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丽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
摘 要:目的:探究胸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对其低体温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的体温、围手术期低体温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术中45 min、手术完成时及麻醉苏醒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体温、寒战及苏醒后暴躁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腔液冲洗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麻醉清醒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行围术期保温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不同时间的体温,减少围术期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围术期;胸腔镜手术;保温护理;低体温;并发症;
胸腔镜是一种微创式的手术方式,已逐渐取代传统开放性的手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之中。胸腔镜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术后瘢痕小、恢复快、费用低及适应证广等优点,既符合患者的美学要求,又能减轻其生理痛苦,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进程[1]。随着胸腔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患者术后会受到麻醉和手术等因素的影响,引发术中或术后低体温,延迟苏醒时间、寒战、心律失常以及苏醒期暴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往的常规护理关注的重点是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健康教育等内容,往往较易忽视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情况,缺乏完善的体温干预措施[2]。鉴于此,本次研究将采用围术期保温护理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并观察保温护理对患者低体温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3例,男35例,女28例;年龄20~60岁,平均(38.67±6.77)岁;体重47~73 kg,平均(59.39±5.45)kg;麻醉方式:硬腰联合麻醉17例,气管插管麻醉28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18例。研究组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22~60岁,平均(39.21±6.45)岁;体重45~73 kg,平均(60.32±5.21)kg;麻醉方式:硬腰联合麻醉19例,气管插管麻醉26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1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腔镜适应证者;(2)临床资料完整者;(3)精神状态、意识状态正常且能与人正常交流者;(4)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或免疫系统缺陷者;(2)术前存在体温异常者(≤36℃或≥37.5℃);(3)患有恶性血液疾病或传染疾病需隔离者;(4)有高血压及神经性疾病史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术前B超、肝脏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关注患者的情绪,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缓解其术前紧张的心理;向患者讲解腔镜手术的原理,并耐心讲解手术步骤,分享手术成功案例,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手术前:于手术前1 h安排专人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节,使手术室内的温度维持在25℃左右;提前在手术室中准备消毒过的棉被、电子恒温箱等物品;将手术中使用到的冲洗液、消毒液等放置在电子恒温箱中进行集中保温处理,控制恒温箱的温度<37℃。(2)手术中:应用充气加温毯对患者进行术中保温,将充气加温毯加热至38~44℃,使其覆盖住患者肩部以下的肢体,再使用手术单覆盖住保温毯;在术中应用多功能监护仪上的温度探头放置患者鼻咽部,监测其鼻咽温度,当温度>37℃并呈上升趋势时,需将充气保温毯的温度调节至38℃。(3)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与生命体征,注意为患者保暖,提前安排专人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25℃左右;患者术后输入的注射液需加温至37℃方可进行静脉滴注,且保温措施应持续到术后1 h。
观察指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术中45 min、手术完成时及麻醉苏醒时的体温。统计并比较两组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寒战、苏醒后暴躁、心律失常及低氧血症。记录并比较手术情况,包括腹腔液冲洗量、术中出血量、麻醉清醒时间及手术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体温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术中45 min、手术完成时及麻醉苏醒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体温比较(±s,℃)
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护理后,研究组的心律失常、低氧血症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温、寒战及苏醒后暴躁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护理后,研究组的腹腔液冲洗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麻醉清醒时间与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x±s)
讨论
围术期低体温已经成为胸腔镜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既往研究发现,围术期低体温会引发患者出现寒战、免疫功能异常以及麻醉苏醒后暴躁等并发症,低体温较为严重时会心肺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凝血功能和造血功能[4]。已有权威专家指出,对围术期患者进行核心体温检测,并适当地提高室内温度、对液体进行加温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其术中低体温的情况[5]。围术期保温护理是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护理方法,其针对围术期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现象进行护理干预。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研究组术中45 min、手术完成时及麻醉苏醒时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说明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行围术期保温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不同时间的体温。围术期保温护理具体分为三部分,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保温护理,均采用不同的措施尽可能地保障患者核心体温保持在正常情况下。
术前护理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避免了室内温度过低导致患者身体消耗太多热量,同时减少了患者因对温度的主观感受比标准值低而造成的心率降低、血压波动以及血液流通不畅等;将手术所需物品进行恒温处理,将使用的液体进行集中保温,可有效减少冲洗液及消毒液等液体对患者的刺激,还避免了手术时因物品温度过低触碰或输注入身体时引起肌肉收缩,造成凝血、寒战及加剧患者低温等情况。
呼吸道散热、冲洗液、消毒液、输液和皮肤表面等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散热,因而在手术中应用充气加温毯并时刻监测患者的体温,并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温度。这不仅有利于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保障手术顺利能够进行,而且避免了术后麻醉药物代谢缓慢、身体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延长以及不良并发症的出现。
寒战是患者体温降低时的一个重要表现,为自我代偿反应,患者自身不能产生充分的热量缓解寒冷,使其不适感增加,同时加重焦虑、担忧及恐惧等[6]。术前、术中均给予患者充分且系统的保温护理,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寒战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维持正常体温,有效推进手术顺利的同时,减少了术后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术后护理通过密切关注患者体温,并确保室内温度、输入液等保持在使患者身体温暖的程度,再一次确保了患者术后身体维持在正常体温,从而加速伤口愈合、保障血液通顺与增加心脏血氧供应,维持基本体征平衡的同时,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恢复,并形成保护机制,抵御细菌、病毒等入侵,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胸腔镜手术患者行围术期保温护理干能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体温,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预防低体温的效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1]周鸿志,杨朝坤,周正容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胸腔镜肺手术患者麻醉及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4):1075-1078.
[2]王菊梅,杨红.术中保温护理措施对妇科胸腔镜患者低体温及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101-103,112.
[3]李桂芝,李燕,刘燕,等.麻醉诱导期不同预保温措施对胃肠开腹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20,19(1):34-38.
[4]饶裕泉,张冰袁开明,等.不同保温方法对脊柱手术患者围术期核心体温和恢复情况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35(3):60-63.
[5]任建兰,张代英彭静涵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体温控制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19,36(12):2373-2375.
[6]王思思,贺遵芳夏照华复合保温护理在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寒战发生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95-97,165.