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 投稿姑娘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23次
  • 评分4
  • 94
  • 0

阎 鹏

新沂市新安镇中心卫生院,江苏新沂 2214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提高检验准确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40例,对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查找。结果 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其中采集时间不恰当有10例,占总数的25%、出现凝块血液有5例,占总数的12.5%、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占总数40%、标本溶血有9例,占总数的22%。结论 常见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理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必须做好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每一个环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a)-0135-02

在病情诊断中经常要用到血液检验,血液检验的准确性对于病情诊断的准确非常重要[1]。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40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送入血液检验室。

1.2检验设备

为了使临床检验的准确度、质量以及效率得以提升,并且减少误差,在本次研究当中进行血液样本检验的时候采用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还有另一个名字就是血液自动分析仪,血液自动分析仪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以需要在显微镜下辨认的细胞的表明结构和大小为根据,将溶血素以及细胞化学试剂加入进去,在进行区分以及计数的时候采用电学以及光学方法。血液自动分析仪在临床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使临床检验效率得以提升,使劳动强度得以降低,还可以大大减少人为的标本误差,最终能够保证检验的准确度和质量[2]。

1.3采集方法

由血液分析仪对40例血液常规检验标本进行检测。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为静脉采血法和皮肤采血法。静脉采血法以体表浅静脉为主,首选肘正中静脉和肘前静脉。患者采用仰卧或者坐姿,保持心情平和。在采血前要找到合适的充盈血管,对所需物品贴好标签,做好准备。为了避免小凝块混入血液标本中,使血液标本受到肝素抗凝剂的污染,最好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进行采血。

皮肤采血法采集微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混合血。一般采集部位为无名指指端内侧血。必须对皮肤以75%酒精进行消毒,进针约2~3 mm。皮肤采血时不要使用第一滴血,这是由于组织液混入会影响其检验效果[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查结果用χ2检验。组内检验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导致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其中采集时间不恰当有10例,占总数的25%、出现凝块血液有5例,占总数的12.5%、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占总数40%、标本溶血有9例,占总数的22%。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临床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验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规范化操作,以确保检验数据的精确。本文通过分析40例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标本,对造成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集时间不恰当导致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的有10例,主要是在进行血液常规检验之前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的各种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了解,有很多情况会导致患者不适合采集血液,例如患者没有进餐或者刚进行剧烈运动,患者服用或者注射了抗生素等药物等等[4]。抗生素药物会使血液标本出现“无菌”的现象;饭后立即采血则会使血液标本中的天门冬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胆红素、胆固醇、钙、钠等含量增加;剧烈运动之后立即采血会使血液标本中的钠、钾、钙、白蛋白、胆红素、血糖、尿酸的含量增加,如果这些时段盲目进行采血则会影响血液常规检验标本的质量[5]。出现凝块血液的情况有5例,出现凝块血液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对采集的血液标本注射相应的抗凝剂,或者加入抗凝剂之后没有对血液标本进行充分的混合。由于抗凝剂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血液标本出现凝块现象[6]。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的速度如果太慢,也会造成血液标本出现凝块的现象出现。标本容量不足有16例,标本容量不足会严重影响检验的结果,由于血液采集试管内已经加入了一定的抗凝剂,如果血液标本容量不足,则会造成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失调,为了达到抗凝效果,就必须加入更多的抗凝剂。这就造成血液成分的稀释。当然如果血液容量过多,则会导致抗凝剂不足,凝血酶时间被推迟,使血液中的血小板计值数目出现降低。因此,为了确保血液常规检验的效果和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血液采集标本的容量。标本溶血有9例,溶血情况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护理人员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时,由于操作失误会在没有拔出针头的情况下进行推血,或者将血液打进试管后进行了激烈晃动,致使针头挤压血液中的红细胞,造成红细胞破碎而发生溶血现象。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采血时必须做到一针见血,由于自身操作技术的不足难以做到,也会造成溶血以及血样血肿的现象。

此外,如果在进行血液采集时患者的静脉血管很细或者静脉血管处有外伤的情况,则采血针头游走于脆弱、细小的静脉之中,也会出现溶血现象。为了避免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现象影响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在整个血液常规检验的过程中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决不能出现违规现象。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在采血之前要耐心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保障血液标本的真实可靠。只有真实可靠的血液检验标本才能够为病情诊断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陈雪华针对40例不合格临床血液进行研究,其中导致出现不合格临床血液的主要原因与本次研究的原因相同,其中有25%的不合格例数是由于溶血的原因,37.5%的不合格例数是由于容量不够的原因,15%的不合格例数是由于血液标本有凝块,另外有22.5%的例数则是由于时间不恰当,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容量不够,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同[7]。此外,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对患者是否进食和剧烈运动比较注意,而忽视了抗生素类药物对临床血液标本的影响,抗生素药物会使血液标本出现“无菌”的现象,导致检验结果严重失实,失去了临床血液检测的意义,甚至会造成误诊或漏诊[8]。

从造成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的几个原因中可以看出,在其他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的结果中一般比较重视技术方面的原因,但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临床血液常规检验不合格的情况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也就是护理人员由于采血经验的不足或疏忽,在一些重要的环节中出现了操作失误,从而影响了血液标本的真实可靠。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关键仍然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操作技术的提高。护理人员必须以极强的责任感来对待血液标本的采集和送检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一个操作细节进行严格的把握,只要护理人员能够遵守操作规程,则血液标本采集不当、血液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和溶血等现象都完全可以避免[9]。血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对于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要加强对血液采集送检过程中对人为失误的控制。

综上所述,常见的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不合理的原因有采集时间不恰当、出现凝块血液、标本容量不足、标本溶血等,为了提高检验的准确率,必须做好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每一个环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斯国梅,黎淑君,李忠信.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11(3):144-146.

[2] 宿瑞俊,苑芳.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干扰因素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24(3):76-78.

[3] 柴震,申晓芬.血液采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30(3):156-160.

[4] 赵振军,郭玉芬.要重视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J].中国医药导报, 2013,14(1):13-21.

[5] 王西范.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J].中原医刊,2013,6(4):542-544.

[6] 李笑平,曹永坚,何燕香.医学实验室标本不合格的情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6):136-137.

[7] 陈雪华.40 例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分析[J].求医问药,2012,4(10):101.

[8] 张国辉.糖尿病临床检验中相关问题分析[J].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12(5):148-149.

[9] 陈霞,刘明军.如何解决临床检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J].中外医疗,2011(28):206-207.

(收稿日期:20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