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自由体位纠正胎位异常的临床效果

  • 投稿叶草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406次
  • 评分4
  • 74
  • 0

唐 辉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人民医院妇产科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 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在胎位异常纠正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 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助产,实验组进行自由体位助产,比较两组分娩效果。结果:实验组29 例自然分娩,6 例阴道分娩,自然分娩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7.5%)(P<0.05);实验组19 例枕前位,11 例枕横位,10 例枕后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第1 产程时间为(12.385.54)h,短于对照组(15.05 7.26h)(P<0.05);实验组第2 产程为(0.93 0.62h),短于对照组(1.74 0.46h)(P<0.01)。结论:胎位异常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降低难产率,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自由体位;胎位异常;临床效果

胎位异常是临床上常见的产科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它是引起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而枕后位及枕横位则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胎位异常,它是胎儿头先露的一种,目前,医学界对于胎位异常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产妇分娩,但是产妇分娩过程中比较痛苦,容易产生产后出血等,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地方法降低产妇难产率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自由体位纠正在胎位异常产妇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1]。为了探讨自由体位在胎位异常纠正中的临床效果。对2013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来我院分娩的80 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分娩的80 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 例,患者年龄为19-34 岁,平均年龄为29.3±1.2;对照组有40 例,患者年龄为40-66 岁,平均年龄为56.7±0.8 岁。研究中,两组产妇对其分娩方式等完全知情,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助产,实验组进行自由体位助产,具体方法如下:产妇分娩时指导产妇保持侧卧姿势(尽可能和胎儿脊柱保持一侧),然后让产妇弯曲腰部,让一侧大腿稍微向上和产妇脊柱保持90 度角,另一侧大腿伸直,此卧位和胎方位转至枕前位、阴裂分开,然后再让产妇保持平卧姿势或膀胱截石位,必要时合理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缩短产程[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 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 )表示。

2 结果

见表1。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第1 产程时间为(12.38 5.54)h,短于对照组(15.05 7.26h)(P<0.05);实验组第2 产程为(0.93 0.62h),短于对照组(1.74 0.46h)(P<0.0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由体位纠正在胎位异常产妇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和常见的药物方法干预优势较多。从大的角度来说,自由体位纠正属于是一种无创伤的人为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头位难产。研究中,实验组29 例自然分娩,6 例阴道分娩,自然分娩率为87.5%,高于对照组(77.5%)(P<0.05);实验组19 例枕前位,11 例枕横位,10 例枕后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个结果和郑子萍等人[3] 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此外,胎位异常能有效的规避或矫正骨盆入口倾斜度过大,使产妇骨盆入口前后相互对称,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缩短产妇产程,并且这种方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易行,并不会增加产妇痛苦,使很多产妇易于接受。这种操作方法对设备要求并不高,更加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第1 产程时间为(12.38 5.54)h,短于对照组(15.05 7.26h)(P<0.05);实验组第2 产程为(0.93 0.62h),短于对照组(1.74 0.46h)(P<0.01),这个结果和丁依玲等人[4] 相关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胎位异常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降低难产率,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值得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范玲, 黄醒华, 王琪. 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及围产儿预后[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32(10):620-622.

[2] 郑子萍, 吕明庄. 针灸并用矫正胎位的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关系的超声观察[J]. 中国针灸,2012,22(1):19-20.

[3] 丁依玲, 黄丽霞. 分娩期的体位[J]. 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2011,21(5):259.

[4] 鞠瑞全, 王惠芳, 刘芳. 不同因子耳体穴并用纠胎112 例临床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2012,29(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