而且经济安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普遍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栓抽吸导管;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89-02
[作者简介] 郭翠艳(1964.12-),女,辽宁沈阳人,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面。zhongguokeji 001@163.com。
急性心肌梗死又被命名为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之一,是由于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其死亡率极高[1]。传统的药物治疗只会维持患者心脏的基本功能,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胸骨剧烈疼痛,按病变的发展病程可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2]。急性心肌梗塞依照患者的个人情况,其症状也各有不同,而且还会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血栓抽吸导管是经过皮腔内动脉经动脉鞘将导管至血栓处,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在尾端接入负压装置,同时来回抽动导管,已达到治疗的目的[3]。为进一步探究血管抽吸导管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现分析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该院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来该院治疗的8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患者15例,男患者25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为(50.3±26.7)岁;其中曾经做过心脏手术的有15例,对照组患者中女患者18例,男患者22例,年龄59~79,平均年龄为(52.1±30.3)岁。其中曾经做过心脏手术患者有19例。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患者应按医嘱定时服药,保证患者心脏的基本功能。护士应嘱咐患者每日两次,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更换或停药,对实验组的患者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应用心血管造影机及计算机冠脉造影进行定量分析,术前给予患者300mg,并用标准肝素进行抗凝,当导管经冠脉鞘进入血栓处时,在X光透视下,在导管尾端链接负压装置,并来回抽动,直到动脉血流改善为止。手术过程中医生也要注意穿刺的力度,防止损伤血管,由于在术中还有可能出现血栓斑块脱落流向远端,导致血流不能完全恢复,使得治疗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程度,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血栓斑块的脱落动态,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由于溶栓治疗再通后血清CK-MB峰值出现时间的早晚与其后心功能呈正相关,是反映心肌梗死预后的指标之一,所以对判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重要指导意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CK-MB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复发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K-MB峰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Ck-mb(12±0.5)峰值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Ck-mb峰值(26±1.2),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死亡率的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60.00%),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20.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死亡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导致的严重的心脏疾病,临床上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常会出现心律失常,白细胞迅速上升及心肌严重缺血等症状,心肌梗塞前去患者无心脏病史,一般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官腔变窄,原有血腔的血流通畅由于侧支循环堵塞,使心肌没有血液的供应导致缺血坏死[4-5]。在梗塞的病变位置常常由于变薄继而扩张,在发病期易发生心脏破裂,导致患者猝死。心肌梗塞发生时,患者多数会有先兆,最常见的即心绞痛,其次患者还会出现四肢麻木、心慌、气躁等[6]。其次患者还偶有发热等症状,伴有心动过速,体温常在38℃左右内波动。当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时患者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一般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临床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法,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清酶学检查等方法,但也不能忽视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及体征,因为通过症状和体征能更快的发现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在各种环境下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
对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一般为硝酸甘油配合阿司匹林,但是通过此法进行溶栓仅仅解除了心外膜血管的堵塞,对心内膜没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通过冠状通脉,再通过冠脉鞘将导管注入血栓远端,使血栓斑块脱落,由于血栓的影响,血流变缓,在球囊扩张及支架后易发生急性血栓,即使开通了心外膜血管,周围的血管由于循环功能失调,也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激光或超声波的作用下,要做到稳准快。术后要坚持让患者卧床一周,不能坐起,防止由于血流的影响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恢复期间,若急性心肌梗塞再次发作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及时抢救,保持松解领口,室内空气流通及湿度适宜,适合患者休息,有条件可以立即采取吸氧措施。
综上所述,血栓抽吸导管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治疗,既经济又安全,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大量普及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黄伟光,罗景云,赵强,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0):69-71.
[2]焦鹏,潘及玮.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616-617.
[3]刘哲,高峰,白怀生,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8):983-984.
[4]李伟,卢明瑜,王伟民,等.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5):332-335.
[5]李媛媛,胡波,商德亚,等.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应用抽吸导管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5):331-333.
[6]蔺宇,党群,金吉占,等.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的安全惟和有效性[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31-33.
(收稿日期: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