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芳 陈凤辉 吕 琴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及实习行为状况;明确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本科生的人格特征与实习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和Eysenck人格问卷,进入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到不同科室向护理本科实习生发放问卷,然后对所得数据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表现自评得分条目均分为(3.46±0.76),各领域平均得分也均在3分以上,显示自觉临床表现良好,自我满意度调查亦显示高达83%的护理实习生满意自己的表现;本科护理实习生人格分布以内外向性和精神质得分较高而神经质与掩饰性方面得分较低,经过标准化分后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74,80.49,73.85,48.13,P均为0.000);人格内外向性和掩饰性方面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内外向R=0.077,P=0.377;掩饰性R=0.236,P=0.006)。结论 护理本科生实习中期的行为表现总体令人满意;护生的人格特征基本能符合护士职业要求;护生临床表现情感领域与人格维度相关度较高,说明要提高护生临床表现,更要注重对其护理职业认同方面的指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格特征;临床实习表现
[中图分类号] R4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a)-0070-02
[作者简介] 梁芳( 1975-),女,河南柘城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及社区护理研究。
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和服务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实习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人格特征及实习行为状况;明确临床实习本科护生的人格特征与实习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期从护生的性格特征方面发现护生在不同科室或操作技能上的实习表现的影响因素,找出影响临床实践行为的人格相关因素,为临床带教提供指导意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进入新疆医科大学六所附属医院到不同科室,对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份,有效回收率为90%。
1.2 方法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学校、实习时长、学生对自己实习行为表现是否满意及其原因。 ②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原量表由王艳梅、孙田杰根据国外文献、结合研究学校的实习大纲编制而成。由于原量表在应用上的局限性,邓仁丽、朱丹等人本着科学、客观、可行的原则,对其进行了修改,从认知、情感、技能三个领域中引申出7个二级评价指标,内在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条目Cronbach’s a系数在0.65以上,平均在0.85以上,说明良好的内在一致性。③Eysenck人格问卷。采用龚耀先修订的Eysenck人格问卷(EPQ)。该问卷由3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即精神质(P)维度、内外向(E)维度、神经质(N)维度和掩饰性(L)共4个分量表,88个条目组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的统计方法处理本科护生的一般资料、临床学习环境量表及临床实习表现量表各维度得分;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人格各维度与其临床实习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发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5份。本研究调查对象年龄在20~23之间,平均为(21.97±0.96)岁,另取性别、实习满意度和实习时长三个方面的数据,其中实习时长为(2.96±1.43)个月,另两项情况如下表1。
从表中可知,护理实习生仍以女性为主,所以在后面的数据分析中主要也会以女性常模作为对比。另外可知超80%的本科护生对自己的临床表现感到满意。
2.2 临床表现调查问卷得分情况
根据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表(CET)的自评结果,本科护生的临床表现条目平均得分为(3.31±0.51)分。各一级指标得分及排序如下;情感领域得分(3.34±0.50)最高,认知领域得分(3.28±0.63)次之,技能领域得分(3.27±0.50)最低。见表2。
表中清楚显示护生在临床表现明确病人权利与义务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其它各项平均分,而除了自我导向的学习情况方面显得不如意,其它各维度得分均超过3分,且得分差距不大。
2.3 艾森克人格问卷得分情况
见表3。
本组被测者N、L量表的平均分均小于常模均数50,P、E量表平均分高于常模均数50,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临床表现总评分与人格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
具体情况如下表4。
3 讨论
3.1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状况
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以及3个一级指标的得分均大于3分,表明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总体效果较好,这与陈芳[1]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调查结果说明:临床实践过程对护生工作责任感的建立和护士职业角色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价值观初步形成,具有良好的专业行为和态度,尊重病患,较好地认识自我护理角色功能。
护生在情感领域得分(3.34±0.50)最高,原因可能与学校教育中重视护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关。现在护理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引入人文关怀的观念,在课程设置中诸如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护理社会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等人文学科课程地位得到提升,强化了情感领域知识对专业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护生在认知领域得分(3.28±0.63)次之,在该领域表现相对不足可能与护生学习方式有关。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更依赖教师的授课和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而不善于积极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另外,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病人较多,任务繁重,临床带教老师分身乏术,无法积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融合,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国内学者研究发现临床有些带教老师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护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留待以后慢慢摸索,而实习阶段重在技能的掌握;护生在技能领域得分(3.27±0.50)最低,凸显出本科护理实习生在操作技能方面略显滞后,这在临床几乎是广为护理工作者所熟知的基本规律,本次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一推断。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本科护生所学课程宽泛,对实践操作重视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横纵联系和具体运用能力,不能应用知识有效解决实践问题。
3.2 护生人格特征状况
护理是以减轻痛苦、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健康的工作。护士职业要求护士应当富于同情、甘愿奉献、乐于助人、积极、主动、热情[2]。本次研究对象的人格特征基本符合护理职业素质的要求,具有较高外向水平,同时又很明显有掩饰性低和低神经质的特点,即表现为护生更偏向理智,坦诚度也高。这与汪国建[3-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职业要求不相符的是可能精神质水平偏高,这与吴艳平[5]等人的相关研究有一定出入。这可能由于本次研究样本偏倚的原因,所调查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很多都有专业思想不稳定倾向。
3.3 护生人格特征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分析
护生人格特征中内外向与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及各一级指标均呈正相关,表明护生性格越倾向于外向,临床实践行为越好[6]。神经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得分及各一级指标呈负相关,表明情绪越稳定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越好。精神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得分及其他两个领域均呈负相关关系,表示倔强性越弱的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越好。这可能是由于倔强性弱的护生能很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听从别人的建议,且能同情患者的遭遇,所以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人格特征对护生临床实践行为有重大影响。护理教育者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护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在护理教育过程中,可根据护生人格特征的不同,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芳,鲜于云艳.不同实习阶段护生专业技能与专业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9):17-18.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4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0.
[3]汪国建,马小琴.护理实习生人格特征与职业适应性分析[J].北京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2-43.
[4]Beauvais,A.M., Brady,et al. Emotionalintelligence and nursing performance among nursing students[J].Nurseeducation today,2011,31(4):396-401.
[5]吴艳平,赵琼兰,周蓓,等.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其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3):171-172.
[6]江宁,陈惠珍,张雯.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4):52-54.
(收稿日期:20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